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20年可视化分析(1998—2017)

2018-08-29 02:21王俊超
外国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王俊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报编辑部/翻译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

0 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商务活动的增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自2007年教育部批准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试办)至2017年3月,全国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高达323所。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13年在全国率先获批设立商务英语本科学士点、商务英语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商务英语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商务英语本硕博培养体系。为了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商英人才需求,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推动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高校教学者和研究者对商务英语教学展开了研究热潮,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尚未见有关商务英语教学的全面、可计量化的综述研究或现状分析。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可视化技术,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概念对1998—2017年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统计与分析,旨在深入剖析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历程,把握现有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

1研究问题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问题

基于CiteSpace知识可视化技术,本文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回答下列问题:(1)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什么?(2)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中高频引用文献和核心文献是如何分布的?(3)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所聚焦的话题有哪些?

1.2 研究工具

本文用以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现状的工具是CiteSpace软件。该知识可视化技术由陈超美博士研发,借助一些科学计量术语和可视化手段可呈现特定研究文献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通过此类方法得到的可视化“引文知识图谱”便于研究者把握特定领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故能解答上述研究问题。

1.3 数据来源

本文所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8—2017年核心期刊收录的论文。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中国知网的学科领域选择“外国语言文字”,以“商务英语”和“教学”为检索词进行篇名检索,检索字段之间关系为“并含”;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最后共得到281篇文献。检索日期为2017年12月30日。其次,将281篇文献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Refworks引文格式导出,导出文献命名为“download_biz teaching”;再次,所导出的文献尚为原始数据,打开CiteSpace软件,选择“CNKI(Refworks)”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生成CiteSpace可视化的分析数据,复制到新建的“Data_biz teaching”文件夹。至此,数据收集及转换加工完成。

2研究现状

2.1 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从2005年开始,有关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呈现出激增趋势。1998年至2006年间发文量一直小于100篇,但2007年发文章达183篇,环比增长了193%,此后论文数量大幅增加,2013年达到峰值,即502篇;2014年发文量有所下降,但之后数量逐年上升,每年的发文数量如表1所示。这清晰可观地表明近20年来商务英语教学的学术关注度持续走高。

表1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发文量(1998—2017)

年份发文量(篇)年份发文量(篇)19983200829219991020093632000620104762001820114562002102012494200322201350220042920144242005532015416200695201648020071832017402

2.2 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聚焦话题

“关键词”是用于表达文献的主题和核心内容,是文献检索的重要方式之一。CiteSpace能抽取关键词并形成关键词聚类,帮助我们了解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所聚焦的话题。通过设置“Time Slicing”为1998—2017,时间分割为“1”年分区,“Term Source”默认选项“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和“Keyword Plus”全选,“Node Types”选择“Keyword”,阈值设置为前50,“Visualization”中选择“Static”和“Show Merged Network”,运行CiteSpace,得到文献的网络聚类图谱,共计22个聚类(聚类#0-聚类#21)。其中模块值Q=0.7872,平均轮廓值S=0.7851,两者是判断图谱绘制效果的参考值,当Q>0.3时,表明划分聚类结构是显著的,当S>0.5时,说明聚类是合理的。依据图谱,Q值和S值均在参考范围内,可以判断所得图谱是合理的,其呈现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图谱中的聚类#0至聚类#21的排序是根据聚类大小形成的,聚类#0最大,聚类#21最小;其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教学”依次占据前四位聚类,我们从中抽取同话题相关的7个最大聚类进行分析,从大到小依次为:聚类#5教学方法、聚类#6语言知识、聚类#7商务英语课程、聚类#8教学情景、聚类#9写作原则、聚类#10教学协作、聚类#12交际技能、聚类#13商务英语翻译、聚类#16模块教学和聚类#19实践。聚类#6、#12、#19表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聚焦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聚类#9、#13表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多讨论《商务英语写作》和《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聚类#5、#7、#8、#10、#16则聚焦商务英语教学设计与模式。本文重点分析以下三大核心话题。

2.2.1 商务英语知识能力教学研究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王立非 等,2015)指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培养具备“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三大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学生应掌握五类知识与五类能力,即“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故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注重探讨学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聚类#6、#12、#19表明,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商务英语教学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能力。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我们抽取与知识/能力相关的高频关键词(Count≥2)绘制成表2。

表2 商务人才“能力”话题关键词词频统计(1998—2017)

上述五类知识与五类能力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如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应用能力,商务知识与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在各类知识与能力中,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英语语言能力教学(词频50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词频48次)以及实践能力培养(词频42次),如史兴松等(2012)详细探究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认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确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重心”,培养学生在商务语境中由文化差异导致沟通或管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多数研究是以某一知识能力培养为中心,同时也讨论其他知识能力要素,如刘庆雪(2007)认为,商务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而且要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研究者提出的“校企互动”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孙毅,2016;胡晓华,2016)。相比之下,关于商务知识能力(经济管理贸易商法等)、创新创业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研究则比较少见。

2.2.2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为“应用型交叉学科”,英语语言和商科知识的交叉成为其显著特色。孙毅(2016)指出,商务英语隶属于英语学科,其课程设置不应舍弃英语课程而完全是商科课程。现有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所涉及的课程既有英语课程也有探讨商务课程、跨文化课程及人文素养课程。聚类#9和聚类#13表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多讨论《商务英语写作》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我们抽取与知识/能力相关的高频关键词(Count≥2)绘制成表3。

表3 商务英语课程话题关键词词频统计(1998—201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外商贸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对精通商务英语沟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故现有商务英语课程研究更多地讨论《商务信函/写作》和《商务翻译》课程教学。莫再树等(2010)指出,目前商务写作教材与教学呈现出四大特点:教材体系从业务流程向言语行为与信息导向型转变、内容从单一外贸函电写作向多种商务写作转变、重点从文本分析向话语交际策略转变、语言规范从正式庄重向简明易懂转变。就商务翻译教学研究而言,主要以语言学范式、文化范式、社会学范式和认知科学范式为主流,重案例描写与翻译策略的提出,基于商务热点翻译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和建构专业图式知识的研究并不多见,如曾利沙(2011)。

2.2.3.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英语教学有别于传统英语教学,研究者多借鉴经典教学理论、视角或新的技术方法对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从表4中的高频关键词可发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网络媒体技术辅助、项目驱动等为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即研究者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或现有新媒体网络平台等资源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革新。

表4 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理念或方法的关键词词频统计(1998—2017)

如表4所描绘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现有研究中运用最多的理论视角,它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理念,包括情景模拟、认知体验、支架建构、师生共建、协作学习等,衍生了诸如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情景教学(Situation-based 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等模式;“建构主义下商务英语教学创新模式,革新了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由教师导向转为学生导向、营造商务情景、进行协作学习、利用多元信息资源”(钱庆义,2014)。其次,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倡将媒体网络资源用以辅助商务英语教学,主要论著发表在《外语电化教学》上,如赵学旻(2009)提出建立项目式网络协作学习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再次,项目化教学法在课堂设计上遵循三大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向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王海波,2013)。此外,研究者所提出的其他教学模式也多种多样,如校企合作、开放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等,同时也大量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如新西兰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英国商科教学模式等。还有一些研究是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专著的评介,如评《商务英语教学论》、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等,主要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上。

3核心文献和高被引文献分布

核心文献及其作者能反映出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信息,而可视化图谱分析是以中心性(Centrality)来分析呈现图谱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核心文章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陈悦 等,2014)。通过设置中选择“Cited reference”运行Citespace抽取核心文献与作者信息,可得共引图谱中的连接聚类群、节点及文献共引图谱;其中,聚类群中突显的节点文献表明在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中这些作者和文献中心性最大,他们的影响性最大;高被引文献则指被引用次数较高的文献,它们在研究领域中具有经典性、奠基性作用,构成该研究的知识基础。

中心性最高的前五位作者分别是王立非、张淑霞、李玉萍、徐珺、严明。王立非有三篇相关文献,其中陈准民、王立非(2009)对《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进行了全面解读,成为相关文献中被引用次数最高的文献,王立非等(2015)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一文被引用次数也名列在前;这两篇文章分别对有关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和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一系列要件进行了解读,成为开设和研究商务英语专业的依据和指南,故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张淑霞(2011)也有三篇相关论文,主要讨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与设计;类似的是,李玉萍(2009)的两篇相关成果讨论了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此外,徐珺等(2011,2012)主要是从跨文化视角探索商务(沟通)英语的教学设计,而严明(2015)考察并建构“课程—教学—评价”相一致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被引用次数而言,除了上述王立非等人的两篇文献(引用次数分别为386次与134次,位居被引用率第一和第四名),其他前五名的高被引用文献呈现如下:雷春林(2006)针对中国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教学提出了内容教学法(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这一教学模式融外语学习和内容学习于一体;作为有关商务英语教学方法较早的一篇文献,该文被引用次数高达184次;阮绩智(2005)鉴于商务英语课程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探讨了商务英语的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该文被引用次数为153次;蔡莉(2006)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考察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该文成为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谈论商务英语教学的经典文章,被引次数为106次。另外,陈建平(2004)讨论了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该文目前被引次数为96。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篇高被引用文献发表在2004—2006年间,反映出学界在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之初做出的奠基性努力。

4 结语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技术和文献计量学理论概念对1998—2017年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统计与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在发文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商务英语教学法或模式是研究的主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网络媒体技术辅助和项目驱动构成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研究范式;此外,本研究还呈现了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高被引文献和核心文献。通过科学系统地剖析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历程,把握现有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本研究旨为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当然,本研究在语料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即仅分析了中国知网上相关的281篇核心期刊文献,未能包括中国知网上其他非核心期刊文献及其未收录的期(集)刊,如专注商务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商务外语研究》,这有待于我们另文探讨。

责任编校:蒋勇军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商务休闲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