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特教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2018-09-10 12:25陈夕娥胡向红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5期
关键词:德育信息技术

陈夕娥 胡向红

摘要:在特教学校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各类评价软件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其树立自信;利用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开发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德育模式,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特教学校 德育

对残障学生进行品德培养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残障学生有着不同于健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有着较大的困难。尽管如此,做好残障学生的德育远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为此,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德育内容直观、具体化,帮助各类残障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培养其基本的道德品质,提高品德素养。

一、借助评价软件,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树立自信

(一)依托现有评价软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班级优化大师”操作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接受,轻松获得自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可将“班级优化大师”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设计个性化头像,让学生爱上学习。智障学生大都处在具体、直观、形象的思维阶段,利用一些个性化的新颖设计,如一朵小红花、一辆小汽车、一个棒棒糖等,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爱上学习。

2.及时点评,激发学生进取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实时给学生发送点评,即时刷新排名情况,激发学生的進取心和竞争意识。

3.适时夸赞,让每位学生在参与中找到自信,促进自身素养的发展。

4.报表的自动生成,让学生的表现一目了然,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就能明白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二)自主开发评价激励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自信心

学校制定评价激励制度,配套开发评价激励软件,来激发残障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信心。例如:在教学楼一角设立“牛牛币”奖励区,奖励柜里摆满学生喜欢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以及卡通动漫玩具,在柜台旁边摆一台“牛牛币”奖励查阅机,学生可随时登录自己的账号查阅奖励情况。“牛牛币”积累到一定额度,学生可自行兑换自己喜欢的相应价值的物品。学校再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奖励结果公布在校园网上及学生资源平台的个人空间,将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校内校外获奖及表彰情况等及时宣传给学生、老师。通过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发放“电子奖励币”,增强他们对各类学习活动的兴趣与自信,激励他们养成良好行为的自觉性。在这一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前后行为进行对比,将自己的表现与同学比较,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品德

(一)主题活动中,借助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班主任可利用班队会,从网络上搜索下载各类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有些残疾学生认为自身有缺陷,消极、自卑,进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缺陷,消除其自卑感,利用班会向学生宣传贝多芬、张海迪、海伦凯勒、周婷婷等人的事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勤奋进取。同时,可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反面典型,启发他们明辨是非,自觉抵制诱惑,遏制不良行为。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可播放一些童话故事,重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中年级学生,可借助一些寓言动画,帮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到了高年级,可下载一些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看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慢慢过渡、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学科教学中,挖掘媒体资源中的育人元素,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各学科教学都承载着品德培养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挖掘育人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例如,在聋校高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学中,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来说,无法感受到革命的艰难。老师在讲解时,就可以运用课件播放五壮士跳崖的视频,学生被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和鼓舞,恨不得也冲上战场与敌人拼杀,助五壮士一臂之力,其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再如,很多古诗词或通过歌颂的方式追忆先人烈士的行为;或通过爱憎分明的文字控诉社会的黑暗;或通过描绘景物赞美祖国的大好江山。这些德育元素蕴含在文字当中,学生是很难理解感悟到的,更无法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哲理。而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可以解决这些难题,教学中,将诗词中的景象以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将诗词中的情感用音乐、视频等直观呈现,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利用多种信息手段,优化德育模式,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一)录制德育微课,培养学生品德素养

录制微课前,先设计一份问卷,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开展学生道德品质培养需求的调查。学校依据调查结果,确定“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爱老敬老”“讲文明懂礼貌的小故事”“我爱祖国”等适合不同残疾类别、年龄、残疾程度的微课内容,成立微课制作小组,依据教师撰写的脚本制作微课。在微课视频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学习,再通过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讲解,加深他们对微课内容的理解。

(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学生会感到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氛围,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利用简单的人工智能小机器人,提前设置好教育内容,让学生与小机器人进行对话,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文明礼仪素养的养成。

(三)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尝试沉浸式教育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现实学习环境,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效果。如我校投入建设的VR功能教室,学生在交通常规的虚拟环境中学会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知道如何排队上下车、如何过人行横道等。对于视力残疾学生,可以在虚拟现实系统中通过触觉感知学习内容,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对于听力残疾学生,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比较强,可以给予更多的视觉感官刺激,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于智力残疾学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动画场景,使教育内容简单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其专注度。

猜你喜欢
德育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德育》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