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以某三所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为例

2018-09-17 05:44汪丽娟
江科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题项不端硕士

汪丽娟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研究生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其学术行为倾向对良好社会学术氛围的营造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被大量披露。武晓峰等人(2012)对全国24所高校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较为普遍,对学术规范的认识比较模糊[1]。虽然教育部门针对学术不端行为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很多高校也已经联合多个数据库来检测学术不端行为。但是,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依旧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找出影响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的因素,以求改善这种状况。

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归因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环境因素是影响研究生学术行为倾向的关键因素。陈淑妮等人(2010)通过回归分析指出:社会功利化环境、不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以及高校忽视学术规范教育,这些都是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2]。高校的学术氛围反映了学校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视程度。海松梅(2013)认为影响研究生学术行为倾向的最主要因素是导师的学术品格[3]。林媛媛和史万兵(2015)强调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行为是在与他人的学术交往中和参与社会学术活动中形成的,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4]。也有少数学者从研究生自身角度入手,方润生等人(2012)集中分析研究生的自身因素,他们认为以研究兴趣、科研经历、学术规范感知和职业预期为代表的研究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其学术行为规范的内生因素[5]。从整体来看,相关研究成果较多的采用思辨型研究方法,对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归纳,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此外,由于不同学者选取的研究角度不同,导致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数据支撑。本文以3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学术行为倾向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影响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子,旨在为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提供思路。

一、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该问卷的设计是在与安徽财经大学部分老师的合作下完成的,旨在更好地了解硕士研究生学术行为倾向的实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依据。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是硕士研究生学术行为倾向量表,第三部分是学术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量表。两个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

学术行为倾向量表参考了教育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内容,从成果规范和文献引用两大方面反映硕士研究生学术行为倾向的实际现状。该量表包含了10个测量题项,得分越高说明学术不端行为倾向越严重。其中,B6和B10两个题项为反转题项。学术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量表是在参考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并结合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两个角度出发,将学术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提炼成28个测量题项,通过数据分析将其分为社会学术态度、成果发表规范、文献引用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以及自身学术能力这五个维度。

(二)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某三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校内的硕士研究生发放问卷共542份,回收了542份,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2.3%。回收的问卷利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描述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N=500)

二、学术行为倾向的现状分析

学术行为倾向量表主要是从成果规范和文献引用两个方面出发,反映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倾向性。其中B6和B10两道反转题项的值已经在录入时反向录入,因此,可与其他题项直接进行比较。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硕士研究生学术行为的10种表现形式的均值大小,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B6:转引的文献资料无法找到原始出处,我会如实说明(3.70);B3:即使导师未提供实质性指导,我也会将其作为合作者(3.36);B5:我会设法标明资助基金,以便优先刊发(2.91);B4:曾仔细研读但未做真正引用的,我也会在文后列出相关文献(2.90);B2:为达到满意的统计结果,我会润色或掩盖极少量数据(2.76);B1:碍于朋友或同学之托,我会考虑增署合作者(2.66);B10:论文获其他老师指导,不会把未曾提供指导的研究生导师作为合作者(2.61);B9:所引文献发表在档次不高的期刊,我会改用原作者的其他文献代为标注(2.60);B8:对于互联网上很多非正式机构上的资料,我会直接引用其中有价值的文献(2.57);B7:受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我会考虑求助他人或相关机构代写论文(1.90)。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该量表的各个题项,得分越高表示学术不端行为倾向更严重。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文献引用方面(题项B6,B4,B9,B8),硕士研究生对于“不会如实说明无法找到出处的文献资料”的行为较为普遍,其均值达到3.70,其他几项学术行为整体来看较为端正,其均值均小于3.00;在成果规范上(题项B3,B5,B2,B1,B10,B7),硕士研究生“将未提供实质性指导的导师作为合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较为普遍。此外,从各题项的标准差来看:更改数据、列出未曾引用文献、改用同作者其他文献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标准差较大,说明硕士研究生在这些行为上的表现差异较大。

表2 学术行为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还分别对各题项得分的众数进行统计(图1),结果发现:对于“将未提供实质性指导的导师作为合作者(B3)”和“不会如实说明无法找到出处的文献资料(B6)”的学术不端行为,持“基本符合(得分为4)”态度的硕士研究生最多,分别为215人和247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3%和49.4%;对于“曾仔细研读但未做真正引用的,我也会在文后列出相关文献(B4)”和“我会设法标明资助基金,以便优先刊发(B5)”的学术不端行为,持“一般(得分为3)”态度的研究生最多,分别为159人和17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1.8%和34.8%。可见,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的行为倾向较为普遍。

图1 学术行为倾向各题项得分众数

三、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主要影响因子的提取

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在本研究中,KMO统计值为0.873,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5541.471,自由度为378,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性,可以提取公因子。按照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且以方差最大化方法对公因子进行旋转,最终得到五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合计的方差解释度为55.202%,如表3所示。因此,本研究中的方差解释度符合要求。

本研究剔除了负荷量小于0.5的题项,最终得到的5个因子包含27个题项,其旋转成分矩阵如表4所示。此外,还需通过信度分析来验证同一主因子下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从分析结果来看,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的值分别为0.891、0.861、0.724、0.710、0.732,说明其信度符合要求。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二)主要影响因子的分析

1.自身学术能力。由表4可知,第一个因子的测量内容描述了硕士研究生对自身学术能力的评价,本研究将其命名为“自身学术能力”。其贡献率为18.528%,在这五个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说明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学术能力对其学术行为倾向的影响最大。我们发现部分因子载荷量比重较大,比如:熟练掌握实证论文写作规范(0.767)、经常翻阅专业期刊(0.740)、能列举出本专业5个以上热门研究主题(0.738),说明熟练并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了解本专业热点问题是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的基础和前提。陈娆(2013)指出当前高校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高校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缺失,最终导致学生对学术规范和学术不端的界限认识模糊[6]。

2.成果发表规范。第二个因子的测量内容描述了硕士研究生对当前社会上成果发表规范的评价,本研究将该因子命名为“成果发表规范”。从表4中可以看出,“成果发表规范”因子包含4个因素,其贡献率为12.099%。这4个因素的载荷量也比较高,分别为:国内学术论文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0.815);学生中存在片面追求发表论文数量的行为(0.813);学生中存在发表论文的功利化行为(0.772);学术界抄袭、剽窃的手法越来越多(0.761)。结果表明社会上这些成果发表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会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倾向产生不良影响,很多硕士研究生迫于得以顺利毕业或者片面追求高额奖学金,而效仿他们这些学术不端行为。

3.学术评价规范。第三个因子的测量内容描述了硕士研究生对学术界学术评审规范的评价,本研究将该因子命名为“学术评价规范”。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术评价规范”因子包含4个因素,其中“导师或专家滥用溢美之词”在该因子所包含的因素中载荷量最大,为0.742。当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遍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的学术行为和治学态度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7]。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在学术研讨会上,喜欢用一些溢美之词相互吹捧,以文本为依据的实质性批评与反思越来越少,学术评价失范现象较为普遍。

4.社会学术态度。第四个因子的测量内容描述了硕士研究生对社会学术不端态度的评价,本研究将该因子命名为“社会学术态度”。从表4中可以看出,“社会学术态度”因子包含4个因素,包括:一篇论文同时挂上多个资助课题不会被谴责;同一论文在两种以上期刊重复发表不会被谴责;互联网上的二手资料可直接被引用;代写论文的中介组织符合社会需求是正常现象。其中,“一篇论文同时挂上多个基金项目不会被谴责”的载荷量相对较大,为0.800。学术界对于这些学术失范行为不反对、不谴责的行为,会导致研究生形成一种错误意识,忽视学术不端行为的不道德性,从而效仿这一系列行为。

5.文献引用规范。第五个因子的测量内容是由“学术界引用政府公报内容,一般不加以注释”、“学术界对少量数据进行篡改或掩饰以达统计效果”、“引用尚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多数学者不会加以说明”、“引用公开发表的数据,部分学者不会如实说明”这4项因素组成。描述了硕士研究生对当前学术界对文献引用规范的评价,本研究将该因子命名为“文献引用规范”。学术界坚持做到文献引用规范会给硕士研究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其正确引用文献资料。

四、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对策

(一)健全学术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与学术行为规范有关的法律文件较少。通过阅读2012年发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文件只是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划分为五个方面,并对这些行为采取警告、退学等措施,缺乏在论文的写作、发表和出版这一全过程具体规范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以及相应的系统清晰的惩戒措施。从国家的相关制度方面来说,正是由于当前学术行为规范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惩戒措施力度小,才会导致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漠视。从上述的问卷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学术氛围上,剽窃手段的多样化,粗制滥造现象的严重性,以及一些研究生可能为了顺利毕业或者是获得科研论文奖项而藐视道德与法律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体现了学术界功利化的思想。因此,应该要对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及惩戒措施进行明确的、系统的、具体的规定。同时,也应该对社会人士论文的写作、投稿及出版采取相关的法律约束,如此而来,才有可能改善社会上学术不端的风气。

表4 旋转成分矩阵a

(二)完善学术规范的监督机制

通过对“成果发表规范”、“文献引用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以及“社会学术态度”这些因子的分析,都表明了社会学术不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普遍存在会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倾向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学术规范标准已经确立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作用。可以从学术界人士间的相互监督和舆论监督两方面入手。首先,知名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研究生在学术圈中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与此同时应该将相互监督学术行为作为一项约定俗成的义务,必要时,可以制定相关制度进行约束。刘国军等人(2013)指出制度是以客观的标准来约束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刚性约束[8]。比如,在各种研讨会以及学术交流会上,举办方可设置相关的监察机构,按照相关制度对会议中导师及专家的学术评价进行总结点评。其次,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来实施的。学术界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络平台,对导师及专家的学术评价行为进行合理地表扬与批评。

(三)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校及导师的重视与培养,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方润生等人(2013)指出,很多研究生之所以存在文献引用不规范的行为,是因为学校及导师对其相关教育不足,导致学生对学术行为规范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危害的认识不足[9]。因此,从学校方面来说,应该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导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并适当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比如老师在课上可以讲授科学研究方法与思辨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法的差异性、案例研究类论文写作的规范化体例、实证研究类论文写作的规范化体例等,介绍学校及学院对研究生申请学位的科研要求、督促研究生经常性地翻阅本学科领域国内出版的专业期刊、下载并阅读本学科领域国外期刊专业论文等。此外,硕士研究生应该培养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相关学术规范标准,并严格执行。

猜你喜欢
题项不端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立法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教师教学风格测量工具TSI修订的实证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12题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构的多样本分析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