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重思教育:面向全球共同利益》解读与本土反思

2018-08-15 10:49蔡连玉张雯应佳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解读

蔡连玉 张雯 应佳丽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重思教育:面向全球共同利益》报告对全球教育进行了重新审视,指明了教育发展的人文主义路径。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即以人文主义方式开展教育实践。《重思教育:面向全球共同利益》认为,当前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多元化需求满足、“地球村”就业流动、教育全球视野培养等问题,需要把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以人文主义教育观为主导、实现教育的包容性、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并确保教育者的核心地位,以此架构来构建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反思我国本土实践,在自然与人文生态恶化的当下,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践行人文主义教育哲学,提供必要制度保障,重视教师的人文成长,改善其生存境遇。

关键词:人文主义路径;《重思教育:面向全球共同利益》;解读;本土反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1月发布了一份重要研究报告:《重思教育:面向全球共同利益?》(Rethinking Education: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以下简称《重思教育》)。《重思教育》是全球资深教育专家小组集体审议的结果,它秉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前两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报告——《富尔报告》(《学会做人: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和《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的精神,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对全球教育的未来愿景重新进行了深入阐释。这份报告必定会像前两份报告一样对全球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在此日新月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重思教育》适时地对全球教育进行重思,提出教育应成为全球共同利益。为推动这一理念的落实,报告在对知识、学习、教育等概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教育发展的人文主义路径。对《重思教育》进行深入解读和基于我国语境的反思具有必要性。

一、人文主义与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

面对全球学习格局的变化,《重思教育》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和增强个人在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一次倡导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呼吁将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重新确立起人文主义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原则。

人文主义(Humanism)作为一个文化思想概念,指的是14-15世纪发生在意大利的思想文化运动,其对立面是中世纪的禁欲主义[3]。人文主义宣扬的是个人,它把人类个体放在宇宙的中心,用人的自由意志来否定神性,用人的理性来抵制神启,用人的权力来反抗神权。而使人真正成为具有自由意志和理性的人,则需要通过教化来实现。因而,人文主义不仅仅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理想、一种历史发展的文化观念,更是一种以伟大传统为背景的社会实践[4]。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曾指出人文主义是朝向逐步解放人的战斗的征程,同时对人类来说,不断关心着人文主义可以改善人类的命运[5]。这便意味着人文主义担负着维护人类生存、促进人类发展、增强人类幸福感的伟大使命。人文主义精神(Humanistic Spirit)是人文主义的核心元素。学者周国平认为,人文主义精神有三元素,一是 “人性”,也就是对人的尊重,人性强调人的尊严,即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即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 “超越性”,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6]。因此,人文主义精神可抽象概括为“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文主义理想(Humanistic Ideal)所期待达成的终极目标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实现。因此人文主义理想就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向往,也就是对“人性”“理性”和“超越性”的追求[7]。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想在《重思教育》报告中得到了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中明确提出,应把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人类共同未来而团结一致、共担职责的意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8]

人文主义教育(Humanistic Education)至今在教育理论界仍是一个未获得广泛共识且没有明确内涵的概念。所谓教育(发展)的人文主义路径,指的是用人文主义的范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人文主义教育与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二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首先,人文主义教育与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关注的对象都是“人”,强调的是对人的关怀,重视的是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与呵护,旨在激发人的内在学习动机。其次,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是一种教育范式,是一条用来传承人文主义精神、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道路,它囊括了人文主义教育,即人文主义教育是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又不仅仅指人文类课程的实施,它还要求自然科学教育等所有教育活动也都采用人文主义的范式,去追求“人性”“理性”与“超越性”。因此,一般认为,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的内涵大于人文主义教育。

早在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新德里召开了一次关于“东西方人文主义与教育”的国际圆桌研讨会。1972年发布的《富尔报告》则采纳终身学习作为人文主义教育方法,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而在1996年发布的《德洛尔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从多元文化及社会整合的角度出发,重申人文主义教育方法与教育原则,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与“学会做人”。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次发布的《重思教育》更为系统地阐明了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的内涵。按照《重思教育》的思路,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应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体现在全球教育文化、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人文主义化的转变和实践之中。对全球教育而言,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是一种整体性和基础性的思想基石,它旨在实现全球的共同利益。

二、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的全球意义

当代社会以变化、复杂和矛盾为显著特征,在此崭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教育治理的代表性机构,在对世界教育局势的把握、认清面临的挑战、发掘潜在的机遇、提出可行的方法和指明未來的道路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思教育》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人文主义、放眼全局,阐述了教育人文主义路径的全球意义。

(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下,各国联系紧密,休戚与共,伴随而来的发展机遇和矛盾挑战使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凸显。在《重思教育》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对全球面临的复杂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加以总结,认为当今全球存在如下三大主要矛盾。第一,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使得生态系统正承受着难以想象的重压。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化扩张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使得食物、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供求关系格外紧张[9]。第二,财富增加的同时伴随着脆弱性和不平等的加剧。财富的迅猛增长并没能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多,相反,全球失业人口基数变大,且呈增长态势。而多数国家因对弱势就业者缺乏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更是拉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社会矛盾[10]。第三,全球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越发紧密,但不包容和暴力现象却更加严重。数字技术的革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全球知识共享、加强社会联系的同时,也被用于开展排他性的、犯罪性的反社会活动。而妇女作为弱势群体,在此动荡年代则最经常、也最容易受到暴力的侵袭[11]。上述问题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要想更好地应对挑战,转变人们的生产消费观念,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是必由之路。

(二)创造力培养与多元化的需求

尽管全球充斥着矛盾与挑战,但在新的知识视野下,各种机遇也应运而生。在《重思教育》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挑战之下所潜藏的机遇也进行了探讨。总体而言,机遇主要是由新兴科学技术和新的青年一代这两方面所带来的。新科学包含网络世界的发展、神经科学的进步以及替代能源的发现。网络世界的发展壮大和全方位渗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隐私、安全、伦理道德等敏感且重要的争议性话题也随之引发关注。这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为帮助新一代“数字公民”应对数字信息世界带来的挑战做更为充足的准备[12]。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虽尚未成熟,但在關于天性和培养这两者的关系、改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教育行为等方面给人以诸多启迪[13]。气候变化的挑战、能源转换的需求都推动着教育去致力于转变人们固有的能源消耗观,并着重培养人们适应变化的能力[14]。最后,报告将目光投向极具创造力的新一代青年人。青年人作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因其特有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而不断创造和引领着新的文化潮流,他们不仅尊重文化多样性,善于吸纳其他知识体系,且勇于进行文化创新[15]。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青年人的新特征,使得社会生活更富时代气息,也更为多元;而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崇创造力的教育人文主义路径契合了时代潮流,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强有力措施。

(三)全球化背景下就业流动复杂

在现当代,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互通有无,但作为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也不可避免地加深了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在《重思教育》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化趋势下较突出的社会问题给予关注,并做出了相关讨论。首先论及的问题是教育与就业二者之间的缺口日益增大。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就业困难、青年失业率上升、雇佣关系不稳定等问题源源不断地出现。年轻一代接受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就业竞争愈发激烈,但接受正规教育不等于能够就业,也不等于能够得到预期中的教育所带来的益处,还不等于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于是青年一代普遍承受着来自就业的挫折[16]。紧接着谈到的是在如今变幻莫测的世界中的人才流动与学习认证问题。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学生和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大,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技能的转移模式已经出现。但是相较于此形势,目前仍基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与学位的资历框架体系却显得陈旧滞后。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学习认证问题也更为复杂,传统的对教育及培训课程的评估转变为关注对所学知识的承认与认证[17]。在教育与就业不匹配问题日趋严重、人口流动愈发频繁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急需改善当前的教育体系,将人的尊严与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让教育采用人文主义路径,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四)全球共同利益的教育之要求

长期以来,教育都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然而公益的概念在当前变化着的学习格局中明显存在局限性。全球化正在创建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新模式,新兴科学技术和社会媒介推动着教育协作与教育创新,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都加入了教育治理行列。面对如此复杂的教育格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思教育》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超越公益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个人主义的社会经济理论,而应把知识、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global common good),它是一项需要社会全体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共同努力的事业。共同利益可定义为人类在本质上共享并且相互交流的各种善意,如价值观、公民美德和正义,其概念定义便尤为强调过程中各主体的参与。因此,知识、教育作为一项共同利益,必须更具包容性,更体现共享性,而共享的内容又涉及文化、政治环境、社会融合、人权主义等各个方面。自然而然地,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也要更加透明,并开展适当的问责,让更多的人参与公共管理,行使民主权利[18]。强调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是教育人文主义路径突破单纯的利己主义,尊重且崇尚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多方共同参与来解决问题,更能增强人们共担责任的团结意识、平等对话的合作精神,以推动全球教育治理的进程。

三、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的措施框架

在可持续性已成为当前全球发展核心关注的情境下,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要性便得以凸显。单凭教育难以应对目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基于重要伦理道德、旨在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类尊严的教育人文主义路径却能够改变教育过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重思教育》对教育人文主义路径的措施框架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确立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导地位

《重思教育》指出,当前教育一味追求单纯的经济主义与功利主义,忽略了教育不仅局限于创造经济价值,而更应当以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根本。教育可以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更为迫切、人们对拥有更平等且更有意义的生活强烈追求的情境下,秉持着公平、可行、可持续的发展新观念来重新审视教育、规划教育新愿景显得更为重要。人文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超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功利主义,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放在首位,更加注重教育的包容性,防止教育的边缘化,以期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而人权教育的实施可以确保所有人拥有安全、非暴力、包容和高效的学习环境。人文主义观是改变教育观和幸福观的必要基础。据此,新的教育观应包括,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思维、独立判断和开展辩论的能力。而新的幸福观则应更多地关注边缘群体的心声,在每个人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给予其更多的尊重[19]。确立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导地位,遵循其倡导的价值观,是搭建教育人文主义路径措施框架的第一步,也是促使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遵循人文主义路径的关键一步。

(二)发挥教育包容性原则的作用

因性别差异、城乡差距、收入不同、语言有异、少数种族、健康情况等因素,教育系统间及教育系统内部仍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教育作为潜在的“均衡器”,对于促进教育过程中公平的实现至关重要。为弥合不平等的鸿沟,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包容性,在各级教育阶段进行有效的调节。首先,应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性别平等不等于性别均等。消除性别不平等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并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这项工作[20]。其次,应解决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全球多个地区已然实现了中等教育阶段性别平等的目标,其他领域的性别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然而,高等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状况仍不容乐观,实现该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仍需要不懈的努力[21]。此外,在幼儿教育阶段,应对残障儿童或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这会让儿童自身和社会受益。在中、高等教育阶段,则应主要针对因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公平及时出台扶贫公共政策,加大對贫困生的扶助,扩大特定群体的受教育机会[22]。始终强调公平正义、倡导超越功利主义的教育人文主义路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主义教育包容性原则的作用,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原则和教育人文主义路径之一的终身学习,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个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教育格局正在发生剧变,以往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形式受到了挑战。因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获取信息和批判性处理信息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技术的革新使学习已不再依赖于学校教育等传统正规教育形式,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受到了来自如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甚至是传统教育自身革新后的成果(如慕课)的挑战。通过层出不穷的新型移动设备,人们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场所的约束,学习变得更为个性化。此外,移动学习因其特有的便携性和低成本性,使得受众极为广泛,这便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带来了可能。各种非正式、非正规教育形式的补充,使得学习空间网络得以拓展,人们拥有了自幼儿教育阶段起便更为流畅一体化的学习方法与过程[23]。上述种种都为个人的终身学习搭建了平台,巧妙地运用如此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人们可以发掘自身潜能,不断追求知识与创新,凭借汗水与努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些都符合人文主义价值导向。

(四)确保教育从业者的核心地位

数字技术、移动课堂以及互联网在线学习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学习机会。但是,学习作为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绝非一己之力可实现,同伴和教师对个人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在新时代并未终结,教师也并不会被数字技术所取代[24]。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与信息,教师的导向作用更为凸显。鉴于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者受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必要鼓励教师接受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倡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促使教师做到尊重、包容、理解每一个孩子,做到因材施教,并成为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系的纽带。除去教师自身因素,社会也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在薪酬、发展前景等方面给予教师充分的保障[25]。另外需注意的是,除了正规教育部门的教育工作者,其他在非正规和非正式环境下工作的教育从业者们也为普及教育、促进社区进步、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6],因此也应对这一群体给予重视。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坚持教育从业者的核心地位,通过一位位教师心口相传,将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渗透进日常教学中,是传承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

四、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的本土反思

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就是用人文主义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而人文主义的核心元素是“人性”“理性”和“超越性”,这也是我们对本土教育人文主义路径反思的重要视角。

受《重思教育》启示,构建我国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应从理念、制度和教育工作者三个维度展开。

首先,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需要构建并实践人文主义教育哲学。从根本上讲,教育要遵循人性,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与尊严,确保他们的可持续和终身发展;教育应遵循科学理性和个体的成长规律,强调对真理的追求;教育应强调个体的本体价值,超越功利主义,应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教育应是“横向丰裕”的,儿童的智能是多元的,存在个体差异,教育不应只是做题训练,而应能够在横向上足够“丰裕”以满足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需求,艺术和体育类课程应得到足够重视。教育还应是“纵向有序”的,就如同传统农业中庄稼的生长一样,儿童的个体发展具有自然节律,教育不能拔苗助长,而应遵循自然节律,以使儿童的成长具有可持续性和终身性。如此之教育才能使包容性原则得到真正实现。教育的包容性也体现在纵横两维度。横向来看,教育的人文主义哲学能够使教育切实关注每一个个体,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个体以及各类弱势群体,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更有可能受益;纵向来看,教育的包容性则指人文主义教育观会使个体受益具有终身性,因为它强调更多的是通识性素养与能力,而不只是考试能力的训练。构建并实践人文主义教育哲学是教育的人文主义路径的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解读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事与例
超越生死的爱恋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从文学空间视角解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