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文
一、问题的由来
学生在自主学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时,发现人教版教材与人教版配套教参在关于“传统农业”的概念界定上似有出入,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为了便于大家了解问题所指,现将教材体系、教参内容与学生提问一并罗列如下:
教材体系:本课标题为《发达的古代农业》,下设3个子目:第1目为“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内容覆盖原始社会至西周时期的农业生产;第2目为“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从春秋战国讲起,至明清时期结束;第3目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材认为,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属于自然经济范畴,“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1]
教参内容:“传统农业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夏商周时期”。[2]
学生提问:1.传统农业的早期阶段算不算传统农业阶段?2.小农经济是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基本的生产模式?夏商西周时期,小农经济有无产生?为什么课本第2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从春秋战国讲起?
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我对“传统农业”概念以及本课其他相关概念的思考,在查阅一些专业论著是如何界定和使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我对中学历史教学中遇到的“同一概念,不同界定”问题,有了几点处理思路。
二、处理问题的几点思路
1.关注学界动态
笔者认为,“传统农业的早期阶段”应该算作传统农业阶段。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起始阶段究竟是人教版教参所指出的夏商周时期,还是人教版教材所默认的春秋战国时期?带着这个疑问,我翻阅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的学术论著,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总体来讲,学界认可将春秋战国作为传统农业的起始阶段。历史学家龚书铎在《中国通史》第11卷(上册)中认为,“男耕女织,个体经营,生产技术落后等,构成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状况”。[3]由此,我们似可形成以下推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当属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众所周知,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生产是集体经营而非个体经营,若以龚书铎的这个标准来看,夏商西周应该不可划入传统农业阶段。另外,以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著称的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更是直接指出,“在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传统农业阶段持续两千余年,精耕细作集中代表了这一阶段农业生产技术特征”, 而“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技术起始于战国时期”。[4]
2.尽量以教材为本
韩茂莉教授认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她将战国以前的中国古代农业一律划为原始农业。而按照人教版教材的行文逻辑,我们可明显感觉到教材编者将战国以前的中国古代农业区分为原始农业和商周时期的农业。为了说明问题,现摘引人教版教材的部分语句。
关于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关于商周农业: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正如韩茂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划分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工具和技术特征。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时期的生产工具大同小异,没有太多变化。关于这点,不仅韩教授赞同,就是人教版教材编者也在指出“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的同时,又承认“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只不过韩教授强调了“大同小异”中的“大同”,认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农具为木石农具,夏商西周时期的生产农具也主要为木石农具,所以将二者划入同一阶段。而人教版教材则强调了“大同小异”中的“小异”,认为商周时期的生产农具毕竟铜石并用,并且在生产技术方面也较原始社会有所进步。总之,笔者认为韩教授和教材编者在“原始农业”的概念界定上,虽有分歧,但各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建议尽量以教材为本,以减少教学中不必要的麻烦。
3.将问题推给学生
对李伟杰同学在自主学习课上对“传统农业”概念提出的一些问题,我并未直接予以答复,而是将这些问题推给了全班学生。从展示课上的发言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认同了教材的界定,否定了教参的提法。为方便大家了解学生回答情况,摘录两种比较典型的看法。
党志宇、宋泽源: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应以农业发展的自身情况作为依据。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理应将春秋战国作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将其视作传统农业阶段的起始。
李宏杰、王新月、李婷:人教版教参有自相矛盾之处,其说不可信。教参既然说“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那么没有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就没有精耕细作技术,没有精耕细作技术,也就谈不上传统农业。但是,教参又说“传统农业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夏商周时期”,难道夏商周时期精耕细作了吗?铁农具使用了吗?牛耕推广了吗?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将问题推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合作探讨,给学生以表达、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所持看法的机会,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4.立足学生实际,形成处理结果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上承历史史实,下启历史规律,是历史教学的中间环节。对历史概念是否有清晰而准确的界定,决定学生能否透过历史概念真切感知历史表象,能否将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建立关联,形成历史认识,把握历史规律。既然历史概念的界定在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制约历史概念界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在研究中学历史教学方面造诣颇深的朱煜教授曾著文指出,“在学生学习历史概念的过程中”,教材结构、教师讲述特点等都是制约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学生的认知结构”。[5]这就提醒我们,在历史概念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年龄阶段、知识储备以及思维特点。在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问所答的基础之上,我决定放弃人教版教参关于“传统农业”概念的界定和韩茂莉教授关于“原始农业”概念的界定,全部采用人教版教材界定,并向学生做出了合理解释。最终,师生一致形成如下处理结果:中国古代农业包括早期农业和传统农业两个阶段,早期农业又分为原始农业和夏商西周农业。
【注释】
本文有关教材内容的引用均见《历史》(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本文有关教参内容的引用均见《人教金學典》(历史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年,第1-2页。
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第11卷(上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81页。
本文引用韩茂莉教授内容均见《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93页。
朱煜:《历史概念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历史教学》200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