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2018-09-04 11:15许小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许小林

【内容摘要】建构主义是一种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自足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习理论,满足新课标对地理教學提出的要求,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所看重。但是建构主义在地理课堂的推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对建构主义理论的不重视、未能与教学内容做到有机结合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高中地理教学发展。本文结合实际,针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地理教师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中地理 建构主义 应用策略

地理是高中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提高学生基本自然科学水平为主要教学目的,以提高学生综合地理知识作为主要教学任务的基础学科,在学生想象能力、逻辑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上大有裨益。但是受碍于传统固化地理教学模式的“枷锁”,教师在学生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和应试解题套路的传授上占据过多篇幅,并没有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形成乐学、自学、会学的学习习惯,与新课标中学生培养要求背道而驰。地理教师需要加深建构主义重视程度,加强建构主义理论理解,将建构主义与教学方法做到完美融合,使用“情境式”与“抛锚式”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一、加深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视、认知程度

为确保建构主义完美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师对建构主义的重视程度与理解程度必不可少。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从对学习的定义到教学方法均不尽相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取不能仅仅依靠地理教师的谆谆教诲,更推崇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使用合适的认知工具,通过与学习伙伴进行沟通协作来获取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活动提出的四个核心要求:第一,学习情境,要求学生身处于一个适合学习、利于学习的学习情境,这是学习活动的基础条件;第二,搜集探索,指知识理论的构建需要学生自行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探究验证;第三,协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探讨学习内容并分享学习结果;第四,意义构建,指学生最终对自己收获到的知识内容进行记忆,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这是学习活动的最重要要求。

例如在教学“根据地图回答问题”相关题目时,我不会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中直接带领学生进行读图、解题的方法,而是先传授给学生一套系统化解图技巧,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高中地理地图特点,我将解图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看图名,图名可以说是每一副地图的灵魂,直接点名地图主体,有助于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调动相关知识。第二,看图例,图例反映图中事物之间的联系,特别在解题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第三,看图标,一些特殊地图会针对图中某些事物做出专门文字注释,这些问题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特别需要学生注意。第四,重读材料,查漏补缺,任何问题都需要全面考虑,要求学生做到图文结合,不遗漏任何一个关键点。

二、建立“主导—主体”式课堂,丰富教学方式,引入情境教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构主义在高中地理课堂正常运转的保障。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过于强调教师自身作用,容易出现教师用出浑身力气却达不到理想教学效果的现象。教师需要明确定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建立“主导—主体”式课堂,抛弃以往“高高在上”的身段,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担当学生的“领路人”、“辅助者”,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不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融洽、适宜学习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正常进行的另一大保障,但是传统肃穆、严厉的教学氛围会在极大程度上打消学生的学习欲望,助长学生的厌学心理,所以地理教师需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活动提出第二条核心要求,引入建构主义理论中两大教学手段之一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具体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恰当的教学场景,以具有感染力、与教学内容相贴合的话语或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主要手段、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气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

三、善用“抛锚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内容

“抛锚式”教学方法也被称作“基于问题的教学”,具体指学生在一个真实、具有感染力的问题环境下,产生学习欲望,并通过教师辅助,依靠自己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相关知识点时,课堂伊始我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名普通的白领,面临买房,以下因素有哪几个是你最主要考虑的?”可选择因素有:“娱乐设施齐全、房价便宜、具有升值空间、距离学区较近以及交通便利”,学生通过斟酌利弊,大部分选择了交通便利的因素,由此展开本节课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新课内容。

结语

地理教学是一个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活动,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新式高中地理课堂方兴未艾。教育的改革不能一挥即就,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改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师要勇于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尝试优秀教学方法,坚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悦、刘卓.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2] 李巍巍、朱越、张爽、刘庆华. 我国建构主义教学研究综合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3).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