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体验下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探究

2018-09-17 06:23马子凤薛佳邬孙斌
考试周刊 2018年68期
关键词:情境体验团体心理辅导模式

马子凤 薛佳邬 孙斌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严峻的形势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重大挑战。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本文根据日常教育教学实践,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中的新含义以及必不可少的要素,根据不同情境体验,制作辅导方案并创造性地根据不同群体、不同目标探究实际有效的团体辅导模式。通过这些方案与模式的实际演练,在活动中积极关注团体中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让团体来陪伴成员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心理潜能。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情境体验;方案;模式

一、 引言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psychology counseling)作为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被广泛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普及工作中。B. Grant Hayes(2001)在研究中表示,团体辅导形式在学校环境中,能够帮助学生习得社会交往技能和训练交往行为,并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交往反馈。

Renae D. Mayes等在2016年研究了非裔美国学生对学术和社会情感的需求,也采用了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

国内学校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和研究也很多,郑梅钦等(2017)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改善了高等职业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一定程度提高了团体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李勇男(2017)王欣等(2017)研究探讨了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人际交往困扰大学生的干预效果。高洁等(2018)的研究运用萨提亚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无聊倾向进行干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依据。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环境中的运用逐渐精细化,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各专业同行开发出很多心理治疗方式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收效良好。根据我校高职学生特点,我们总结团体心理辅导实践中的教育教学经验,开展了不同学生类型、不同时间段、不同活动目标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要素、方案制作与创新和系列方案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 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

(一) 概念和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中指导个体融入交流、倾诉,团体再根据个体的心理困扰给予交流与帮助。团体辅导的重点就在于运用了集体的力量,激发个体心理能量和潜能,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释放压力,排解困扰。

团体心理辅导更强调团体内每个成员之间的交互影响。在整个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所有成员处于一个相互观察和学习的氛围中,自我感到放松与身心愉快。整个过程不仅可以解决成员的心理困扰,也能从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发展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意义。在大学阶段,学生对自我发展需求和交往需求特别强烈,尤其在入学初期,90%以上的大学生存在新生适应问题,其中人际交往问题最突出。在我校2017年1219名新生心理健康普测中,有效测试数1219人,最终筛选需要关注对象165人,占新生总数的13.5%。其中,需要一般关注对象131人,占新生总数10.7%,重点关注对象34人,占新生总数2.8%。经过专职心理咨询师约谈,34名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的心理问题多样,如亲子关系、心理疾病史、恋爱情感人际交往与自我探索和新生适应等,其中人际交往和自我探索与发展问题尤其突出,占关注人数的35%。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为学生探索自我、人际交往提供群体平台,引导学生在群体中展现自我、表达自我,这种方式更符合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更能体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且大大提高了心理工作的辐射性与普及性,更好地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和团体发展保驾护航。

(二) 要素

团体心理辅导包括三大要素:团体领导者、辅导方案、辅导对象。

团体领导者(Leader),是发起辅导活动和方案的制作人,在辅导过程中负责啟发参与对象思考,激发他们自我表达、发泄和互动。团体领导者一定是具有心理专业资质的个人,具备丰富的辅导经验和活动技巧。团体领导者在整个辅导活动中,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辅导对象的反应和变化,能够抓住团队互动与成长的契机,引发讨论与共鸣,最大程度地发挥团体功能,促成整个辅导方案的目标实现,使互动效果得到升华。

辅导方案(Project),是团体领导者根据团体辅导目标、对象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整个辅导方案的单元目标和具体活动项目,以及相关活动道具和心理器材的准备等。一个完整的辅导方案,应该包括1~5次单元活动,每次活动目标明确,单元目标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辅导对象(Object),是团体领导者根据教学教育实践或是常规工作安排有针对性的集合的群体。如大学新生群体,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朋辈互助群体等。辅导对象在心理诉求与存在问题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如,大学新生群体的人际交往问题、适应新环境问题更突出;朋辈群体对危机知识与干预方法缺乏了解。

三、 情境体验的含义

团体心理辅导皆是在一定情境中开展的,团体领导者在招募和组织团体开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营造一种情境氛围,让个体在这种熟悉的情境中迅速找到归属感,建立安全的团体依附感。良好的情境氛围有助于帮助个体减少心理防御,快速找到自我在团体中的位置。

如新生适应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活动前期的对象招募、活动宣传和主题渲染,让对象在参加辅导之前就感受到主题情境的氛围。活动开始之初,团体领导者用指导语导入情境,层层深入渲染情境,让参与辅导的新生能够认识到周围的同学都是与自己一样,初来乍到,有着相同的境遇,从而放松身心,增强在群体中表达和交往的勇气。

四、 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创作

(一) 辅导对象和目标确定

团体心理辅导的对象和目标通常是同时确立的,对象即目标。如在学年初,新生对象的新生适应辅导方案,就是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开展的辅导活动,目标是为新生适应新生活、认识新同学、展示自我、表达自我提供一個好的端口。

(二) 设计单元和活动项目

根据辅导对象和目标的不同,通常团体辅导的方案有单次与多次之分。多单元的辅导方案需要领导者对每次活动设计进行目标划分。表1是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示例。

(三) 招募对象和组织宣传

大学校园里的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辅导对象是大学生,具体对大学生进行特点划分。如新生、朋辈心理互助组(主要以心理委员为主)、实习生、民族生等。活动主题和招募信息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推送,配合海报张贴、短信平台等宣传手段。一般团体心理辅导人数以10~40人为宜,40人以上的活动对场地、人手、器材的要求更高。

(四) 场地勘察和器材准备

团体心理辅导的场地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器材根据活动内容繁简不同。场地和器材要根据参与辅导人数提前备好,特别是器材箱、器材室要定期整理与查点,及时补充,如有重型器材或设施破损,需及时修理或更新。

(五) 活动实施和效果总结

团队领导者根据活动策划开展具体单元环节,充分调动成员之间的互动,激发成员主动思考,把握活动中的关键讨论点,扩大活动效果。活动中成员们吐露心声、展示自我,充分沟通。领导者通过活动开始和结束后的测评了解活动效果,不断总结,进一步改进方案。

五、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 辐射面广,群体适用性强,特别适合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手段

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主题讲座、开展心理活动月等都是大学校园最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自我内驱力,增强表达自我与展现自我的信心,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促成人际交往,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 主题可多样,方案设计灵活,能够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

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设计可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对象来考虑。如大学生危机预警和危机干预、新生适应、民族学生大学生活问题疏导等。针对高年级学生,以恋爱困扰、人际交往、就业指导和就业压力疏导等为主。

(三) 能够与很多新颖的心理干预方式相融合

随着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不断发展,很多新颖、有效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如舞动治疗、音乐治疗、正念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等因为形式新颖,互动形式特别,互动元素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往往活动效果更好。

(四) 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方法支持

2015年开始,我校已经全面覆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这一形式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形式,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B. Grant Hayes. “Group counselling in schools: effective or no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2001,Vol.21 Issue:3,pp.12-21.

[2]Renae D. Mayes, Paul C. Harris, Erik M. Hines, Meeting the Academic and SocioEmotional Needs of Twice Exceptional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through Group Counseling, in Joy Lawson Davis, James L. Moore Ⅲ(ed.) Gifted Children of Color Around the World: Diverse Needs, Exemplary Practice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Advances in Race and Ethnicity in Education,Volume 3)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6,pp.53-69.

[3]王欣,李焰.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干预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7,(11):1641-1643,1647.

[4]高洁,李晓敏,马璐,辛铁钢,梁明明,曾超超.萨提亚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无聊倾向的干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276-280.

[5]郑梅钦,谢涛.团体心理辅导对高等职业护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影响[J].校园心理,2017,(2):87-89.

[6]李勇男.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实效研究——以艺术类新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59-61.

作者简介:

马子凤,邬孙斌,上海市,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薛佳,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情境体验团体心理辅导模式
创设有效情境体验之“四要”
浅谈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情境体验,让文本内涵走向丰实
注重情境体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好奇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