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儿童诗歌教学浅探

2018-08-27 03:16韦顔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7期
关键词:第一学段

韦顔香

[摘 要]低年级的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儿童诗歌。对儿童诗歌的教学,应根据儿童诗的特点和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通过朗读欣赏、想象体验和实践感悟等,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情趣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既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又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关键词]儿童诗歌;第一学段;朗读欣赏;想象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3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学儿童诗歌时,我们应根据儿童诗歌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美、体验美、欣赏美,受到美的熏陶,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朗读欣赏儿童诗歌的情趣美

儿童诗歌都以儿童特有的思想情趣来反映生活。明朝焦竑曾说:“诗非他,人之性灵所寄也。”这正说明儿童诗歌所反映的正是儿童的性灵、儿童的精神、儿童的生活。这些与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致的。对这样的诗歌,教学时不宜做过多的分析串讲,而应该让学生多朗读,熟读成诵,体会诗歌特有的情趣美。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一文,以轻快活泼的语言、简短明快的节奏和清新自然的语言写了春天到来时大地景色的变化和小朋友的兴奋心情。教学时,在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全班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文章的第二小节。然后,让学生情感朗读。有的学生没有找到感觉,读得很平淡。这时,教师提示说:“你们看老师出示的诗歌与课本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交流,学生体会到文章具有诗歌的语言特点,理解了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这时,他们读出了儿童对春天到来的急切、兴奋、快乐的心情。

儿童诗歌充满了情趣。在教学时,我们要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欣赏它的情趣,感受诗歌的美,受到美熏陶。

二、想象体验儿童诗歌的意境美

和其他诗歌一样,儿童诗歌也是通过意境来描绘生活,抒发情感的。而儿童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认识和诠释世界的一切事物。儿童诗歌的意境是以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情感和儿童的景象来创设的一种精神世界,契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诗歌对话,让他们走进诗歌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内心,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很多教师把它当成了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引导学生抓住“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其实,这样的教学教不出语文味。我们要根据儿童诗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先让学生把诗歌读通、读熟,理解诗歌的大意;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溪、小路说的话,抓住“蒙蒙的细雨”“泥泞路上的脚窝”“踏着路上的荆棘”“晶莹的露珠”等想象画面,在脑子里过电影,体会雷锋做好事时的形象,感受他内心的快乐。

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诗歌的意境美,更理解了雷锋的精神,知道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能收获幸福。这样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以后生活中也会尝试去帮助别人,收获自己的幸福。

三、实践感悟儿童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形象,只有通过凝练、形象、传神的语言才能表现出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在儿童诗歌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思接千载,神游八荒,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在学生想象体验诗歌的意境美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除了‘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雷锋,我们还可以到什么地方去雷锋呢?”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出示下面诗歌让学生完成。

走上 ,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

说:

这样,让学生把他们自己讨论交流的内容写下来。这种契合文本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思想内容,另一方面能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获得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总之,第一学段的儿童诗歌的教学,既要遵循文本自身的特点,选择契合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據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第一学段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读题百遍 其义自见
方寸之间 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