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鸿章的“保船避战”谈起

2018-08-29 10:17张振迎
中文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清王朝清政府李鸿章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6-0-01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也是我国清末的重要人物,其政治、经济、外交活动对我国近代历史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前教材多把他描写成一副卖国投降的嘴脸。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认识逐渐有所改变,现在教材对他领导和推行洋务运动予以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但写其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则用“保船避战”(《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8页),仍有批判之意。

一、李鸿章为什么要极力避战

我认为他的避战是建立在他对清王朝的实力认识和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上。正如《李鸿章评传》所说:“李鸿章坚定然而却是和解的立场,无疑来自他的务实精神和他相信此时清朝陆军和海军尚不足与日本抗衡。但最为重要的是,这和他旨在防止日本同西方针对中国而合作的外交政策是一致的。”(第183页)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来说,李鸿章是“现实主义”者。李鸿章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实践过程中,凭着敏锐的眼光认识到外国比中国先进,中国实力远逊于外国,因此一方面主张在内政上进行自强运动,另一方面认为在外交上中国应避免对列强的战争,其外交方针就是“外敦信睦,隐示羁縻”。他对清朝这座大厦的千疮百孔是深知的,他和顽固派的闭目塞听与清流派的清谈误国不同,他看到了日本的自强发展,深知清政府的衰弱,外强中干,因此极力谋求与日本的合作和和解,尽量推迟与日本的直接冲突。因此,他的态度是基于他对清政府的深切认识:不战或许人家还不知深浅,战败则底细暴露无遗。为此,他对外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李鸿章自己称之为“以敌制敌”之策)。鉴于两次鸦片战争,毫无疑问,清政府——包括李鸿章在内都把英法看作最主要的敌人,因此,最初李鸿章对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幻想:“联东制西”,意图联络日本共同对付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侵台事件和吞并琉球使他逐渐看到了日本的野心,他转而绥靖俄国,并在朝鲜问题上推行“以敌制敌”之策,试图通过引进美、英、俄等西方列强,来对抗日本的侵略势力。但直至甲午战争爆发,他始终坚持对日保持低调,并幻想通过英、俄等国调停,阻止日本的侵略。他是想用拖延来赢得国内改革与整军经武,但整个社会,整个清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利用好这点宝贵的时间。

这是否是妥协投降的路线?从结果来看,无论七十年代的“联东制西”,还是八九十年代的“以西制东” 、“联俄制日”,都是失败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全面否定这一策略。作为一种策略,其本身没有正确与否,主要看其是否被正确地运用,国力、时机、对手等都是因素。国力是外交的根本,清政府的衰弱腐朽是此策略不能奏效的根源,这一点无须论证。在清政府极端衰落的情形下,李鸿章“从他的务实精神和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作出“以夷制夷”之策。不难看出,他对国际形势的理解,是促成他作出此策的主要原因,但英俄等列强各有其如意算盘,只要保证他们在朝鲜的利益和交战中不损害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谁会为中国火中取栗,制止日本的侵略?“以夷制夷”之策是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清政府的。如果今天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着眼,对日本的一味退让导致了日本的步步侵略,要想遏制日本侵略,只有推翻腐朽專制的清政府。但这对李鸿章来说是不可能的,他是清政府的一分子,当然要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利益,因为这也是维护他自己的利益。

二、本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外交,却长期被认为卖国主义和妥协投降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骨子里的自大主义。由于长达几千年的帝制专制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渲染,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满脑子中国为中心,君临天下,唯我独尊,外国皆夷狄等思想。任何人只要对外哪怕是说一句软话,也要被视为软弱投降,历史上此种例子比比皆是,李鸿章不是单独一个。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放弃琉球的朝贡制度和对朝鲜的宗主权?有人可能会说它们对保卫中国的边疆有利,实则这又是一种大国主义思想,朝鲜现在独立了,中国不也没有遭到侵略吗?至于它们遭到日本的侵略,我们该做什么,那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其次,几千年的帝制传统和专制文化也造成中国哲学的弱化,对人物或事物习惯采取简单的二分法: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爱国就是卖国。

第三,中国近代的政治状况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近代中国屡遭外敌入侵,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需要营造一种政治气氛,对爱国者大加赞扬,对软弱者大加鞭挞。李鸿章成了清政府的替罪羊。

三、我们应该如何从李鸿章的外交路线及政策来认识其人

我们既不能以今天的眼光看古人,也不能用纯粹的政治眼光对待对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与评价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把他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考察。历史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历史人物,首先是将历史人物置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坚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研究态度。李鸿章出身生长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清王朝的腐朽衰败尽人皆知,满朝要么是愚昧颟顸的顽固派,要么是清谈误国的清流派。李鸿章是少数较为清醒的有识之士,他对清王朝的千疮百孔是深知的,他也明白无法拯救大清,所以自称“裱糊匠”。其次,评价历史人物还要看其阶级性,即他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一个人的阶级地位、利益分配决定了他在历史事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决定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李鸿章是清政府的高层统治者之一,当然要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利益,也就是维护他自己的利益。

第二,从历史人物的自身历史背景出发去考察。包括其家庭出身及生活环境、受教育情况以及特殊经历等条件。李鸿章出身封建科举,满脑子忠君爱“国”(朝廷)的儒家思想,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好不容易在满人统治的朝廷里跻身于社会权力的顶层。李鸿章位高权重,处在官场斗争的漩涡中,既有满洲贵族的猜忌与擎肘,又有清流派的攻击,首先考虑的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与地位,办事(包括外交)必须小心谨慎,当然也要一心维护清王朝利益。他接受的是系统而长期的封建教育,是时代把他推上了主持清政府外交的地位,他对外国文化了解不深,没有经过专门的外交知识学习和专业训练,这些都必然制约他的外交活动,所谓“知己而不知彼”。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李鸿章就是一个具有“务实精神”的封建官员:他以务实的精神、现实主义的态度极力推行最能维护清王朝的外交政策,为清政府的利益殚精竭虑。

作者简介:张振迎(1972 .09-),男,汉族,安徽灵璧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清王朝清政府李鸿章
李鸿章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
浅析张之洞与清朝的世代交替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清王朝的没落对当今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