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技术视角下的MOOC平台评估
——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

2018-09-01 07:27方启梅包正委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测验课件学习者

方启梅 包正委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一、引言

自2012 年兴起至今,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由于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并能提供免费优质的学习资源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在线学习的浪潮。[1]很多商业机构、知名高校都加入到MOOC的热潮中来,创建了大量的MOOC平台。曾明星等人认为MOOC资源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可以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充分发挥MOOC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2]MOOC 所代表的在线学习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自我对话与社区交互之间的互补。[3]但是随着MOOC实践应用地不断深入发展,很多问题也相继出现,比如使用者数量多,开发成本高,辍学率也高,师生间的交互性差等。[4]MOOC从技术层面为学习监测、学习评价、成效提升等方面的突破提供了巨大可能性。[5]但它对教育实践及学习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又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支撑,我们也应该从社会层面关注MOOC带来的影响。这也有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便于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6]因此,笔者通过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研究MOOC平台和课程的设置,评估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的影响,以及师生的交互效果,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为使用平台的教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文献综述

MOOC平台作为一种在线学习平台,现在它如此火热,主要是因为在平台上各种大规模网络公开课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开辟了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发生。从技术的视角来看,MOOC平台上的开放教育资源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有利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潜在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7]有研究者在对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中发现,在线学习系统的内容质量显著着影响学习者满意度。[8]较高的信息质量能够提高系统使用者的满意度,但是设计不良的数字化学习课程则会增加学习者辍学率,因此精心设计的课程和学习资料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9]而从社会的视角来看,没有学习者使用的在线学习系统是没有价值的,由于学习者的特征不同也有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学习系统的使用。[10]Bhuasiri等人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实施在线学习系统过程中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中指出,信息通信技术专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维度是从学习者的特征出发,而从教学者角度来看,平台的内容质量是最重要的维度。[11]总之,Ozkan和Koseler在他们构建的HEAM(Hexagonal E-learning Assessment Model)即六角数字化评估模型中,从社会和技术两个层面分别说明了从学习者的角度和信息内容质量两个维度可以很好地评估在线学习平台。[12]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便于通过主题帖的内容进行分析,现选择中国大学MOOC这一平台来进行研究调查。由于“中国大学MOOC 平台”作为国内有代表性的MOOC平台之一,平台中课程的主题帖数量在整体中处较高水平,且均不存在无主题帖的课程,而且在教师回帖数上亦明显好于课程样本整体水平。[13]并从平台已结束的课程中选取了12门热门课程,如表1所示,这些课程涵盖了国内高校现行的12大学科类别,有10门是国家精品类课程。并且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都达到万人以上,甚至有5门课的选课人数超过10万人。

(二)数据收集及参考指标

为了达到研究目的,选择了HEAM模型中的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一个是社会层面的学习者角度(Learner Perspective)这一维度,另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信息内容(Information Content) 这一维度。两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12]学习者的角度是在线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要设计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就必须了解目标对象。[14]Holsapple等人也在研究中强调了数字化学习中内容质量的重要性。[15]通过这些指标对平台课程中的主题帖和课程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对主题帖的选择规则如下:从课程的课堂讨论区中的众多主题帖中选取有教师参与的主题帖,并统计这些有教师参与的主题帖的浏览数和回复数,经过综合考虑后选出前3个热门帖进行内容分析。

表1 选取课程的基本信息

表2 两个维度的参考指标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从课堂讨论区的主题帖反映学习者角度这一维度

MOOC平台上的论坛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互的最主要渠道。[16]通过对论坛中的主题帖中学习者回复帖的分析,可以比较清晰地体现学习者的特征。在研究中统计出12门课程中的前3热门主题帖的浏览数和回复数情况,如图1所示。对这些有代表性的回复帖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后,结果表明:(1)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基本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存在部分学习用户重复发布相同内容或抄袭别人发帖内容的情况;(2)学生不会对电脑的使用产生焦虑,不然就不会主动去发布讨论;(3)对课程有兴趣或者由于学校课程学习的需要,才会去回答讨论课的内容,这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4)学习是一件辛苦又快乐的事情,只要努力学习课程内容,应该能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5)讨论区中很少发现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进行互动,可能是因为回复数量太多,教师或助教无法一一回复所有学习者的问题;(6)学生能自如地使用这个学习平台。

图1 课堂讨论区热门帖数据分布情况

(二)从整个课程的设计结构反映信息内容这一维度

该MOOC平台上的课程都有公告、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和讨论区这6个模块进行师生间的学习与交流,而每个课程在各个模块都有如下的表现:

1.公告模块。该模块中,课程会具体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视频、导学文档、教学课件、模拟练习题、测验考核题、发帖和回帖的计分标准、对学习顺序的建议,以及各个时期的课程内容发布公告。2.评分标准模块。该模块中,对章节测验、期末考试、“课堂交流区”发帖和回帖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地说明。3.课件模块。该模块中上传了各自课程中每讲内容的视频、课件和模拟练习题。4.测验与作业模块。该模块中发布每一讲课程测验的截止时间、有效分数和有效提交次数。5.考试模块。该模块中发布了期末考试的截止时间、成绩公布时间和考试入口。6.讨论区模块。该模块中有教师答疑、课堂交流和综合讨论3个讨论区。从这6个模块可以反映HEAM模型中的信息内容维度。

表3 每门课程的具体情况

从MOOC平台的6个模块中可以研究表明:1.平台课程的灵活性较高。除了C9没有设置期末考试,其他课程都有通过视频讲解、课件分享、模拟练习作业发布、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和讨论区的设置来完成这一课程。2.课程的清晰度较高。每个课程都会清楚地发布每个测验或考试的内容和截止时间;Akyol等人也表示在网络平台上布置任务时,建立关键时间节点,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17]3.关于交互式内容。虽然MOOC平台上有提供师生互动的空间,还是有1门课程没有设置课堂讨论。而从其他课程讨论区总体发帖和回帖的情况来看,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较少。如表3所示,有4门课程即使设置了课程讨论也没有教师参与。研究中发现,有教师参与的讨论帖中,学生的互动行为更为积极。Swan也认为与教师的互动对于满意度和感知学习的影响远大于与同龄人的交互。[18]4.对于课程的维护性。平台无法对其发布的课程内容进行维护,除非在新的一期课程里面进行重新设置。5.从课程发布公告中可知,课程的学习模式大致是:下载并阅读导学文档,了解本讲要讲的内容→下载教学课件,以备随时检查刚讲过之内容→观看课程视频→试做模拟练习题→进行测验考核取得成绩;并且12门课程都有至少一次的公告通知,甚至有一半的课程每周都会设置课程开始的公告提醒。6.从评分标准中可以得知各个课程都通过章节测验或作业、期末考试、“课堂交流区”发帖和回帖来进行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估,只是每门课程分布的比例有所不同,甚至最终达到“优秀”成绩的得也有所不同。7.课程的管理。每个课程都会设置一定的助教,对学习者在讨论区的反馈情况进行答复,但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助教也没办法帮助教学者回答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8.每个课程的设计都具有完整性,包括了课程的设置、作业的布置、期末的评估等。9.平台的课件模块中都会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课件、课堂讨论或测验等,所以内容形式丰富;10.由于大部分是国家精品课程,所以课程质量有所保障;11.每个课程学习时间设置为从6周到16周不等,每一周都有发布更新。

五、总结与建议

本研究以Ozkan和Koseler学者构建的HEAM模型中学习者的角度和课程内容质量这两个维度为理论研究基础,对“中国大学生MOOC”平台上12门热门课程的课程设置和课堂讨论区中的主题帖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技术的层面来看,MOOC平台提供了有效的课程管理,比如及时的成绩反馈、必要的公告发布、结构化的考试评估标准等。这些方面能够使得学习者对课程内容感到更加舒适,从而获得更高的满意度;[16]有研究表明,成功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特征为:平台能为使用者提供交互的机会,能够促进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进行在线评估,以及实现同步和异步交流。[19]所以,从社会的视角来看,虽然该MOOC平台能够实现课程的评估,实现异步交流,但是师生间的互动还是远远不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平台参与学习的用户太多,教师或者助教无法一一回复;另一方面,HEAM模型的维度评价可能更适合小规模学习用户参与的在线课程评价。当然,这有待进一步地考证。

实质上,学习者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内容质量、组织效果、呈现方式和互动性等方面都同样的重视。[20]因此,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可以改善基于在线平台的教与学环境:一是将线上线下的学习结合起来,重视混合学习环境。MOOC平台可能还是更适合混合学习,如果单纯进行在线课程的学习,没有线下的交流,无法很好地增加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参与性。[21二是完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机制。袁松鹤等人也提出,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参与者容易看不到自身的发展前景,难以发挥个体的主动性。[22三是教学者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当教师致力于在线教学并在参与时保持积极的态度,他们的热情会被学习者感知到,并进一步激励学生。[23]四是鼓励生生间的交互,让学生发挥部分作用,减轻教师的工作量。Garrison曾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不一定是教师的唯一责任,因为参与在线学习体验的所有参与者,包括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也可以承担部分教学的作用,并且,每个学习参与者不仅可以构建个人的认知,而且还能动态地指导他人。[24]

猜你喜欢
测验课件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