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析

2018-09-04 14:08谢佼伶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概念应用

谢佼伶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河流和湖泊面积日益减少,城市防洪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海绵城市理念则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将城市改造为海绵,提高城市的蓄水功能。本文以东部新城两横两纵道路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景观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合理配置城市水资源,切实解决生态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工程;海绵城市;应用;概念

城市道路景观工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建设项目,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针对城市水资源日益紧张、内涝事件频繁发生等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剖析了海绵城市理念,然后具体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景观工程的应用。

1.海绵城市理念

《指南》对“海绵城市”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将城市改造为能够良好应对自然灾害的“海绵”,合理收集并有效利用雨水资源,紧急情况下,实现储存的水资源能够拿出来进行二次利用。1970年,美国提出最佳管理措施和低影响开发两种理念,针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实际运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城市道路雨水、洪水管控效率。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合理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系统,协调水资源利用环节,合理控制径流总量[1]。

2.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景观工程的具体应用

燕郊东外环路位于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没有严格区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绿化带建设速度缓慢,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的距离过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在城市道路景观工程中,得到以下设计方案:

2.1机动车道和透水铺装

城市道路绿地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排水,综合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和城市建设现状可知,采用现状市政雨水管网排水和砾石排水作为机动车道的排水方式,就透水铺装方面而言,透水铺装能够确保雨水渗透方向向下并直接进入地下土壤层,具体可以采用透水沥青或者透水混凝土铺设自行车道,采用透水地砖铺设人行道,结合沙砾网格和嵌草网格设计停车场铺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减少城市硬化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利用透水铺装接近天然草坪的生态优势。

2.2行车道绿化带

行车道绿化带不仅能够起到装饰作用,优化市民出行体验,还可以提高道路雨水处理效率。在建设行车道绿化带时,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当地水文地理特征适当调整道路行道树的种植树种和种植规模,为确保行道树绿带长度符合雨水地面径流速度,还应该另外计算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情况。如果短时间内,地表径流增长速度非常快,还可以通过建设景观坝对地表径流速度和雨水下渗总量进行控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绿化植株必须选择符合当地地理环境的,防止引发生物入侵问题或者植株成活率过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项目选择国槐、椿树等植株。[2]

2.3路侧绿化带

针对路侧绿化带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生物滞留的方式进行改进,具体可以采用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措施控制车道雨水的径流量,提高雨水存储效率。本项目的路侧绿化带主要由乔木、灌木、草、植草沟以及下凹式集水坑构成,宽度为12m左右,不仅能够缓冲雨水和地表径流,还可以降低城市居民噪音,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2.4砾石排水带

本项目每隔40m布置一个道路雨水口,每隔20m布置一个砾石排水带,砾石排水带分布在雨水口上游1m左右的位置。机动车道的雨水先被砾石排水带收集,依次经过渗透、过滤,逐渐汇入到路侧绿化带的植草沟,最后汇入下凹式集水坑,这种设置方式能够起到雨水储存作用。

2.5植草沟和下凹式集水坑

根据带状雨水解决方案可知,可以沿着道路方向在路侧绿化带延展设置植草沟,将下凹式集水坑作为终点,该方案具有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的功能。暴雨天气下,地面径流汇集速度非常快,植草沟随着道路標高不断发生变化,最终流入十字交叉路口端头设置的下凹式集水坑并汇集大面积雨水。这不仅能够减轻管网雨水压力,还可以净化水体。

3.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景观工程的改革

目前,城市雨水资源的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雨水开发主要涉及节流技术、促渗技术和调蓄技术。

节流技术是指应用高科技材料减缓城市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延长雨水的汇流时间,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道路景观工程造成的压力。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后,采用乔灌木树冠截留——蒸腾作用实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促渗技术是指通过概念地面铺装材料的透水速度,加快雨水渗透地面土壤的速度,使雨水能够更快、更高效地渗透在场地内部。如果出现降水,雨水能够顺着特殊材料的孔隙下渗到土壤基层中,而如果没有降水,材料孔隙则可以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工程土壤通风换气的通道。调蓄技术是城市道路景观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技术,合理应用调蓄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城市内涝、旱季时期地下水资源枯竭问题,缓解用水矛盾,延长雨水峰值的产生时间以收集、排放和储存更多水资源。[3]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调蓄技术主要应用于植草沟、下沉式绿地以及植物缓冲带的种植,如果调蓄技术设施饱和,为确保地下水资源能够及时补给,可以借助过溢流口排入城市道路雨水

管道。

结束语

综上所述,1970年,美国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理念日益完善。实践证明,将海绵城市建设理论运用在城市道路景观工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城市排水管网的作用,降低道路内涝和积水风险,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 黄丽江.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33):197-199.

[2] 李祎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18,12(01):125-127.

[3] 颜伟康. 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道路的应用[D].安徽建筑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概念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