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2018-08-15 00:44孙通华孙继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多潘立酮食管炎流性

邵 亮 孙通华 孙继海

(1 寿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寿光 262700;2 寿光市妇幼保健院预防医学,山东 寿光 262700)

反流性食管炎(RE),为食管的防止反流作用减弱,如食管上段括约肌(UES)、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松弛,胃内容物(胃酸、十二指肠液、胆汁等)通过食管下端括约肌进入食管,长期、慢性作用于食管,超过了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黏膜防护作用,引起的慢性物理性、化学性炎症,胃镜表现为下段食管充血、水肿,病情严重可导致食管黏膜的糜烂及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且可引起咽炎、食管狭窄甚至哮喘等多种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改变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是抑酸药、抗酸药联合使用,其中以奥美拉唑等PPI制剂抑酸为主,中医依据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治疗,临床疗效良好确切。很多文献报道,中药能延缓反流性食管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降低复发率。

1 中医辨证治疗

袁红霞[1]认为本病病位虽在食管,但病机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患者因平素饮食不节,日久湿食痰热郁遏中焦发病;或因情志不舒,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冲而发病。指出RE的病机关键为“胃虚气逆”,同时应重视痰热郁结、虚实夹杂等因素,临证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6种证型,治疗常选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温胆汤及沙参麦冬汤等为基础方加减。陈洪利[2]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8型,以脾胃湿热、肝胃不和、痰湿瘀血交阻等因素作为分型依据,所用方药均为自拟经验方,针对胃腑运用了降逆、益气、养阴、温阳等方法,针对肝脏运用了疏肝气、清肝火、和肝胃等方法,针对痰湿瘀血诸邪运用了祛湿、清痰、行气、化瘀等方法。徐景藩[3]认为本病主要有4类证候,包括食积气郁、痰热胶结、肝胃不调及气滞血瘀,临证常选用半夏厚朴汤、木香调气散、济生橘皮竹茹汤、血府逐瘀汤等。朱临江等[4]将患者辨证分为肝胃不和、中焦湿热、中焦虚寒以及阴虚胃热等4型,常用方法包括和中降逆、益气养阴、调肝健脾、祛湿化痰等。孔宪志[5]应用半夏厚朴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总有效率为92.3%。李承恩[6]自拟中药方剂二香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总有效率为95.83%。戚海龙等[7]以旋丹乌贝汤(旋覆花10 g,郁金10 g,丹参 30 g,木香10 g,砂仁6 g,枳实10 g,乌贼骨15~30 g,浙贝母10 g,白及粉10 g) 加减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92.5%。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改变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反酸、烧心、胸痛等临床症状,降低长期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食管狭窄、哮喘、Barrett食管、胃癌等并发症的发生。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是抑酸药、抗酸药联合使用,其中以奥美拉唑等为代表的PPI制剂、西咪替丁代表的H2受体阻断剂抑酸为主,可联合多潘立酮、莫阿沙比利等胃肠动力药物,还可以加用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调节胆汁循环药物。建议对有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者早期性内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多采用洛杉矶分级(A~D级),评估疾病严重性及指导复查。通过上述治疗,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尚可,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特别是糜烂、溃疡性食管炎(内镜分级C~D级)的患者,故建议维持治疗半年至1年,但仍有较多的复发率。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辨证使用中药与西药配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不但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又能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临床研究中西药多选用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多潘立酮等作为对照药物,治疗组一般为中药加上述药物。韦麟[8]研究中治疗组给予中药旋覆代赭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18%,单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组总有效率85.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石红[9]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剂量的PPI制剂奥美拉唑和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给予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方剂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治疗组总有效率 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 80.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吴菁等[10]给与治疗组患者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2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罗玉娟[11]研究中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吗丁啉、雷尼替丁治疗,2月后分析治疗组有效率好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及79%)。

3 基础研究

食管长约22~25 cm,其功能为将口腔的食物运送到胃,食管上段有食管上段括约肌(UES),下段有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有在没有吞咽活动时候,食管上段括约肌、食管下段括约肌关闭,食管上段括约肌关闭可防止空气进入食管及防止食管内食物进入口咽,食管下段括约肌有一个高压带,能阻止胃内容物(食物、十二指肠液、胆汁等)进入食道,起到防止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作用;吞咽时,位于延髓的吞咽中枢协调咽部、食管、胃蠕动,调节食管上段括约肌、食管下段括约肌蠕动,使食物自口腔进入胃腔。当抗反流屏障减弱,比如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胃酸等为内容物长期反流进入食道,长期停留,超过食物对反流物的清除及黏膜的屏障作用,损害食管、口咽、喉和呼吸道,其中损害食管内皮细胞,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损害口咽、喉可引起咽炎,损害呼吸道可诱发咳嗽、哮喘。过量饮酒、高渗物质、高温食物也是食管损伤的危险因素。

从病理学上讲,反流性食管炎是酸性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长期停留后损害食管内皮细胞的抵抗力。反流性食管炎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烧心、吞咽疼痛、食管出血、非心源性胸痛等表现。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基础研究以中药对胃泌素 (GAS)、胃动素 (MTL)等的影响研究居多,中药有单味和复方两个方面。刘小河等[12]研究了黄芩提取物对健康雄性SD大鼠食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醇 (MDA)含量以及血浆中胃泌素(GAS)、胃动素 (MTL)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影响。统计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汤组大鼠的食管系数降低明显,食管病理组织评分改善。查安生等[13]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健胃冲剂对大鼠模型血清GAS和MTL含量的影响,健胃冲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炒枳壳、炒鸡内金、醋延胡索、郁金、蒲公英、柴胡、连翘、炒川楝子等,结论为健胃冲剂可提高血清 GAS及MTL含量。杨幼新等[14]观察了旋覆代赭汤水煎剂对Wistar大鼠食管黏膜CyclinD1表达的影响强度,结论为中药方剂旋覆代赭汤水煎剂组食管黏膜CyclinD1的表达明显降低。

4 问题与展望

因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高,病程迁延,并发症发,容易复发,有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中医药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等很多的慢性疾病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总体研究水平不高,临床应用大多停留在传统经验基础上,且对一些中药的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研究不足,缺乏系统深入的客观指标、参数作参照,文献中随机对照方法及入组样本的客观质量可信度较低,诊断及疗效标准不统一,实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的运用有待提高。建议今后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应立足于中医理论,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对本病的诊治及研究水平。

[1]刘清君,刘彩梅,黄霞,等.袁红霞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5-17.

[2]程晋松,王翼洲.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8):750-751.

[3]徐景藩.关于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几点管见[J].江苏中医药,2010,42(1):1-2.

[4]朱临江,洪霞.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6例[J].江西中医药,2010,41(6):32-33.

[5]孔宪志.半夏厚朴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6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12):46-47.

[6]李承恩.二香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江苏中医药,2011,43(6):33.

[7]戚海龙,史海霞,和媛媛,等.旋丹乌贝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8(6):441-442.

[8]韦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5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4):235.

[9]石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9,22(7):36-37.

[10]吴菁,许泽君.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3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4):251-252.

[11]罗玉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J].陕西中医,2009,30(3):296.

[12]刘小河,马艳红,傅延龄.黄芩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胃肠激素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78-1780.

[13]查安生,曹静.健胃冲剂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0):442-444.

[14]杨幼新,袁红霞,马艳,等.旋覆代赭汤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CyclinD1表达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0,27(1):50-52.

猜你喜欢
多潘立酮食管炎流性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