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8-09-14 10:50孙自然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

孙自然

【摘 要】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当中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必须加强物理教学。但是由于高中物理知识难度、广度加大,学生的知识理解、掌握有很大的困难。传统高中物理课堂当中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导代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023-02

进入高中之后,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由于学习过程当中遇到很多困难,到了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变得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甚至以前在初中表现很好的学生也出现了严重的学习成绩下滑。其实,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了,但是高中物理知识跨度大,层次性强,不利于学生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急于求成,让抽象性极强的物理概念、难度相当高的定量计算成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瓶颈,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就有很大的难度,更不要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就会导致初高中物理知识出现断层,许多学生成绩下滑严重。为了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高中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1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国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人才选拔,教师在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以统一的教学内容、要求和方法实施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少部分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陪衬,他们听不懂教师的讲授,更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传统教学当中只有部分学生得到一定的发展,在这当中还会出现一部分优等生“吃不饱”的情况。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应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如课堂提问时,对少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提的问题要基础,尽可能显浅,并一点一滴地启发。通过提问使低等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大部分学生,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略加提高,提一些经过思考和比较就能回答的问题。对“吃不饱”的学生,提的问题要更深化、拓宽。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教学对象的整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具体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中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教学才有针对性,课堂才更有效。

2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是权威,教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对教师的话学生必须无条件的听从。久而久之,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他们接受知识也很机械。这种高压紧张的教育环境扼杀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他们的思想障碍,因而达不到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换一种方式展示给学生,首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实施“无恐惧教育”,以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为他们营造有利于他们的多元化发展的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并在根据高中生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过程当中,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方法,使之蕴涵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为学生创设提供多元化发展的课堂学习环境,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智能特长,才有可能使他们的多元智能,特别是潜在的智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

3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授之以渔,加强学法指导

由于高中物理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强,学生又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物理教学一直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费尽心力讲明白一道题不如引导学生掌握做这一类题的科学的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科学的学法指导比枯燥乏味的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必须在高一时就应尽最大努力去培养他们。当然,整个的完善和提高,应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

4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迪学生思维

我国传统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注入式,注入式教學法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因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在充分考虑高中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启发诱导他们,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在教学当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讨论法、实验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宁可牺牲课堂内容的完整性,也要花时间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不能泯灭。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讨论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如何证明呢?”有一个学生提出用照相的办法,另一个学生马上就问照相机应装在哪里?因此,我认为有时“课堂不必太像课堂”,只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激发,思维得以训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该讲的内容未能讲完,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就可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或第二节课再补讲。这样做师生不就彼此轻松了吗?

总而言之,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践行新课改理念,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物理教师应该转变落后的人才培养观念,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法,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物理教学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服务。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物理实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