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8-09-10 07:22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对策探讨中等职业学校

肖 敏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着教师个人问题以及学校制度问题。现有的师德师风建设的不足影响了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本文中,我从中职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师风入手,深入剖析目前中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师德师风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03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其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和学问上,更在于如何教育学生为人处事上。因此,为人师表自身就需要以身作则,使自己具备良好师德师风,能够产生榜样的作用。在中职院校发展中,中职教师在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中职教师在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和教学观念上亟需进行转变和改善,为个人发展、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担当起应有的表率作用和责任感。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的表现

教師的师德师风是身为教师应该坚守的职业道德以及风气,其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精神、品质、道德、风范等方面,展现于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实际行为中。师风师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教育角色中,也同样表现在教师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中。由于师风师德范围广泛,因此针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这一范围,我重点探讨其教师所需的师风师德的重点表现。

1.思想道德高尚。中职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要符合道德底线,更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标准,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在思想道德的具化中,中职教师必须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2.社会观念正确。社会观念具体表现为政治观、历史观、文化观、发展观等,是对中职教师意识形态的更高要求。中职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还需要表现出正确、理性的各种社会观念。这样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将这些观念融入课堂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角色行为恰当。中职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师的角色,还要在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和风范,需要时刻铭记自身人民教师的职位,对自己的其他角色进行意识和行为的约束。

4.教育理念适宜。中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学生角度,也体现在自身角度。从学生角度看,教师的教育必须具有人性化、创新化、规范化等特点;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其在教育过程中要恪守工作本分,保持一颗初心,用恒心、爱心、耐心去献身教育事业。

二、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上述展开的师德师风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中职教师需要以更加全面、严格的要求来管理、规范自身。但是,在目前的现状中,中职教师的师德师风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思想意识层面的不足

1.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教师是为人民服务的,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教师岗位的工作者都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够迎合时代发展,符合时代要求。中职教师不仅要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更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参与度。在政治参与中,不断更新自身的理念,实现自我发展。在中职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的情况。教师们对政治思想的学习和践行兴趣度低、参与度低、理解性差,滞后感知时代发展的新动态。

2.奉献精神缺乏。教师职业“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因此需要具有奉献精神,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从事教育工作。但是,在中职教师队伍中,这种奉献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师中出现了个人主义,疏忽对待学生工作。

3.物质主义泛滥。如今,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糟粕,如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也对中职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许多教师唯金钱至上、物质至上,将心思放在如何提升自我财富上,没有精力和时间创新教学工作,不仅没有出来较好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还影响了学校的整体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观念层面的不足

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中职教师由于职业稳定,因此很多教师在从业过程中产生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没有树立起来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这部分中职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中表现的随波逐流,缺乏主动性、创新性、进取性。

2.观念传统,缺乏教学创新。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都会使用固定的、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跟随时代发展而积极探索与转变新的教育途径。因此学生在课堂中难以感受到中职教师的活力、创意、热情。

3.服务意识差,没有以学生为本。中职教师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并在课堂之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但是现有的中职教师不仅在课堂中缺乏这种服务精神,在课堂之外也往往难以联系,缺乏与学生的沟通、接触。

(三)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教师个人原因。中职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自身角度来看,主要源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以及自我否定能力不足。

2.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中职教师必然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以及群体不良意识的影响,如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烦躁思维等。但是面对这些来自环境的影响和诱惑时,中职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能够明辨是非,理清思路,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中职教师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还需要不断加强。

3.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中职教师在思想道德和教学理念上都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我的思想觉悟与教学水平,树立创新化的教师风范和形象。但是由于中职教师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因此在自我转型、自我管理上存在惰性、效率低等困境,进而影响了良好师德师风的建立。

4.自我否定能力不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而言,否定的核心思想是一种“扬弃”,即自我肯定、发扬优秀之处,自我否定、改正不足之处。这种自我否定的观念能够引导中职教师不断的审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发现不足,走向自我发展和完善之路。但是,由于中职教师自我否定能力的不足,因此没有办法及时认识到自身在思想道德以及从业风范上的疏忽,也不能及时进行自我纠正和革新。

三、学校师资力量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1.人才选拔门槛低。从学校自身来分析,其教师资源管理制度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建立。目前,在中职学校中,教师的招聘和选拔的规范性不高,尤其在师德师风层面的评判更是缺乏。在选拔过程中,中职学校往往看重教师的学历、教学经验以及能力,缺乏对教师“软实力”的认识和评判,因此容易使思想道德觉悟不高的教师浑水摸鱼。

2.教师培训不到位。 不管是新入职的中职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进行定期的教师培训工作,尤其是师德师风的培训工作。但是在中职学校中,没有定期展开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师德师风培训活动等。活动的展开往往带有随意性和主动性,没有规范成培训制度,因此对于中职教师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就较为缺乏。并且,在教师培训的内容安排中,对于思想道德、职业风范等内容的培训缺乏一定的数量以及质量,因此最终的培训效果不佳。

3.师德师风考核的不到位。 师德师风属于人的思想意识范畴,因此难以进行深入、全面的评价与考核。但也正是由于缺乏教师“软实力”的考核,也使得中职教师在师德师风表现和执行中发生问题。因此,在学校的教师考核中还需要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占比,并通过各种评价方法来完成评估过程。

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存在问題的对策

(一)教师个人层面

1.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中职教师需要建立自己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行为。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上升的学习状态。中职教师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子,不断接受外来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对于中职教师而言,其需要终身学习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学习、正确社会的学习、教学观念的学习等等。通过思想道德以及教学观念的深入学习、感悟和运用,能够提升中职教师的形象,展现一种正能量的师德师风。意识促进、指导人的行为的产生。因此在终身学习开始之前,中职教师自身需要进行自我意识的疏导和开化。在具体行为中,中职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激励方法和学习理论来帮助自己完善、坚持学习过程。

2.培养道德习惯。思想意识的转变和发展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只有最终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够将师风师德融入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中。道德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从建立道德意识,然后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和行动中不断加深与巩固。因此,中职教师应该更加重注日常小事中师德师风的行为和表现。首先从小事开始、从细节开始能够降低道德转变和习惯养成的难度,更易于被接受。例如,中职教师可以尝试在课下主动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的疑问或者看法。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中职教师可以制定相关的计划和规定来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

3.转移对环境的注意力。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群体的影响,因此中职教师为了避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可以对周围的不良环境进行隔绝、转移等措施。首先,中职教师可以避免和不良环境进行接触。其次,中职教师可以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教学设计和教师活动中。通过多参与一些正能量的活动,感受到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二)学校层面

1.提升教师进入门槛和选拔标准。中职院校在教师选拔的过程应该完善自己的选拔方式,提升自己的选拔标准。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师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意识形态的评价和选拔。因此,在面试过程中,可以采用非结构化的方式,通过无领导小组、角色扮演等方法,观察教师在无准备状况下的“软实力”的表现。

2.完善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活动。首先,在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中,应该重点融入师德师风的培训工作。新入职的教师工作热情较高,积极性强,接受态度和能力较佳,因此是师风师德培训的良好时机。在新教师的相关培训中,可以采用多元化、创新化的培训方式,加深年轻教师对思想道德和职业规范的理解。因此,在新教师的培训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境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习的效果。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新老师能够深入案例了解到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在探究中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规划。在情景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模拟,能够加深新入职教师对于各种实际师风师德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其次,也要同样注重老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培训。很多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职教师更容易产生懈怠感。因此在老教师的培训中,从内容和活动两方面入手。在有关师德师风的内容建设中,需要为教师提供各种有关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观念等优质内容。这些内容的传递需要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集体学习,通过分享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来进行统一的学习和探讨。同时,也需要将这些内容放进公众号、网络教学平台等新渠道中,让教师能够自我学习和管理。在有关师德师风的活动建设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培训活动,让中职教师在亲身实践中收获感悟,增强思想意识。

最后针对目前中职教师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的不足,应该对此进行重点的培训。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让中职教师不断学习“十九大精神”,明确现有的政治新理念、新发展,使中职教师在提升自身政治觉悟的同时,能够将这种政治先进性传递给学生。在中职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应该对外交流,通过学校之间相互的研讨会和交流会,让中职教师不断吸收优秀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并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灵活运用。

3.全面考核制度完善。学校需要不断完善中职教师的考核制度,将师德师风的考核融入到现有的考核体系中。师德师风能够表现、具化在中职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因此能够使用行为锚定、关键事件记录等定性的考核方式来进行评估。在评估对象的选择上,应该具有全面性,中职教师的同事、领导、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对教师的各项师德师风的表现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统一的结论。在评估对象的评估中,尤其要注重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中师德师风的展现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真实的,因此学生的整体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性和价值性。全面考核制度的有效性需要建立相适应的奖惩制度作为制度支撑。因此,在师德师风考核中表现优异或者突出的教师能够获得相对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而对于师德师风表现不好甚至是有损学校形象的教师应该给予批评、警告等不同等级的惩戒措施。

(三)树立身边的榜样

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中,需要为中职教师树立可以参照、可以模仿的标杆和榜样。因此学校应该进行常规的举荐活动,通过全校的选举,推选出具有优秀师德师风表现的教师,并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嘉奖。并且为了提升榜样的传播力量,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与分享会,让其他的中职教师能够直观的学习经验,吸取他人的长处。有了身边的榜样,其他的中职教师能够通过比较,明白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不足,并吸取榜样的经验,不断实现自我成长和完善。

中职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上的不足,不仅影响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学校的整体风气。因此,中职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建设需要从教师自身、学校等多个角度进行引导、规范和管理。相对于外部的约束,中职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占据了重要部分。因此中职教师需要自己具有“空杯心态”,不断在外部评价和自我否定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只有建立健康、积极、正确的师德师风,才能够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勤英.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的评析与重建[J].教育与职业.2018(01).

[2]吴莉.浅谈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J].文学教育(下).2018(02).

[3]沈高洁.试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之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4).

[4]王丽君,胡静丽.高职学生参与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J].才智.2018(14).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对策探讨中等职业学校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