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应避免“油腻”心态

2018-08-27 03:16赵新燕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8期
关键词:油腻心态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对课堂教学的熟稔,一些语文教师在相对枯燥循环的课堂教学中陷入一种“无为”“不为”“懒为”的状态,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这么回事”,于是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拟从换位思考、增添素材、变换形式等角度对避免教师这种“油腻”心态作深入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避免;“油腻”心态

最近,“油腻”从网络流行语演变成为社会热词。“油腻”心态,主要是指那种自认为熟悉或者看透,进而认为一切不过如此,于是出现了无所谓、随意、懒为的心态。这种心态很多行业群体都不同程度存在,在语文教师群体中也同样存在。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递增,经过多个轮次的课堂教学后,一些语文教师自认为已摸透课堂教学规律,于是备课开始变得不再认真了,也懒得去学习、吸收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效果预期变得逐渐降低,甚至认为教与不教一个样,关键还在于学生自己学不学。应该说,教师的这种“油腻”心态很不可取,其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责任心的丧失,更反映了教师整体教学境界水平的下降,一定要避免这种心态的出现。

一、换一个角度思考,让课堂教学更有新意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油腻”心态的主要根源在教师自身。由于客观存在的教学惯性以及“图省事”的不良思想,当面对同样的或者相似的教学内容时,不少语文教师下意识地会选择自己“驾轻就熟”的教学角度,毕竟曾经专门深入研究过,也曾多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过,按照这样的角度来教学既省事又保险,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缺乏新意,学生觉得无趣,教师自己也会心生厌烦,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一种“相看两厌”的困境之中。其实,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份深学研讨的初心,换一个角度思考教学切入点,让课堂教学更有新意。

当然,换一种角度思考是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的深入、合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在一次“同课异构”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两位语文教师就《祝福》分别上了一节示范课。一位是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一位是才毕业几年的青年教师。中年教师教学经验很丰富,他从小说主角祥林嫂这个人物入手,在引导学生解读其人生悲剧的同时,一层层剖析“祝福”的内涵,整个教学过程很完整,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也很好,但就是让人听得颇感乏味。年轻教师的教学却让我们眼前一亮,他选择了另一个解读角度,从鲁四老爷这个文中着墨不算太多,但却十分重要的人物出发,以鲁四老爷的视角,重新建构祥林嫂的故事话语,这样就让大家多了一层新鲜感,也多了一重期待,如果“我”就是那个鲁四老爷,以这样的阶层身份,如此对待祥林嫂是否合情合理呢?虽然,这位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换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不少学生都很主动地投入到思考与学习中去了,其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课后研讨中,大家也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尝试是可贵的,也是有意义的。

二、增添一些新素材,让课堂教学更有引力

语文教师是否有“油腻”心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否对新鲜教学素材进行合理吸收与借鉴。不少语文教师在经过多轮次的课堂教学后,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往往会选择曾经运用过的教学素材,即使这些素材已经显得陈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吸收文学创作中的“陌生化”理论,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选择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点“陌生”的素材,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不过,对于课堂教学素材的裁剪,也必须合情合理,不能只一味地追求新颖。高中生正值青春年华,对于新鲜事物、有趣事物都很有兴趣,也非常愿意聆听接受,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找到这些相对“陌生”的信息素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并将其有机连接起来,那么自然就能让课堂教学深入人心。比如,笔者在教学《老王》一课时,当时正巧《十月围城》这部电影上映,不少学生都打算假期去观看。于是笔者灵机一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影片中的一些图片和情节提前“剧透”出来,我从“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说起,从而将电影中底层人物为革命献出生命的情节与文本中老王等车夫的光芒联系起来,很好地吸引了学生思考文本、探究根源的兴趣,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增添了一种吸引力。

三、变一种互动形式,让课堂教学更有激情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油腻”心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喜欢互动。一些语文教师在刚开始教学时,对于互动教学往往比较支持,也愿意投入精力,但是时间一长,出于教学内容的压力,出于教学成绩的考虑,他们就会更偏向于课堂内容教授更多更省力的讲解法,从而最终异化成“一言堂”和“满堂灌”,即使有一些互动,也更多是簡单问答式的互动,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激情。作为语文教师,其实应该更多从教学相长的思维出发,以互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不是走向互动浪费时间的教学误区。

因此,经常思考互动的方式方法及效果呈现,是语文教师避免课堂教学僵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互动不仅仅是问题互动,也可以是角色互动;不仅仅是内容互动,也可以是形式互动;不仅仅是思考互动,也可以是表演互动。比如,笔者在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就没有采取常见的问题互动,而是采取了表演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形象的演绎中来体味文本议论的具体内涵。我要求学生课后分组撰写三种人面对遗产的表演剧本,自导自演,然后分组轮流表演,做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有文本语言的支撑,每一层隐含的意蕴都有议论的佐证。表演之后互相点评。在第二天的课堂表演中,学生的表演引发了全体的共鸣,大家都瞪大眼睛去对照文本,细看表演,在点评中力求做到有理有据,有探讨更有挖掘,使得大家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笔者据此作出的总结和点评,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总之,每一节课堂教学都应是一次新的创作,语文教师就应始终避免“油腻”心态,以一种责任心、创造力和丰富的激情,在课堂教学中多研究、多思考、多创新,努力让老课上出新滋味,让学生收获新知识、催生新体验。

参考文献:

[1]孙兆汶.论语文课堂教学的层次及要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Z2).

[2]段振.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现象及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3).

[3]陈敏.谈初语阅读教中学生活动的精心设计[J].语文教学之友,2018,(1).

作者简介:赵新燕(1981—),女,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油腻心态课堂教学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油腻没有解药
去你的油腻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油腻痘大清扫就是要拥有100%滑蛋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