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早产儿的应用价值及对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09-19 02:05施子霞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监护室体征

施子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儿科,南京,351100)

早产儿是指妊娠在28~37周内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各器官及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噪声、强光等因素刺激,会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体重、呼吸机使用时间、视网膜病变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音乐疗法可消除焦虑,提高早产儿认知能力,缓解紧张情绪,减少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起到镇静催眠的效果,延长睡眠时间,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加早产儿体重的疗效[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音乐疗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早产儿的应用价值及对患儿睡眠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23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例。对照组中男63例,女52例;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2.17±2.04)周;出生体重1 582~2 143 g,平均体重(1607.53±237.61)g。观察组中男61例,女54例;胎龄29~36周,平均体重(31.87±1.98)周;出生体重1 593~2 156 g,平均体重(1 608.82±238.05)g。2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胎龄在28~37周之内者;听力筛查两耳均通过者;2)体重小于2 500 g者;3)出生时无重度窒息抢救史者;4)无严重并发症需要长期禁食者;5)新生儿父母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Ⅲ度以上颅内出血或重度贫血者;2)先天畸形新生儿;3)短期内服用阵痛或镇静药物者;4)出现休克、呼吸衰竭、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者;5)消化道畸形、遗传代谢病等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机械通气者等。

1.4 护理方法 2组早产儿均用相同配方奶进行喂养,并进行保暖、呼吸管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取仰卧位防止早产儿溢奶或吐奶,密切观察早产儿生命体征,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清醒状态下给予节奏舒缓、和谐、悦耳等音乐,播放器置于早产儿头部30 cm处,音量为55~65 dB,15 min/次,3次/d,期间避免其他护理操作及嘈杂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2组早产儿均护理至出院。

1.5 观察指标 1)采用监护仪监测患者护理前,护理7、14 d后生命体征:心率、呼吸频率;采用一次性血氧探头用监护仪持续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2)统计护理前,护理7、14 d后早产儿体重、进食量、身长、睡眠时间。

2 结果

2.1 2组早产儿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与护理前比,护理14 d以及护理7 d后2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14 d后及护理7 d后2组比较,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早产儿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指标及睡眠时间比较 与护理前比,护理14 d及护理7 d后2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体重、进食量、身长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7、14 d后2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2组早产儿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注:与护理前比,**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 2组早产儿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指标及睡眠时间比较

注:与护理前比,**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早产儿过早离开子宫的保护,各感觉系统发育均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其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音乐疗法通过音乐对人的影响,使机体在和谐的节奏刺激下产生愉快的情绪,能够缓解不适感,提高依从性,从而达到稳定早产儿生命体征的目的。

音乐疗法是指利用音乐对人体心理及生理的特殊作用,通过听觉刺激作用于大脑结构,调节大脑皮质,减少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促进内啡肽物质的释放,达到镇静催眠,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研究表明[3],音乐疗法能增加早产儿吸吮频率,促进吸吮、吞咽反射及肠胃功能的发育,使其进奶量增加,减少喂养过程中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生命体征,延长睡眠时间,促进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生命体征,增加进食量,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其生长发育。由于本研究未能观察远期效果,因此音乐疗法对早产儿的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监护室体征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