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改革探讨

2018-09-12 18:53许宁
继续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教育模式

许宁

摘 要: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构建有效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校最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医疗的需要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保健为主的医疗服务,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现状,阐述高校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一)医师职业精神内涵

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其中人文精神是主导,包换伦理、法律精神等,科学精神是基础,要求从业医师必须具备医学科学意识、思维和方法。医师职业精神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由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决定。2002年,美国内科基金会、ACP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内容中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及对患者诚实、保密,提高业务能力和提高医疗质量等职业责任构成了现代医师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2005年,我国开始推广《医师宣言》,并于2011年推出了《中国医师宣言》,进一步诠释了我国“大医精诚”的医师职业精神。

(二)医师职业精神是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卫生部为贯彻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措施,旨在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临床实践能力,深化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将医师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的注重对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致使医师职业精神中人文和科学精神比例失衡。因而,各医学院校的卓越医生培养应從院校教育开始,按照卓越医生培养的要求和目标,构建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医疗卫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我国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现状

(一)卓越医师职业精神培养课程设置的人文性不强

从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医学课程的开设情况看,大多包括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但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与医学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密。个别院校仍旧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取代,或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结合,难以容纳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所有内容。

(二)卓越医师职业精神培养方法的多样性不高

我国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主要依托于《医学伦理学》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大部分安排在医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实践性很强,不仅包括基础阶段,还应贯穿于临床实习和见习阶段。

(三)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不高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大多没有独立的人文医学教育机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部门设置在其他教学组织中,同时主要是人文社科类教师讲授,缺乏医学专业背景,在涉及临床情景教学时的案例分析或模拟教学难免存在一定欠缺。

三、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的改革途径

(一)贯穿医师职业生涯全过程

1.新入学时期

在医学生刚入学时期,他们处于对医师职业认知模糊或过于理想化热情,通过对医学生实行实践教育,如到医学场馆参观、到医院体验导医导诊活动等使之初步了解医师职业内容,从亲身体验中去感受医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医学生逐渐形成对医师职业的正确认知。

2.基础学习阶段

在这个时期,医学生主要出于理论学习阶段。课程的繁重以及学科间的交叉使医学生初步体验到医师职业的压力。在这一阶段,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帮助医学生调节学习疲倦,提升自身素质,尤为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医师礼仪、卫生生活习惯。通过演讲、辩论、话剧等形式规范自身言行,了解医师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到社区宣传、科普讲解、医疗调研来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培育卓越医师的优秀品质。

3.临床实践阶段

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医学生把前期对医师职业理解的职业精神,在实际临床中开始践行,这也是促进他们职业精神调整和升华的重要时期。规范医师职业行为、培养医师优雅礼仪,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有效开展医患沟通,激励医学生把内在的成才需求和实现医师价值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体的道德内化为自觉追求,把外化的道德标准变为医师职业自觉,用医师职业荣誉感完成他们对医师职业的认知冲突,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卓越的医师品格。

4.毕业后阶段

医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可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优秀医师经验分享、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医师职业素质,培养关爱、关怀、关心患者,尊重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把对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贯穿于医师职业生涯,从入学到离校,从理论到实践全过程培养卓越医师。

(二)转变办学教育观念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医师职业道德的塑造主要是对政治立场、信念的关注,较少关注生命、伦理的思考,以及对医学内在精神的揭示,忽视人格、人道力量,重视技术传授。重视医学与人文的沟通,注重对医学历史的了解,鼓励医学生以多重身份去体验、品味和理解各种非科学的患者诉求,去体验疾病和痛苦,形成敬畏生命、崇尚道德,以仁术理念和精湛医术融为一体,形成厚德修身、精术济世的办学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建设

教师是卓越医师培养的第一要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力量。培养卓越医师职业精神,全体教师特别是临床带教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医学生,用优秀的师德之风去感染医学生,用超凡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医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对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以教师崇高的职业精神为前提的,具有强大人格魅力磁场的教师,能够被医学生自觉效仿,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因此,重视教师的医师职业精神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实效性。

(四)营造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氛围

医师职业精神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应该将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研究实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融入到学生的入学教育和社团活动中,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氛围。通过在教室、宿舍、图书馆或学生聚集场所悬挂名人名言标牌,通过宣传栏、橱窗、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力宣傳优秀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医师职业精神的相关问题辅导等活动,打造环境氛围。

四、结语

高校开展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改革研究是符合现阶段时代发展需要的,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医学生加强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医学院校应根据本校的自身特点,不断的完善和探索卓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进而为社会提供具有较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良好人文素质水平的卓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晓妹,黄朝晖,路洋.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的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6).

[2]杨萍,徐玉梅.国外医师职业精神培育对我国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10).

[3]张玲,张亚斌,石凯等.中外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4]于澎涛.国外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概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3).

[5]全国首届医学院校医学人文学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J].医学与哲学,2015(36).

[6]滕黎.英美两国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

[7]孙强.借鉴先进国家经验,提升贵州省属医学高校人文教育水平[J].大学教育,2013(1).

[8]赵霞,艾路,张晓枚,等.美国医学院医德教育模式对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的启示——以哈佛大学医学院为例[J].中医教育,2015(4).

[9]申晓军,毕建威,谢长勇,等.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4).

[10]崔雅菲,卓冬兰,徐逸萍,等.卓越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教育模式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