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

2018-09-04 14:08梅珺淇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认识论资本论辩证法

梅珺淇

摘 要: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或者说精神对物质、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即认识论;物质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这种发展观即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是与黑格尔相反,这种同一性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的辩证法,反映到人们的主观思维中形成主观辩证法,它反过来又作为认识的方法论,因此辩证法不仅是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认识过程和思维的逻辑过程所具有的规律。辩证法、认识论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实现的同一。

关键词:《资本论》;辩证法;认识论

一、《资本论》中的辩证法

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反映到人的思维中,形成的发展观就是辩证法,因此辩证法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统率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都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而展开的,因此对立统一是理解贯彻辩证法所有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离开了它就没有辩证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系统地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对立统一规律,并使之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从而运用这一规律对资本运动的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做了精辟地科学地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运动所表现的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通过科学研究抽象出来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和规律,都是对立两极的统一体,揭示了资本运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趋势。 资本运动的前期是简单商品生产,在此马克思考察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到货币的转化。商品是小生产者为出卖而生产的产品,商品的概念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两极的统一体。简单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对立统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商品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对立两极的统一体。商品既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就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是对立的统一。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这是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

资本的运动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对立统一。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也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也即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流通领域也即资本与资本之间的竞争领域,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加速资本的运动、循环。产业资本的运动是资本运动的典型代表,产业资本运动以三种形式出现: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连续经过三个阶段,这样才能保持产业资本运动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连续,因此三种形式之间互为前提互为条件,货币资本是生产资本的前提,生产资本是商品资本的前提;货币资本为生产资本所否定,生产资本又为商品资本所否定,商品资本又为货币资本所否定;这样货币从起点运动到终点,终点处带来更多的货币,完成了资本的自身增殖。产业资本的运动在任何一个阶段上遭到阻碍,不能连续进行,都会出现危机的可能性。

二、《资本论》中的认识论

认识论是关于真理的学说,真理的标准,即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认识的主客觀相一致即真理,主客观不相一致即谬误。如何确定认识的主客观是否相一致,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

《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对资本主义本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透过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表面现象,揭示了资本与劳动,这一对抗性矛盾的实质,以及这一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论》历史地逻辑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总的历史趋势,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运动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一系列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例如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规律,资本再生产规律,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规律,资本的竞争规律,资本生产周期性的规律,资本构成不断提高和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剩余价值在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配规律,资本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化以及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转化的规律,实践证明《资本论》科学论证资本发生发展的总规律和各项具体的经济规律,是颠不可破的伟大真理。

马克思从客观现实引出概念范畴,认为“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批判了从概念产生现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辩哲学:把从现实中抽象出的概念理念看成是独立实体,然后把这一般的概念运用于具体事物中,把具体事物看成概念(理念)的异化,即“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高于理论,这是《资本论》在认识论方面的又一个特点。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辨证的。正确的理论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科学预见未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资本论》就处处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然而,正确的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且从某种意义来说,实践高于理论。这些都是马克思一再强调的。

三、《资本论》中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辩证法和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高度统一的,统一的前提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统一的核心是辩证法。《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同样体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统一的前提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两者具有同一性,是对立的统一。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又反作用存在。存在的辩证法决定思维的辩证法,思维的辩证法是存在辩证法的反映。认识就是对存在的反映,逻辑总结了认识的内在规律,又应用于对客观存在(对象)的认识。但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是存在的形式,不等于存在本身,也就是说,思维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资本运动的存在反映到人脑中来,形成对资本运动的认识——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对资本运动的认识,形成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范畴是认识的形式,它的内容是资本运动的客观存在;对资本运动的认识,科学总结了资本运动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体系,即资本运动的辨证逻辑。 思维是存在的反映,那么,主观辩证法也就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统一。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部分“客观逻辑”,实质是讲客观辩证法;第二部分“主观逻辑”实质是讲主观辩证法,不过是把主观辩证法神秘化了。黑格尔在概念的辩证法中天才地猜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黑格尔“在一切概念的更换、相互依赖中,在它们的对立面同一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转化中,在概念的永恒的更换、运动中,天才地猜到了的正是事物、自然的这样的关系。”不过观念的辩证法是事物辩证法的反映,而不是相反。

《资本论》的辩证法,也就是反映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矛盾运动规律,揭示其内在的逻辑联系。马克思全部吸收了黑格尔《逻辑学》中有价值的东西,经过唯物主义改造后,运用于《资本论》。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它们是同一的,但又是有差别的同一,主观辩证法是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觉的辨证思维活动;客观辩证法是事物自发的,通过无数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必然性。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辩证法、认识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因此二者是统一的。辩证法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出发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辨证逻辑将认识形成的概念、范畴,通过判断和推理,形成理论的逻辑体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趋势的客观规律。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体,对立统一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人们的主观思维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人们通过社会实践使主观逐渐接近客观,也就是达到了对客观真理的认识。《资本论》的逻辑体系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生发展的矛盾运动,科学地证明了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的社会经济形式不是永恒的,而是一个暂时的自然历史过程。

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是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统一。科学研究成果要通过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理论上完整系统地表达出来,因此,科学的叙述方法是建立在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的,研究方法是叙述方法的前提。马克思《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的科学成果基础上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长期艰苦地科学研究,已将资本的各种表面現象,抽象为一系列的经济范畴、经济规律,《资本论》也就是这些科学成果的集中表现,按照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在思想上再现已被认识的资本本质的具体。因此《资本论》的科学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体系,也就是《资本论》的辨证逻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4] 靳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金福,辛望旦.实践的唯物主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认识论资本论辩证法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的内在线索与本土话语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史蒂夫·富勒社会认识论思想的分析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
认识论的自然化、日常化与人工智能
现代形而上学的特征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