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什么”走进体育课堂

2018-09-04 11:15王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王飞

【内容摘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都是直接让学生如何去做,而忽略給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就不能从跟本上理解,课堂效果就不会真正高;体育教师如何在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的同时并能给出理由的,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课堂教学效果定会不一样。本文以案列分析的形式介绍自己经验。

【关键词】体育 高中 课堂教学

【案例】

在一节长跑测试课上,我在讲解中长跑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时,一名同学说:“老师我从小学到现在,每次体育老师都会说长跑之后要慢慢走动一段距离然后再坐下来休息,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到底起到什么样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之前做过一定的了解,我从人体生理角度给学生进行了解释,学生明白后对于长跑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少了许多,跑完后没有出现以前测试后的躺倒一地的现象。经过这次以后,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会考虑的更多,备课会更加细致,会考虑到更多的为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角度去给学生解释,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的理解。比如在立定跳远的课上学生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脚与踏跳线垂直,我就用物理知识“力的合成与分解”给学生解释脚为什么要垂直踏跳线;比如投掷实心球时候用数学中“抛物线原理”来给学生解释,比如我用生物学“能量代谢”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运动会酸疼……

【案例分析】

高中阶段学习知识量大而广,同时学科之间又相互渗透、互为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有了很好知识储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强,对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较为准确。从高中阶段学生特点来看,要真正高质量上好一节体育课是非常困难的,一节好的体育课不仅能教会学生某一技术动作,还能在课上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各种“为什么”,使学生从根本上进行理解,只有激发内因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从而养成终身运动好习惯。

如何上好一节让学生满意的体育课,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要真正上好一节体育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有责任担当情怀。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心是能促进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内在驱动力,是影响教学成绩最主要因素。体育课作为非高考科目,不像其他高考科目一样会受到家长、学校重视,体育老师的地位往往不像“主科”被看的很重,这也导致体育教师会妄自菲薄,被动进行教学,其实这是一种对不负责任的表现。体育的教学效果不像其他学科一样那么显性,它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才能取得一定效果。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有最根本职业操守,就要有一定的责任担当,这不仅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负责,更要求对课堂负责,对每一位学生成长负责。体育老师展现自我舞台机会并不多,课堂给我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才能将体育老师的风采展示给学生、老师,进而赢得尊重,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教师要不断学习、更加全面。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到信息量大、渠道广,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依靠自己经验教学或者在学校所学知识已经很难满足当代教学需求。尤其现在网络媒体尤为发达的今天,学生遇到问题会到网上搜索,进而获得答案。如果所有问题都从网上寻找答案,那教师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如果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满意的答案不仅节约了学生时间,更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会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有时学生从网上获得答案也未必准确,需要教师进一步甄别,然后再给学生解答。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体育老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深厚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学习了解新鲜事物、不断充电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与学生有更同的话题,才能更好解决学生提出的“为什么”。

第三:精心备好每节课。

备课是保证教学效果前提和基础,以往我在备课过程中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只注重课的环节与流畅性,片面的认为体育教学只要告诉学生怎么做就可以了,忽略了学生想法,没有把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为什么”考虑进去。现如今我在进行备课时候会考虑更加细致性,比如我在跟学生讲解某一技术动作时候,如果学生会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我该用何种方式、方法来回答,让学生能理解、接受、满意。教师在回答学生的“为什么”的同时也是自我学习、成长、提高的过程。有时学生不去问“为什么”,作为老师也可以在这一环节设置“为什么”在备课时教师设想可能出现的“为什么”越多,教师上起来就会越轻松、课堂就会越精彩,老师就会赢得更多学生尊重和认可,老师的成就感、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第四:要学会反思。

一个人精力和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老师在备课时候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些“为什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想不到的,在课堂上如果回答不出来,那就需要课后进行去寻找答案,争取下节课给学生更好的解答。将这些突发情况记录下来,以备下次教学时候所需要。教了,不注意教学反思,总结得失,一段时间后又忘了。反思利于我们调整教学,利于下次课或者以后遇到同类课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学生在体育课上问“为什么”,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真正问为什么的人才是真正想获得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多鼓励,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