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9-19 02:05韩甜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病程胃癌护理人员

韩甜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洛阳,471000)

胃癌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黏膜上皮,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于首位。胃癌的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目前,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加之工作压力增大,胃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1]。临床上对症治疗胃癌的同时,需要结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综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本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4)。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7~47岁,平均年龄(31.68±4.25)岁,病程6~36个月,平均病程(20.11±3.25)个月;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1.26±5.24)岁,病程7~38个月,平均病程(21.36±3.55)个月。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各种心理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抚和开导,可利用希望疗法和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对负面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进行及时的疏导,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心理问题,改善睡眠质量[2];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睡眠的知识教育,教育时间5~10 min/次,指导患者认识放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同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在睡前进行暴饮暴食;3)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效缓解放疗后的胃肠不适感,提升机体免疫力;4)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努力为患者提供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积极保证肿瘤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加强调温、通风及调湿的管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2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生命质量评分。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等内容进行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睡眠质量使用PSQI评分,分值范围在0~21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等[5]。生命质量评分使用QOL评分评估,满分为60分,极差<20分;较差20~30分;一般30~40分;良好40~50分;优>50分。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相对于对照组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理护理模式主要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而加强基础护理,可从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安全护理等方面展开研究,缓解肿瘤患者的各种焦虑、烦躁、恐惧等情绪,进而降低意外事故和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痛苦,改善生命质量,尽可能的为患者创造安全、优质以及满意的护理服务,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5]。

表1 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理护理可直接提高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工作重视性以及积极性;音乐疗法可进一步稳定患者情绪,同时减少由于精神压力导致的烦躁易怒及情绪激动等临床表现;饮食指导可积极的消除由于营养损失和并发症导致的心慌和抽搐等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环境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放疗造成的免疫系统感染[6]。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开展有效的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值得采纳。

猜你喜欢
病程胃癌护理人员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