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2018-09-07 09:14朱三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育模式管育并重中职班主任

朱三山

【内容摘要】德育工作是中职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一个部分,如何做好品行教育也是中职班主任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中职教学当中,班主任要更辛苦一点,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为今后的就业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德育教育。本文从中职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角度出发,重点围绕班主任“管育并重”的德育教育模式来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当前中职班主任教育和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管育并重 德育模式

一、“管育并重”的教育理念的含义

“管”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也就离不开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实施。“管育并重”思想强调的是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作出教育的方式方法,重点在于将教育和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学生都有自由的天性,总是不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被教育工作者强制管理,通常就会出现厌倦和不满的情绪,从而使得学生明知不可以犯而故意而为之的行为产生。所以,德育教育过程中并不能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这样的方式只有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需要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来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1.忽视学生的行为动机

在中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通常多会加强管理学生的各种危险行为,但是,班主任总是会忽略这些危险行为产生的原因,也就是班主任对班上同学的关心不够多,没有正确的判断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结果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平时的量化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在德育教育的考核过程中,班班主任的考核对于学生的总体考核成绩至关重要,班主任在这之中也起到了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积极观察以及班上干部等做出的回馈信息来进行考核,班主任不是完全的旁观者,也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考核结果也会缺乏相应的公平性,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难以提高。

2.制度教育管理激发学生的功利思想

学校就是以制度来管理学生的,但是过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制度,会给学生带来功利思想。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进行量化,现在,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和日常的行为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针对学生违反学校的道德规范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在这些制度的监督下,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导致功利思想的出现。

三、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1.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管理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不是制度化的强制措施,需要中职班主任能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实现的与管理这一重要目标的融合。实行人性化管理,有效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1)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人性化管理。

既然不能通过强制性的管理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那么班主任就要进行内心的感化,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时也要学会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让学生足够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批评和惩罚,而是通过言语教化,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

(2)定期施行道德考核,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现代化教学反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是大多数时候也可以有所借鉴,班主任可以通过改善枯燥无味的考核模式,转变为丰富多彩的考核体验,促进学生扩展相关德育知识,班主任在考试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并且及时作出调整,针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加大重视力度,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2.学生教师都对德育教育增强重视

(1)与同学建立起平等沟通的渠道。

由于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树立一定的威严,所以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大多数都是严谨、刻板的。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种距离感,这对于班主任管理好学生是不利的。在德育教育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不能与班主任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就不能有效促进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将学习的主体地位放在学生身上,要想传授知识给他们,必然先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班主任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提高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质量。

(2)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

中职学校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应学会向学生灌输是非概念,让他们知道不好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后果给他们以后的人生会形成怎样的黑点。利用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教他们去看明白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启发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应该怎样去改正。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存在对错,当学生发现事情有偏差的时候,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冷静面对,弄清楚来龙去脉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在事情发生时,不要带着主观想法去教导学生,应该把學生看成是一个朋友,能够通过交流沟通,来完成错误的更正。这样一来,学生在班主任的耐心指导下会形成及时纠正错误观念的想法,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

结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背景的影响下,我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到现在,需要的是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建立相关的制度规定来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规范,使得构建管育并重的德育教育模式早日实现,中职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填补,还要教育他们怎样成为一个品行高尚之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施利华.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247-248.

[2]危放.“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273.

(作者单位:芜湖机械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模式管育并重中职班主任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学生素质
“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研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模式改革?探索
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几点心得
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