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9-19 02:05杨巧贞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个体化障碍护理人员

杨巧贞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郑州,471000)

目前,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早期肿瘤生长,患者感觉不明显,大部分患者检查出均为肿瘤晚期。若患者一旦被查出病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减低患者的临床配合度。有关研究显示[1],肿瘤患者在开展治疗的同时开展积极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种不良情绪,改善睡眠等。本次研究就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的肿瘤患者60例纳入研究,查随机表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7~47岁,平均年龄(31.68±4.25)岁。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1.26±5.24)岁。本次研究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同时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及音乐疗法,进而消除患者的各种紧张不安情绪,情况严重的患者可需要辅助药物展开治疗[2]。2)健康睡眠教育: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健康睡眠教育,帮助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睡眠,同时需要向患者介绍放疗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而强调临床症状的可控性,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嘱咐患者在睡前禁止暴饮暴食,或者开展剧烈运动,以良好的心情进入睡眠;指导患者开展放松肌肉锻炼,播放轻音乐或者催眠曲帮助睡眠,调整生物钟。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严禁食用辛辣食物,睡前若患者的肠胃不适可服用镇静和止吐类药物。4)环境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在病房严格根据无菌技术展开操作,定时进行开窗通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3]。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障碍改善情况。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展开调查,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总评分>90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采用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展开评价,总共7个指标,主要包括日间活动、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主观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使用情况以及睡眠障碍等,分值为0~21分,>5分说明患者具有睡眠障碍,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4]。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相对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较高(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2 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比较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更好(P<0.05)。见表2。

3 讨论

睡眠作为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是人类储存体力的最佳方法,在疾病恢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情感、生活以及行为具有直接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肿瘤患者体内的交感神经会出现异常兴奋,进而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另外,该类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从而影响睡眠[5]。

表2 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比较分)

上述研究中,相对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更好(P<0.05),说明,开展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其中,健康睡眠教育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进而缓解各种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可进一步加强医患之间的护理配合度。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及时的补充营养,避免发生营养损失,提升自身免疫力,缓解各种不良症状;环境护理可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入睡眠[6]。

综上所述,开展个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进行干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睡眠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采纳。

猜你喜欢
个体化障碍护理人员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