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观察

2018-09-19 02:05李晓华于涛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后遗症康复训练例数

李晓华 于涛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300204)

脑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特点为发病急,致残率高。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等,患者要接受长期治疗和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脑中风患者应及时接受治疗,降低致残率[1]。康复训练常用于治疗脑中风后遗症,针灸作为一类传统的中医学方法,也常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应用。本研究选取7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的方法,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6.45±5.35)岁;其中语言障碍15例,偏瘫12例,脑梗死6例,脑出血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21±5.56)岁;其中语言障碍14例,偏瘫11例,脑出血6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1.3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液循环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1 h不等。

1.4 排除标准 出现肝肾疾病的患者排除此次研究。不能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此次研究。

1.5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1)患者接受运动功能训练,护理人员与家属协助患者训练,在一段时间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鼓励患者接受主动训练。2)采用S刺激疗法,护理人员通过卡片指示的方式将卡片上的内容展示给患者,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在完成了卡片上的描述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卡片上的内容进行复述,对患者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2]。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还接受针灸治疗。对患者的曲泽、外关、内关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采用半寸针,捻提手法,3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分析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和睡眠质量评分。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进行评价。

1.7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脑中风后遗症症状消失,其语言功能、认知能力等非常完善为显效;患者脑中风后遗症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语言功能和认知能力得到改善为有效;患者脑中风后遗症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并且语言功能和认知能力存在障碍为无效[3]。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和睡眠质量评分对照分)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中风是由于脑部缺血和脑部损伤导致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脑中风发病非常急,是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4-5]。中医学认为脑中风是由于运化不畅导致,脑中风后遗症是由于患者血瘀不畅、经络不通导致筋骨不能得到血液的滋养。患者的气血运行紊乱,导致肢体出现各类障碍。中医治疗此类疾病中都是结合平衡阴阳和调和气血的方式,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常常会产生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偏瘫等情况[6]。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脑中风患者及时恢复健康,维持患者肌群生理正常功能,对脑细胞起到重塑的效果。康复训练在偏瘫治疗中效果明显,但是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功能的改善还不是特别显著。通过针灸治疗,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使用,可以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针灸治疗的方式可以治疗动脉硬化形成,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有助于梗塞病灶周围血肿和水肿的吸收。通过理气活血和疏通经络的治疗,可以缓解患者肢体疼痛,疗效非常明显。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分别是8例、25例和5例,对照组患者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分别是5例、20例和13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9%,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可以提升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28.02±4.39)分和(28.11±4.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8.01±1.28)分,明显低于对照的(12.53±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分别为(14.66±8.82)分和(14.59±8.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为(71.33±20.51)分,明显高于对照的(52.38±14.62)分。说明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在脑中风后遗症中应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后遗症康复训练例数
春天的“后遗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