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仝
一种用陶瓷材质做成的雕塑作品,它蕴含的气质,以清新而厚重的装饰,闪射出现代气息,它是通过传统的脉络与现代的观念相碰撞衍生出来的,一种纯情性的、纯艺术的,再现与表现性的雕塑作品 陶艺雕塑。
古画论云,“绘画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写意”,写意是用简练流畅的笔墨线条着重物象的神态意趣,全力创造生趣盎然、生机勃勃的艺术境界。陶艺雕塑的塑造借鉴了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实际上也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是对材料性质,空间结构和自我经验对关照对象认识的整体性把握,强调利用瓷泥这一可塑性特殊材质极其精到简约的塑造能力。写意,处于写实与抽象之间,它既不会有一览无余的简单,也不会有望而却步的深奥,给人一种似与不似,似曾相识,凝固瞬间的感悟,激情愉悦的酣畅。1.模糊性:即大物象形貌及细部处理上,采用朦胧化与不确定的表现方式。在使刻画对象的形态及肌理上具有深度与多样表现的可能性时,给观者提供了想象与玩味的空间,从而由内到外产生出视觉及心理的张力。2.凝练性:大都显现出高度概括,简约的特点,更多地突出了雕塑自身的姿态,基本形体和材料肌理的表现力,而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细节和一般性外表的描摹,给人以近似中国画写意般的视觉快感。
写意求气韵,“得其形,不若得其韵”韵者,生动之趣,深藏不露可以神游意会。英国雕塑大师摩尔就说过:“我的作品所给予观众的是稍有保留却寓意深远之物,它可以使观众细细欣赏思考而不是一目了然。”艺术作品留给观众的想象比直接显现更为重要,我国道家主张心与境合,人与物融,忘记物与物的区别,物象含糊混沌依然其中有象。事实上一件艺术作品越是具象就越容易引起物质化和世俗化方面的联想,而越趋于抽象朦胧,物质化和世俗化的指向可能性越小。抛弃了像“某人”的局限和顾虑,而在像“人”的广阔范围自由而随意地创作,追求一种“似与不似”的造型风格,确实是一项十分快慰的事,犹如达到魏晋人那种潇洒的“兴来则生,兴去则息”的风度和作派。国画的写意精神融注入陶艺雕塑的意象造型中,有时以“意”为重,形式近乎抽象;有时又似“象”为重,所塑人物依旧以实统虚,蕴籍而空灵。在意与象之间的两轮双翼中把握;在感性的偶然和情趣化的特征中提升,深刻体悟着中国艺术那以意境见长而不拘泥模拟自然形态这一优良传统。
陶艺雕塑《希 望》
所有用陶瓷材质塑成的雕塑,都有着相同的艺术语言,但形式内容、风格流派不见得一样,所创作表现的题材也就明显不同。传统陶瓷雕塑题材人物、动物一贯为皇帝、关公、仙道佛释、观音菩萨、福禄寿喜财;玉麒麟、大狮少狮、神龙瑞鹤等神兽仙怪。这些反复常见的吉祥题材,迎合了民间的某种审美趣味。那么,陶艺雕塑就不要再重复在这些老题材。转向观念新、素材新、创意新,多方面发展反映现代文化生活、民俗风情,如民国风情、惠安风情、水乡风情、少数民族风情等地方、地域特色。弘扬真、善、美。使作品具有“中国的、现代的”文化核心内容,彰显清新的风格、时代的特征。
一个手工制作的粗糙陶罐比一个精致光洁的搪瓷缸更具有艺术价值,前者是手工艺品,后者是机器产品,前者是手工制作,后者是批量生产。人的本质力量(劳动与智慧)在艺术品中体现得越集中、越直接、越强烈,这种艺术品技巧美的独立欣赏价值就越高。
传统瓷雕塑是通过创作出作品后,便将多部位切割翻成石膏模型,然后批量印出坯体,用泥浆照样式粘接,工具修复完形,模型利用到一定时候会磨擦耗损,棱线会模糊,不能再完美地表现物象。但是,陶艺雕塑的设计塑造不能完全依靠模型,可以拥有一个大致的形状,主要关键的部位要通过手工捏塑造型。发挥泥的多种伸缩搭接功能,使泥的曲线、棱角、线型折叠、块面转折、凹凸起伏的肌理及难于融合的复杂构件,在形象层面上能率意挥洒地表现出来,不会因模型的二次造型令物象变动走样。塑造的空间范围宽灵巧性大,进入状态快等显著特征,能真正体现雕塑的原创原味性。
所有雕塑作品的塑造,都不同于平面绘画,要具备相当的造型塑造能力,熟练的艺术工艺技巧。无论是塑造、成型、工艺难度都很大,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业界人士都说“雕塑是美术序列里的重工业”。用陶或瓷的物质材料塑成的雕塑作品除要求有雕塑的基本功外,还要熟练地掌握陶瓷材料的特性,烧成工艺等。面对陶艺雕塑这种写意、速写式的创作,更非同寻常,要把熟练的工艺技巧与所达到的自由境界臻于高度统一。
陶艺雕塑《海 韵》
景德镇陶院周国桢教授的动物陶艺雕塑,姚永康教授的儿童人物陶艺雕塑,都是在变生客观物象基础上,融注入作者主观的创意理念,运用象征、比拟、变形、夸张的技巧塑造动物、人物形象,放大突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中央美院附中李燕蓉创作的民国女子系列陶艺雕塑简洁朴素,五官模糊、形态妩媚。既不泥于形象,又不失其理,意与象把握适中。
雕塑注重外部形体塑造单纯性,不同姿势、动态组合在一起,反映出一种向另一种姿态的转变,其静态的造型创造出正在运动的瞬间。
雕塑创作由于涉及大量的体力劳动和工艺制作,时常反复会损耗大量体力、精力。因此,在构思作品前要经过反复捉摸,不断推敲,以求最终达到完美的境地。
画什么,设计什么,先要构思选好题材,不能毫无思想准备地匆忙上手,然后画一些草稿图,再最后确定一张完整的图形样式。这样在创作中就会心中有数而不会多次反复。艺术创作要有思想感情注入,在“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中达到情中寓形,形中融情的契合无间中融为一体。
陶艺雕塑的塑造是“删拔大要,凝想形物”的提练,将客观物象的繁文缛节剔除掉,弃滓存精,留住作品最具精华和神采的部分。设计从物象的整体感切入,抓住富有生力的意态,如女性柔美与男性的刚健;老人的慢弱与小孩的活泼。大象的鼻子与羊的角;牛的笨重与猴子的灵巧;动物形态的步履特征,如猩猩的蹒跚步、猴子的跳跃式等。人物不同性别、年龄的纹理区别;形态的动势、坐姿、摆姿走向。将形象典型特征和纹理夸张,变形放大。
在创作捏合过程中对泥的性能、干湿度的把握要基本准确。由于坯泥厚薄干湿不匀,粘接不固所导致的一些小缺陷,如裂缝、断开等,只要是不导致物象整体性形象破坏,一般是无关紧要的。用泥条、泥块在造型架接时要准确尽快地粘贴牢固,与被粘部位干湿收缩大致相符,以免干湿收缩不匀、粘贴不紧所造成的重大开裂。各个转折部位都要拥有一定厚度,才能体现棱线、轮廓浑厚的体积感。泥在经过手的捏压、堆砌、搓擦、搭接粘贴运动过程中所留下的手印肌理要保留下来,能体察一种手工捏塑的印迹。
“浓妆淡抹”和“返璞归真”是构成陶艺雕塑设色赋彩的主要因素。所谓“浓妆淡抹”实际上是完全用高温窑变釉彩斑驳陆离的肌理,浓得化不开的浑厚、热烈及釉彩自然流动,聚合在作品外表层能呈现浑然一体的殷实和饱满丰盈的味道。让青釉、豆青、冬青、影青等一道釉淡泊的质感,肌理纹理造成如玉堆脂、温润、静雅的色泽,形成一种“淡中藏美丽、虚外著工夫”的艺术效果。青釉系的特点为淡而不薄,可以映透出作品的凹凸纹理。青花釉里红蓝红色彩相搭配共施于一器,青花的“静”与釉里红的“动”韵贯一体。陶艺雕塑不仅局限于装饰的内涵,还要求绘画设计创作,如民间青花、花鸟草虫、几何图案等图形,使釉彩装饰与色料绘画相结合。
陶艺雕塑“返璞归真”就是不挂釉装饰,利用陶瓷本身的涩胎原质原味的色质肌理发挥作用,陶瓷的色质肌理,不单纯附丽于形体表面,其本身就具有特殊的装饰意趣。陶艺雕塑材质本身就是呈现形象美的一个方面,用粗布、网筛、绳条、铁丝、纹样模型等工具去挤压痕迹、压印纹样、拍打定型使坯体造型某部位凹陷与凸起、粗糙与斑斑琢迹完全清晰地显现出来。
丰富多彩的高温窑变釉彩的“浓妆”,高温青釉彩的“淡妆”,涩胎质的“浑朴”能展示不同内容,有助于作品本身审美价值的体现。周国桢教授就是利用釉彩装饰各种不同特征动物的高手,用宋均花釉、乌金釉装饰的骆驼;铁红釉、乌金釉装饰猩猩,彭城花釉的龟裂装饰雪豹等,都赋予动物雕塑以新的生命力。姚永康教授用青釉系装饰童子,追求“千峰翠色”的碧玉效果。李燕蓉民国女子作品不着釉,用纹样模型去印出图形,工具划出痕迹,手工捏塑的手迹,显露的恰到好处。主要是展示陶本身的质地美,本人创作的采茶姑娘就是用青花釉里红描画几何花卉、图案、民间青花纹样,使作品具有民间民俗的特征。总之陶艺雕塑最大的装饰特点是展示“泥质肌理艺术”、“窑变的艺术”、“青釉的艺术”、“青花釉里红的艺术”、“釉下五彩的艺术”等。让瓷的质美伴随着釉的色彩美感,一并托起作品内在的材质与外在的形象相观照,直致连贯成冲淡幽远,气韵生动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