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背景下关于我国贫困标准的思考
——基于多种贫困标准的比较分析

2018-09-18 08:34马秋华牛胜强
关键词:贫困人口维度人类

马秋华 牛胜强 张 倩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传统意义上,人们将贫困理解为“吃不饱,穿不暖”。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贫困的认知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温饱的追求,还有更多的生活需求、文化需求、健康需求等。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经济条件落后,用来衡量贫困的标准主要基于收入这一维度,因此这种测量方法也被称之为收入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衡量贫困的标准从收入这一单一维度扩展到多维度的考量。现在被广泛使用的衡量贫困的标准除了收入标准,还有人类发展指数(HDI)和多维贫困指数(MPI)。贫困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程度的重要工具,不同贫困标准下,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程度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当前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在当前社会的贫困程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以上三种贫困标准,分析在不同标准下我国的贫困情况,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的贫困程度如何,地域之间贫困状况的差距如何,三种贫困标准各自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以及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下我国贫困标准如何调整。

一、收入标准

收入标准利用收入或者消费支出来确定贫困程度和贫困人口规模。收入标准首先由英、美两国率先使用,后来逐渐被更多的国家和社会组织所采用。

(一)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

收入标准能最直观地反映出贫困程度,符合人们对贫困的认识,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贫困不再仅仅是绝对意义上的贫困,利用收入衡量贫困的标准逐渐被划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

绝对贫困标准是指根据维持某一基本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入(或者消费支出)多少来制定标准线,达不到该标准线的即被视为绝对贫困。英国政府最早根据“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的购物篮子”所确立的贫困标准线其实就是绝对贫困标准线。根据绝对贫困标准来衡量贫困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仍然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采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主要根据绝对贫困标准来确定国家贫困标准线、测算贫困人口规模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消除了由于维持最低生活需要所导致的绝对贫困。因此,根据绝对贫困标准所确立的贫困标准线已经不能够完全反映社会贫困情况,部分发达国家不再以绝对贫困标准衡量贫困。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英国学者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概念,出现了新的衡量贫困的标准——相对贫困标准。相对贫困标准是根据家庭收入的中位数所确定的收入标准,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相对贫困标准衡量国家贫困状况,比如英国的相对标准贫困线为“家庭收入低于收入中位数的60%”,中位数收入是指处于中间收入分配阶层的家庭所获得的税后收入[1]。

(二)世界银行贫困标准

世界银行在1990年首次公布全球贫困标准线,也就是著名的“1天1美元”贫困标准线。“1天1美元”贫困标准线是以1985年的价格作为基期,通过购买力平价指数(Purchasing Power Parity)来调整各国的贫困标准。通过测算发现,在全球最贫困的六个国家(肯尼亚、孟加拉、摩洛哥、尼泊尔、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中,它们的贫困线都在每人每月31美元附近,部分国家如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贫困线也近似为每人每月31美元,因此世界银行就把“1天1美元”确定为国际贫困标准线[2]。由于该标准线是根据全球最贫困国家的生活标准确定的,它只能满足基本的温饱水平,制定依据为“吃饱需要的食品支出和宁可挨饿也要换取的非食物支出”,因此被人们称为极端贫困标准线。后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世界银行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测算全球贫困状况,选择不同年份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来调整贫困标准线。虽然调整后的贫困标准线在数值上已经不是“1天1美元”,但是通过购买力平价指数换算,其实质仍然没有改变。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以2005年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仅公布了“1天1.25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线,还公布了“1天2美元”的贫困标准,后者也被称为一般贫困标准。一般贫困标准代表稳定的温饱水平,制定原则是“吃饱需要的食物支出和与吃饱同等重要的非食物支出”(表1)。

表1 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标准

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图1)显示,在“1天1.9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线下,2013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为2510万,当年贫困发生率为1.9%,与2012年相比大幅减少贫困人口6230万人,贫困人口环比减少28.71%,贫困发生率减少3.4个百分点。在“1天3.1美元”的一般贫困标准线下,2013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为1466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1.1%,与2012年相比,贫困发生率减少8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在“1天1.9美元”标准下公布的我国贫困人口数,可以发现我国贫困人口已经大幅缩减,贫困发生率从1990年的66.6%下降到2013年的1.9%,并且在2005年我国贫困人口发生率首次低于世界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在1990年到2013年期间减少七亿多人,这说明我国政府的扶贫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在世行一般贫困标准线下的贫困人口仍然超过1亿,表示我国仍有许多人口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因此现阶段我国扶贫不仅要保障困难群众脱离极端贫困,还要努力让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

图1 “1天1.9美元贫困标准”(2011PPP)下贫困人口比例

(三)我国收入贫困标准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地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国际贫困标准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我国贫困状况,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中国贫困标准。基于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平,国家贫困标准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进行了几次调整,历史上被采用的标准有“1978年标准”“2008年标准”“2010年标准”[3]。

“1978年标准”指的是以1978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每人每年100元。该标准只能保证每人每天2100大卡的热量食物支出,而不保证任何营养食物的支出。按照该标准的测算,食物支出所占比重高达85%,由恩格尔系数可知该贫困线是一条低水平的生存标准线。“2008年标准”以2000年价格作为基期价格,每人每年865元,按照该标准能够保障每人每天2100大卡的热量食物支出,与“1978年标准”相比,该标准增加了非食物部分支出,食物支出所占比重降到60%左右,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水平。“2010年标准”也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测量贫困的标准,该标准以2010年价格计算,每人每年2300元。按照该标准计算,不仅能够满足每人每天2100大卡热量的食物支出,同时能够保障每人每天60克左右蛋白质摄入。现行的贫困标准符合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制定的能够达到稳定温饱水平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标准的制定都是伴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进步而修改制定的,不同的标准代表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差异,而其余年份的扶贫标准则是在依据某一标准前提下,保障基本生活水平未发生改变,通过当年物价指数来修改扶贫标准。比如,以现行“2010年标准”为例,通过物价指数调整,2011—2015年扶贫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2536元、2625元、2736元、2800元、2855元。虽然贫困标准在数值上不断增长,但是其代表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改变。因此,依据不同标准确立的贫困线来度量的贫困状况不具有可比性,只有依据同一标准制定的贫困线,才能进行比较各年贫困状况。表2显示的是在三种标准下我国历年的贫困标准线[4]。

表2 我国历年贫困标准线(元/人·年)

图2显示的是在不同标准下我国历年的贫困发生率,无论在哪一种标准下,我国的贫困发生率整体上都在不断减少。按照最新贫困标准衡量,2010年我国贫困人口共有16567万人,贫困发生率17.2%,到2015年贫困人口减少到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减少到5.7%,五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10992万人,贫困发生率减少11.5%[4]。我国脱贫速度令世界瞩目,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说明新时期实行的扶贫开发模式值得肯定。

图2 不同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

虽然在最近几年政府已经帮助全国大部分贫困群众脱贫,我国的扶贫工作得到世界各国肯定。但是在东、中、西部之间,省际之间、城乡之间的的贫困发生率仍有较大差距。图3是2015年全国及各省份的贫困发生率。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东、中、西部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8%、6.2%和10%[4],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山区。东部一些省份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都已基本消除贫困,而西部省份尤其是西北地区省份,如甘肃、新疆、西藏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5.7%、15.8%、18.6%。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共有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在这些地区中2015年贫困人口为2875万人,超过2015年全国贫困人口的一半。

图3 2015年全国及各地区贫困发生率

(四)国际贫困标准与我国贫困标准的比较

按照2015年购买力平价指数换算1美元约合人民币3.696元。我国2015年扶贫标准相当于每天2.1美元,高于世界银行指定的“1天1.9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但低于每天3.1美元的一般贫困标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物价水平有较大差异,通过购买力平价指数直接换算得到的用美元来表示的贫困线,未能考虑差异的存在,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我国的贫困程度。国际贫困标准一般用来比较国与国之间的贫困情况,但如果要真实反映我国的贫困状况,制定扶贫政策,则需要依据我国政府制定的贫困标准进行衡量。

二、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用来衡量联合国各个成员国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只使用GDP或GNP来衡量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联合国在2016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人类发展关注的是人们生活上的富足,而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富裕。减少贫困是促进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步骤,单一使用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来度量贫困情况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不足以体现人类的发展情况。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综合了“生活能力、健康状况、教育水平”三个基本维度的综合指数[5][6],这三个维度分别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I)、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来表示。本文介绍的关于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和用到的指标都是借鉴于2016年联合国在《人类发展报告》中公布的相关资料。

(一)人类发展指数(HDI)计算方法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主要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用来表示各个维度指标的阈值,即需要知道各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各个指标的取值范围如表3所示[7]。

表3 各个指标的阈值

第二步:建立维度指数。指标的实际值减去最小值得到的差值比上指标极值,就得到其对应的维度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生活能力这一维度时,需要先对人均国民收入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这是因为研究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类发展”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8]。在计算教育水平这一维度指数时,由于其受到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的影响,所以要先分别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指数,然后再将求得的两个指数算术平均得到教育指数。

第三步:将得到的三个指数合成人类发展指数。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生活指数、健康指数和教育指数的平均数,即为求得的人类发展指数。

(二)不平等调整后人类发展指数(IHDI)计算步骤

在计算人类发展指数(HDI)之前需要假定各个维度的分布都是平等的,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人类发展指数也被称为理想发展指数。现实中各个维度的分布是不平等的,为了能够真实反映人类发展水平,则需要对维度分布的不平等进行调整得到不平等调整后人类发展指数(IHDI)。IHDI被理解为考虑了不平等因素后的人类发展水平,其计算包含三个步骤。

第一步:测量各个维度的不平等。维度不平等的度量与计算借鉴了阿特金森测量不平等的方法,不平等度量指标用字母A表示。

其中,Ax是相应维度不平等的测量指标,{X1,…,Xn}代表有关维度的分布,¯X表示维度的平均值。在计算教育维度的不平等时,规定只需要依据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测算。

第二步:调整维度指数。将HDI中各个维度指数Ix乘上(1-Ax),得到不平等调整后的维度指数I*x。

第三步:综合各个维度指数计算不平等调整后人类发展指数。不平等调整后人类发展指数等于各个调整后维度指数的几何平均数。

(三)我国及各地区人类发展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按照从高到低被划分为四个标准[5],具体划分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人类发展指数划分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类发展水平取得巨大进步,1996年以前,我国还处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组,1996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组。到2010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00,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组并且开始超过世界平均发展水平。到2015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38,在188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90位,比2014年排名提高一位,1990至2015年间HDI年均增长率1.57%,位居世界前列。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仍然存在有极大差距(表5)。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仍然有18个省份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云南等5省份还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东部沿海地区人类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表5 2014年全国各省人类发展水平

三、多维贫困指数(MPI)

随着贫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学者认为人类发展指数仍然不能全面反映当前社会贫困状况,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或组织开始考虑利用更多指标去衡量贫困。比如,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美好生活指数”就是利用收入、教育、卫生及生活满意度等11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情况。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利用多个维度衡量贫困的方法称之为多维贫困指数(MPI)。多维贫困理论由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首先提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贫困主要是对人的基本行为能力的剥夺,其不仅仅指收入的贫困,还包括教育、道路、饮用水等其他方面的贫困[9-11]。基于森提出的多维贫困理论,联合国在2010年首次发布各国多维贫困指数,该指数主要采用了教育、健康、生活水平三个维度的10个指标进行测算。具体指标分类如表6所示。

表6 多维标准下的指标分类(2016)

多维贫困指数的计算数据来源于家庭调查的微观数据,其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计算步骤[10][12]。

第一步:对每一维度贫困的识别。首先构造出矩阵Xm×n,即:

其中,行向量 xi=(xi1,xi2,…,xin)表示第 i个单位个体在全部维度上的取值,列向量 xj=(x1j,x2j,…,xmj)T表示不同个体在第j个维度上的取值。元素xij表示第i个单位个体在第j个维度上的实际取值。令Zj=(z1,i在第j个维度上贫困,反之则不贫困。

第二步:多维贫困的识别。联合国在《2016人类发展报告》中规定,对每一维度的指标的剥脱程度赋予一个剥夺分数,每个维度的权重相等。将每个家庭的剥夺得分加总得到家庭剥夺分数c,定义贫困和非贫困的临界值是33.3%。如果c≥33.3%,该家庭(及其成员)就属于多维贫困;20%≤c<33.3%的家庭被认为有沦为多维贫困的风险;c≥50%的家庭则属于严重多维贫困。

第三步:计算多维贫困指数。多维贫困指数等于多维贫困人口比率H和贫困强度A的乘积。

其中q代表多维贫困人口的数量,n代表总人口数。

ci表示第i个个体的剥夺得分。

多维贫困指数MPI=H·A,MPI值越大,说明该个体或家庭的贫困程度越深;MPI值越小,说明该个体或家庭的贫困程度越低。

联合国在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公布我国陷入多维贫困的人口为7080.7万,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地域差异性,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目前我国多维贫困状况。目前,我国的多维贫困官方标准还未公布出来,联合国公布标准只是衡量我国多维贫困程度的参考。

四、三种贫困标准的比较

第一,以收入标准来衡量贫困,它的显著性优点主要体现在测算方法和收集资料都比较简单,易于被人们理解接受。但其相比较其他衡量标准也存有明显缺点:收入标准只考虑收入单一维度,以此来确定的贫困程度具有片面性,有些地区人均收入已经远远超过政府制定的贫困标准,但是在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严重贫困。收入标准适合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或国家衡量贫困,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如果只使用收入标准来衡量贫困程度,有可能低估现阶段我国贫困情况,不利于提升我国扶贫政策效果。因此,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新时期我国贫困状况,需要结合收入标准、多维贫困指数等多种标准来度量贫困程度,才有利于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效果。

第二,人类发展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数都是收入贫困理论的发展。它们一方面弥补了收入标准的单一性,丰富了贫困标准的内涵;另一方面反映了时代发展特征,从多重角度衡量贫困,更能全面体现社会贫困状况。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人类发展指数只考虑了收入、教育和健康三个维度的测量,并没有考虑环境资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因此以其来衡量地区发展情况仍然不够全面,不足以完全反映目前人类发展情况。同时,人类发展指数各维度权重的选取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是赋予各维度相等的权重还是按照重要程度设置权重以及如何设置权重,目前仍然没有统一定论。虽然联合国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都是按照各个维度等权重计算,但是其合理性仍然受到国内外学者质疑。此外,人类发展指数在计算中,不能够反映出各个维度对总贫困的贡献率,这也是其缺点之一。

第三,多维贫困指数是对HDI指数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更能够体现当前人类发展情况。MPI利用微观数据,通过对个体贫困状况的识别来考察贫困情况,能够计算各个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程度,更能真实体现社会实际贫困程度。但是,多维贫困指数仍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相比于另外两种方法,其数据获取较为麻烦。由于MPI涉及的指标种类较多,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能获得其相应数值,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指标缺失值有可能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在利用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国际间比较的意义不大。同时,因为MPI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计算得到的,在收集数据时涉及指标复杂,使得数据更新迟缓,不足以反映最新社会上的多维贫困情况。举例来说,即使是联合国在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公布中国最新MPI指数为0.023,其利用的数据还来源于2012年全国调查数据,已经不能够反映现阶段我国多维贫困情况。其次,即使MPI考虑层面已经涉及到10个指标,但其指标包含范围仍然没有考虑到社会福利、心理健康和劳动就业等方面。最后,同HDI指数一样,MPI指数中各维度权重的大小仍然没有得到统一论证,在实际计算中,指标权重取值不同,将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差异,衡量的贫困程度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13]。

五、新形势下关于我国贫困标准的思考

第一,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当前的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我国目前的贫困标准仍然是绝对贫困标准,按照现有贫困标准到2020年将基本解决贫困。但贫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绝对贫困的基本解决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失,随着全国脱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贫困关注点也逐渐由绝对贫困转变为由于各阶层、各群体收入差异而导致的相对贫困。因此,我国贫困标准也应该提升为保障程度更高的相对贫困标准,参照发达国家相对贫困标准线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以“家庭收入低于全国收入中位数的50%”制定贫困标准线。

第二,减少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可逾越的重点问题,如何确立贫困标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区域对于建成全面小康至关重要。目前世界各国减贫实践也逐渐从收入减贫转向多维减贫。我国虽然已经开始进行多维贫困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我国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区域面积比较大,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各不相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多维贫困的研究相对比较迟缓,人们对多维贫困的认识也相对有限,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多维贫困的研究也只局限在对小部分地区研究中,并且这些研究涉及到的指标还没有统一标准,当前对多维贫困的识别和测量还没有被正式运用到我国扶贫开发实践中。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现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尽快让全国人民脱离贫困刻不容缓,所以我国应加快对多维贫困研究,尽早确立符合国情的多维贫困标准。政府部门可以结合目前现有的住户调查统计和扶贫监测,构建多维贫困监测数据库。同时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和“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制定多维贫困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路上的绊脚石。确立科学合理的贫困标准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部分地区实行的扶贫政策仅仅依赖于国家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认为只要人均收入超过国家制定的贫困标准就算脱离贫困,而忽略了关于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帮扶,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一旦失去政府资金补助,大多数又会重新陷入贫困。脱离贫困并不仅仅指解决收入问题,而是关系到提升人的生存能力、精神思想,改善生存环境等多方面的过程。针对我国特殊的贫困环境,政府部门可以针对这些贫困区环境特点,结合“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制定出包含收入、健康、教育、居住条件、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标准,可以率先在十四个特困区进行多维减贫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贫困地区,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贫困问题,推进全面小康。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维度人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人类第一杀手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