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学前双语师资培养途径①

2018-08-15 00:45柳海荣温玲子
现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语师资京津冀

■柳海荣温玲子

京津地区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学,高等教育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京津冀一体化后,北京、天津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将有助于推进区域内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特别是将给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国范围内,河北的高等教育相对薄弱,这种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以及综合实力的差距,阻碍了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合作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后,根据三地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国家将按照有利于深入推进产教研学合作、有利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强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将相应的院校或专业或学科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扩大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规模。部分中央高校将在河北卫星城市建设分校、或部分知名院校会动迁到河北境内,这些都会促进地方高校与中央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一、京津冀一体化后对学前双语师资的需求

河北省的基础教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与京津的差距也比较大。《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阐述:在基础教育方面,北京得分第一,被评为优秀,成为此项评价指标中唯一达到优秀等级的城市,天津位居第三。而在基础教育改善幅度方面,北京改善幅度最大,其次为河北。由此可见,京津冀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实力和优势。在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学前教育受到了社会、家长的高度重视,学前双语教育也成为幼儿园、幼教机构争相推崇的教育特色,而对学前双语师资的培养就成为社会与高校共同承担的研究课题。

据调查,北京市未来三年需幼儿园专任教师3.6万人,目前只有2.14万人,缺口1.46万人,而目前最为紧俏的是幼儿双语师资,天津以及河北的人才市场同样对学前双语师资有强烈需求。学前双语师资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与市场急需,这一供求矛盾对京津冀的幼师及地方高校都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既掌握幼师各项基本技能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双料人才,是北京、天津的河北省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一项任务。

二、合格学前双语师资的培养途径

(一)职前培养

“学前双语教师”指的是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和母语在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和开展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目前,河北省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设有双语方向,但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将双语教育单独设为培养方向,因此本研究也是针对大多数高校提出的培养模式。

第一,达到学前师资的培养规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是为将来其从事幼师职业应打下的基础。

第二,增加双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双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幼教和保教知识后,兼学英语专业知识和有关双语教学的最新理论及相关的实践知识。学生应具有运用双语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丰富的教学技能。

第三,增加英语课程设置。增加英语课程设置是达到双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载体。能够实现双语教育目标的英语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延续三个甚至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主要目的为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必修课程还包括英语语音与视听、英语日常口语,这两门课可在第二、第三学期与大学英语同时开设;最后一门必修课“幼儿英语教法”应开设在学生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前进行教法的实践—模拟试讲。选修课程包括英语语法、学前双语主题活动设计与研究、英语与五大领域的结合研究等,可分别开设在不同学期。

第四,增加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活动。学前双语教育实践应与学生的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包括课堂实训、兴趣小组、专业技能大赛、专家讲座等内容;校外实践则包括专业观摩、见习、实习与社会实践等内容。校内实践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师生都非常熟悉的内容,校外实践活动则需要各所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筹划。

总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师对学前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要以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类型为准。京津冀一体化后,此区域的双语幼儿园及幼教机构对学前双语师资的要求也略有不同。有的幼儿园是自己开发双语园本教材,需要教研能力较强的双语师资;有的幼儿园是引进国外先进幼儿教材,需要学校培养成熟的教育教学能手;有的幼儿园聘用外籍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需要的是英语助教的角色。

(二)职后培训

第一,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幼儿园双语教学不仅是教英语,而且是用英语组织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具备了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与素质,但缺乏标准的英语发音、流利的英语语言以及用英语组织课堂及课外活动的能力,这是幼儿园实施双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给孩子正确的语音语调,教师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运用恰当有效的教法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必要时要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业绩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双语教学活动工作。

第二,加强对英语专业教师的幼教理论培训。尽管在幼儿园有些教师毕业于英语专业,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能够用流利、标准的英语来组织教学,但他们在设计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脱离幼儿的实际情况,把握不住幼儿的心理及年龄特点,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兴趣点。所以,必须加强对英语专业教师的幼教理论的培训,使其了解学前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等知识,并掌握弹、唱、跳、画等基本教学技能。

第三,培训的途径与方法。以幼儿园为培训基地,按需培训。主管幼儿园的地方教育部门或幼儿园可根据幼儿园自身的需求,或根据园本课程与教材,对本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作出分析,可以聘请教材编写部门的专业培训师进行岗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强调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除了聘请专业培训师,幼儿园还可以从教研单位或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聘请学前英语教育专家来园对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个别辅导、集体培训等。

第四,以当地师范院校为培训基地,分级培训。与当地师范院校相结合,将骨干教师、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分期分批送到高校进行培训。一方面,幼儿教师可以在高校体会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来自不同幼儿园的、甚至不同地域的幼儿教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体会,进行现场研讨,这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运用培训机会,幼儿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双语教学新的理念、双语教学方法与技能。

第五,“引进”与“送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送上门”的培训方式,将国内双语教学的名师、学前英语教育的专家请来讲学,让幼儿教师与专家名师面对面地交流;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抽出时间专门带领骨干教师到双语教学示范单位取经学习,观摩示范课堂、与优秀教师座谈;幼儿园还可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双语教学先进单位进行短期或长期进修,直接参与到双语教学活动中。

目前,北京的双语幼儿园很多,其中小牛津国际园、伊顿幼儿园、汇佳幼儿园等在双语教育方面做得都很突出。津冀地区,特别是河北省的幼儿园可以利用区域一体化的优势,到这些幼儿园调研、学习,借以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学前双语师资。

[1]王晓娟.高职学前双语师资培养模式探究[J].职教研究,2012,(3).

[2]杜小琳.论高职教育学前双语师资培养[J].英才高职论坛,2009,(11).

[3]郭娟,邵为.双语幼儿教师的选拔与培养[J].科教文汇,2007,(3).

[4]钱家荣.幼儿园双语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探析[J].教育导刊,2003,(4).

[5]庄士英,周俊琴,崔艳明.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研究,2009,(11).

猜你喜欢
双语师资京津冀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