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建筑业健康发展

2018-08-21 08:09供稿林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林州建筑业建筑

供稿 / 林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林州,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河南省唯一“中国建筑之乡”,唯一“建筑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国以来,建筑业在林州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发展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林州市坚持“三业并举”,建筑业作为其中重要一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成为林州富民强市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6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建筑业,居民存款余额的60%得益于建筑业。林州建筑与红旗渠精神一道,成为林州对外最响亮的两张品牌。

林州建筑业的发展得益于林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上下人人关注建筑业、人人支持建筑业、人人服务建筑业的浓厚氛围。

一、健全管理机制,突出政策激励

(一)成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2012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书记、市长任主任,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领导及纳税前十强建筑企业法人代表为副主任、委员的市建筑业发展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全市建筑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

(二)实行市四大班子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每季度至少深入一次企业,开展一次调研,解决一个实际困难,提出一个发展建议。通过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研究共性问题,共同谋划支持措施。

(三)出台了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2013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意见》(林发〔2013〕5号文件),专门为加快建筑业发展制定了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文件特别突出了对企业资质达标晋级、创先创优的鼓励奖励,对成功实现“一升特”“二升一”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对荣获“鲁班奖”(及与鲁班奖同级的国家级荣誉)的奖励10万元。

(四)突出优秀建筑企业家的政治地位。积极推荐政治素质高的建筑企业负责人和管理骨干,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同时,还专门为优秀建筑企业办理了全市的景区通行证,以方便建筑企业邀请甲方来林州考察,为感悟红旗渠精神服务。

二、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发展环境

(一)坚持培引并举,发展“总部经济”。“培”,是支持本地项目经理、工队长充分利用有队伍、有设备、懂管理、会经营优势,在林州注册企业,创办实体,向企业化方向转型,培育全市建筑业新生力量。“引”,是将建筑业企业列入招商引资范围,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外地建筑企业来林州发展。目前,林州市近1/3的企业是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林州的,其中包括中科华夏、中商联合2家央企。另外,针对林州建筑企业数量众多、队伍庞大实际,我市采取企业集中的方式,建立了建筑总部大厦,目的就是实现产业集聚、优势集聚的效应。目前大厦内共入驻有103家建筑企业,内设建筑业综合服务大厅,与建筑企业直接相关的税务、人社、资质、工会、司法、供应链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在大厦内均开设了服务窗口或者办事处。今年,红旗渠大道东段的建工大厦也正式投用、分配给建筑企业使用后,将成为我市第2个建筑总部基地。

(二)加强培训学习,提供人才政策支持。一方面是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充分利用住建厅下放全市人才培训权限,在林州及建筑企业集中的郑州、平顶山等地开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三类人员、技能工和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培训1.5万余人;并与人社部门共同为企业培训考核工程师、助工,年培训5000余人。另一方面是加强新政新规培训。在新资质就位、“营改增”、BIM技术应用等行业政策出台、新技术推广之际,先后组织、邀请相关部门、专家来林为企业答疑解惑,帮助企业认清形势、理清思路。

(三)构建大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资金保障。积极与银行协调,研究制定建筑业发展基金、种子基金、互保贷款业务等针对建筑企业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协调各银行对建筑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依托市经开公司成立了林州市建筑业招标服务专项资金,2017年共为企业提供了2亿多元的周转金支持服务。去年底又先后成立了国信阳光基金和建筑装配式产业基金。今年,我们还将积极向省建行争取40亿元的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改善建筑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

(四)成立物资公司,降低生产成本。依托城投公司成立红旗渠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集中为企业提供建材供应服务,最大限度在价格质量上为企业争取优惠,减轻企业物资采购成本和应对税改负担。目前,供应链公司已经与安钢、长钢、济钢、湖波、中联等钢材集团和水泥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2017年,共为企业提供各类主建材供应服务2.2亿元,今年截至到目前已有1200万元。

(五)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援。一方面是学习浙江东阳等地模式,强化司法机关对建筑领域经济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争取安阳市委政法委出台《打击建筑领域犯罪行为依法维护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工作会议纪要》(安政法〔2017〕4号)。另一方面,是建立了“打防”结合的建筑业司法保障服务机制。“打”,即成立了公安局建筑侦察中队、检察院建筑检察室、法院建筑法庭,建立建筑业司法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开展打击建筑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直接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5亿元,为建筑企业维权提供了坚强后盾。“防”,即聘请专门律师,免费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指导企业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组建林州商会,协助拓展市场。先后组建成立长治、西安、郑州、天津等地林州建筑商会,有效地服务和助推了林州建筑业的发展,为建筑企业承揽大项目、开辟新市场、拓宽新领域搭建了一个互通信息、携手发展的平台。去年,我们积极和雄安新区对接沟通,在雄安新区设立林州建筑行业协会,帮助林州建筑企业拓展新市场。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帮助企业走出去。

三、加强亲情关怀,引导回乡创业

(一)关心建筑群体,打造“暖心工程”。一方面是加强沟通,市领导和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领导平时加强与各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亲情沟通与联系,常叙乡情,共谋事业,共话发展。另一方面是关心建筑群体,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解除后顾之忧,确保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专项救助伤残困难农民工活动,积极扶贫济困。

(二)大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举行一场宣传活动,召开一次建筑业座谈活动,开展一次上门走访送温暖活动,组织一次感悟乡情视察观摩活动,进行一次节日祝福亲情联络活动,实施一次服务企业质量大提升活动,加强交流,增进感情,使企业在五湖四海创业的同时,感受到殷殷乡情,记得住浓浓乡愁。

(三)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回乡创业。对回乡创业的建筑企业,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在土地、环评、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全市已有40多家外建企业项目经理富而思进、富而思源,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回乡投资工业项目、坡地经济、旧城改造、畜牧养殖和旅游三产等,反哺家乡,造福社会,积极为家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林州建筑业建筑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建筑的“芯”
迷情大丽花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