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吴江档案工作的创新实践

2018-09-10 23:23王来刚
档案与建设 2018年9期
关键词:吴江档案局文化

王来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作为拥有重要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档案局(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是应尽职责和应有之义。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馆)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和文化优势,立足提升乡村文化自信,积极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

一、主动献计献策,助推乡村文化建设

在“大档案”理念引领下,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以社会学视角,加大征集力度,丰富馆藏资源,改善馆藏结构,努力构建容征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服务等社会功能于一体的“吴江文化产业特色档案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建成复旦大学当代社会中心吴江档案库、吴江文学艺术人才档案库、抗战记忆库、柳亚子与南社档案库、名人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丝绸之路”工商档案库、吴江报业新闻档案数据库、数字化方志库等,档案文化资源总数超过了30万卷(件),电子照片32万张,为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服务地方建设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基础。

1.积极参与松陵镇盛家厍历史街区、黎里古镇保护开发

2012年下半年开始,区档案局参与盛家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局长沈卫新担任保护开发工作文史梳理组组长。文史梳理组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调研,挖掘了地方文史资源,在2013年4月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盛家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文化元素”植入建议》,努力将盛家厍打造成为文、商、旅相结合的综合历史街区和展示松陵千年历史文化的“城市客厅”。2013年6月,区档案局又联合太湖新城(松陵镇)、区文联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盛家厍记忆”档案史料和文化作品征集大赛,征集单位、组织、家庭和个人保存的,能够反映盛家厍历史的档案和资料,以及根据盛家厍历史记载资料创作出来的文化作品,进一步发掘、保护、传承盛家厍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

2013年起,区档案局积极参与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工程,与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联合牵头,每年举办江南黎里古镇“显宝”大会,传承并打响黎里“明清世博会”的文化名片,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普及收藏知识的同时,推动了档案资料征集和古镇保护工作。

2.为震泽镇、松陵镇南厍村、七都镇开弦弓村、隐读村提供文化开发建议

2017年8月,区档案局响应区委加快促进震泽旅游事业发展的大局,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调研,并结合近年来编纂地方志书,挖掘地域文化,抢救性征集保护丝绸服饰、珍贵历史档案等工作的经验,从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等方面,对震泽“丝绸小镇”开发保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形成了关于震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报告。

开弦弓村因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此开展社会学调查而闻名于世。区档案局与开弦弓村有着长期融洽的合作传统。2018年1月,在开弦弓村的邀请下,区档案局组织人员对其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作进行现场专题调研。之后,通过专门梳理地方志书、开弦弓村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进一步保护传承村落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开弦弓村的江南特色水乡风貌的角度入手,对开弦弓村正在进行的规划建设植入文化元素,经过多次修改后,于2018年3月份形成建议报告。

南厍是苏州市首批古村落保护名录单位、吴江区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单位。2018年4月,区档案局工作人员受邀现场调研了南厍村。结合《松陵镇志》和太湖文化资源,6月份区档案局形成了南厍古村落开发保护的建议报告,充分考证了南厍的历史,做到有据可查,又从旅游文化角度和可操作性层面,增加了很多可游览的景点。

七都镇隐读村位于吴江西部,是吴江的古村落。吴江区档案局积极撰写了《隐读村·荷花墩纪事》,详细挖掘了隐读村的历史沿革、民间传说、古迹遗存、大姓和仕宦、地方风物等,为隐读村文化发展提供了资料支撑。

吴江区档案局的建议报告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主要领导进行了批示,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文化自信的信心。

3.参与筹建同里、八坼文化展览

同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醇正水乡,旧时江南”。为配合同里游客中心建设,2013年,区档案局与同里旅游公司合作,经过策划,最终选定同里之根、同里之水、同里之街(弄)、同里之桥等十个主题,从内容设置到资料收集编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展厅建成后成为游客中心的一道风景。

为展示八坼小镇丰厚的人文历史和特有的江南运河文化风貌,在八坼社区的邀请下,区档案局积极参与展厅的建设,经过调研选择,最终选定八坼名人、八坼故事、运河胜迹、民间艺术、八坼风俗等十个篇章。

同里、八坼的两个展览对于增强地方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吸引中外游客,提升两地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展示了档案人的文化宣传能力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做好乡村档案,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吴江区档案局重视乡村档案工作,积极加强镇村建档,开展土地确权档案和科技档案等专项建档工作,为促进乡村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档案的价值。

1.开展乡村建档

吴江区档案局加强乡镇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将8个镇区纳入档案年度评价的工作范围,从组织管理、档案业务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开发利用和现行文件报送六个方面,全面督查被评价单位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以等级认定为抓手抓好行政村建档,吴江区25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建档,文书档案、基建档案、设施设备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和其他类档案等门类齐全。全区行政村基本达到省一星级标准,吴江区黎里镇杨文头村、吴江区太湖新城(松陵镇)四都村达到省二星级标准。规范化的建档,确保了乡村档案资料的完整,为完善村务公开、解决村民利益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

2.加强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管理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是全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历史见证,更是依法流转、抵押贷款、解决纠纷的有效凭证。吴江区档案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自始至终参与其中。2014年11月,吴江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区档案局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区档案局业务指导科工作人员认真参加苏州市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在全区各镇召开专题培训班,将业务规范普及到每个行政村会计和档案员。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业务指导科工作人员上门指导业务,为行政村配备专用档案装具。2017年10—11月,业务指导科4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区级检查验收组,他们对全区172个应确权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行检查验收,从档案装具到具体内容完整、农户签字笔迹等进行规范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反馈各村,以尽快组织力量更改、完善。至年底圆满完成验收整改工作。2018年上半年,吴江区档案馆开始依法接收土地确权档案进馆,截至7月初,8个镇(区)10多万卷档案已全部进馆。接下来将开展档案整理上架,为以后的有效利用打下基础。

3.推动农业科技档案指导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吴江区档案局积极利用业务知识服务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和区农办的沟通协作,2017年,吴江确定了八坼朱毛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震泽齐心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两家单位作为试点指导单位,2018年又确定了吴江家和蚕业专业合作社和吴江横扇小龙果品专业合作社作为试点。两年来,对试点单位开展经常性指导,这些合作社的档案材料一般比较散乱,主要以科技档案为主,还有小部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主要是设备档案、经营管理档案和实物档案。经过分类、编目装盒的现场指导,档案达到了初步规范。去年底,八坼朱毛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震泽齐心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达到了江苏省一星级标准。

三、发挥记录功能,见证乡村发展

吴江区档案局以社会记忆理论为指导,重视乡村记忆的收集,先后在有关乡村开展了乡镇志村志编修、家计调查、口述史料征集和家庭建档工作。

1.指导开展镇村志编修

区档案局、区方志办围绕乡村振兴和乡村记忆,指导开展镇志和村志编修,实现了镇志编纂的“全覆盖”。先后编修出版了《松陵镇志》《金家坝镇志》《莘塔镇志》《八都镇志》首修本和《黎里镇志》《震泽镇志》《横扇镇志》的二轮志书,《平望镇志》《盛泽镇志》《桃源镇志》等也即将出版。同时,还积极为有编修村志意向的行政村提供帮助和指导。2015年6月,由复旦大学刘豪兴教授任主编的14卷90余万字《开弦弓村志》历经5年修编出版发行,这是吴江首部出版的村志。2016年10月,18章51万字的《龙泾村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2018年7月,18章46万字的《元荡村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正在编纂的还有《黄家溪村志》《杨文头村志》等。自2015年、2016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分别启动中国名镇志和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以来,吴江先后有《同里镇志》《黎里镇志》《震泽镇志》和《开弦弓村志》列入全国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并出版发行。《开弦弓村志》不仅入选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的首发,还在全国方志界率先成为“书香中国”推荐阅读书籍。镇村志是反映镇村历史文化、經济变迁的“百科全书”,也为建设“强富美高”的吴江增添了“传统文化教育”“乡土教育”的好教材,而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领域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些志书既可供收藏爱好者们阅读收藏,也可供当政者参阅、后来人借鉴之用,更是给远离家乡的游子寄托乡愁的特殊礼物。

2.开展家计调查

吴江区档案局还与区统计局合作,将城调队调查的统计样本户家庭收支资料征集进馆。这项调查由调查户按时记录自己当月当日的生活事件、收入和支出等情况。城调队每5年更换一批调查户,这与档案局重视样本连贯性的档案记录略有差异,因此,在2018年初城调队更换新一批调查户后,档案局结合自身情况,继续选取部分原被调查户,通过与松陵镇调查员联系,选取松陵镇10户人家,其中社区4户,两个行政村各3户,继续进行跟踪记录。

七都镇开弦弓村有费孝通先生开展江村社会调查的历史传统。吴江区档案局将开弦弓村作为吴江乡村发展的样本,2017年下半年以来在开弦弓村开展了家计调查、口述史料征集。区档案局与七都镇开弦弓村委会经过商讨,决定“开弦弓村家计调查”首期暂定3年,即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项工作在档案局指导下进行,由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组织实施,村会计负责,从退休干部中安排联络(调查)员1人,负责日常的联系。初步随机抽取30户家庭,从2018年1月选定5户先行试点,逐步推进。调查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收入与支出的全面系统观察,来了解农民家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积累。村民家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户基本情况,劳动力与就业情况,种植、养殖业生产情况,农民家庭总收支及其构成,住房、保险、卫生健康与文化教育等。村委会委托一人作为联络(调查)员,每月查看记录情况,帮助完善。调查户的资料一律不对外,村志修订采用汇总统计值,不以调查户(个人)名义表达。次年1月上旬收集全部调查表,列为机密案卷编目保存,3年后送区档案局保管。

3.开展口述史料征集和家庭建档

2017年下半年开始,在区档案局指导下,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刘豪兴、开弦弓村“农民教授”姚富坤等,在七都镇开弦弓村开展口述史料征集,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普通农户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和社会感受。在采访后进行后续整理,按照规范标准建立口述资料档案,留存下来为后来的社会学研究者提供真实鲜活的材料。

2018年初,在吴江区档案局、七都镇开弦弓村以及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刘教授的共同组织下,开弦弓村家庭档案试点工作拉开帷幕。此次试点共挑选出20户家庭,包括村里一些老党员、退休教师和退伍军人家庭等。2月初,区档案局业务指导科工作人员带着档案装具来到开弦弓村,为试点家庭的档案分类整理作具体指导,讲解了家庭档案的含义、价值和整理方法,并以庙港小学退休教师徐桂生的家庭档案为例,现场进行分类、排序和编目演示,形成一份完整的家庭档案范本。在场的村民们都听得很认真,纷纷表示一定按照规范整理自家的档案。

近年来,吴江区档案局还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选取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松陵小学、松陵中学作为未成年人成长档案试点单位,有序开展全区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档,进一步弘扬优秀家训家风。

猜你喜欢
吴江档案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赞家乡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