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调查分析

2018-09-20 10:09周敏陈兴灿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双侧特发性酒精性

周敏 陈兴灿⋆

股骨头坏死(ONFH)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股骨头活性成分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更复杂,近年来国内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相关报道较少,大部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分析显示[1-3]大量激素治疗、酗酒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中青年发病,发病率男性>女性,双侧>单侧。本文分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特发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单双侧发病率、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双侧Ficat分期与双侧疼痛程度的差异,以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行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并行股骨头置换术,病理检查确诊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391例(534髋),男223例,女168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53岁。单侧248例,双侧143例。按Ficat[4]分期:I期2髋、II期61髋、III期64髋、IV期407髋。

1.2 方法 (1)按照疼痛分级标准[5]将髋关节疼痛分为3级。0级:无疼痛或偶有轻度不适感;1级:轻度疼痛但可忍受,基本能正常生活但稍受限;2级:中重度疼痛较难忍受,影响正常生活。(2)分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因的差异。(3)分析特发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性别与单双侧间的关系。(4)分析特发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病因与性别间的关系。(5)分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双侧Ficat分期一致与双侧疼痛程度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因与单双侧的关系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中无明显诱因319例(81.5%)、饮酒60例(15.35%),两者单侧发病例数均大于双侧,无明显病因及饮酒患者间单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使用8例,其他原因4例,如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2 特发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性别与单双侧发病率、病因与性别间关系 见表1、2。

表1 特发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性别与单双侧之间的关系(n)

表2 特发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病因与性别间的关系(n)

2.3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双侧Ficat分期一致与双侧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 非创伤性双侧股骨头坏死Ficat分期一致而疼痛程度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1,P<0.05),疼痛不一致大于疼痛一致。见表3。

表3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双侧Ficat分期一致与双侧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文献报道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因多为酗酒、激素过量使用[6],另有原因不明者为特发性人群[7]。本资料显示391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者中,无明显病因即特发性319例,占81.58%,造成特发性的可能原因如下:(1)目前医学水平有限,尚未发现可能的原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医师采集病史中遗漏或忽略可能的病因。(3)患者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对病史的描述不够到位。由于病因不清,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也不明确,至今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酗酒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一大原因,文献报道[3]认 为 每 周 酒 精 摄 入 量 <400ml、400~1000ml、≥1000ml,其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危险性分别增加3.3倍、9.8倍和17.9倍。本资料显示60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平均酒龄20年、300ml/d,2100ml/周,远超文献报道1000ml/周的剂量。目前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有如下几种学说[8]:(1)脂质代谢紊乱。(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分化。(3)骨细胞脂肪变性学说。(4)脂肪栓塞及局部血管内凝血(IC)。(5)骨内高压。(6)骨质疏松。(7)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

目前文献报道酗酒及过量使用激素者引起股骨头坏死双侧发病率高于单侧[2-3],其原因是由酒精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似发病机制所决定,研究显示虽然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但在病理上均可显示坏死股骨头骨髓腔充满增生肥大的脂肪细胞,成骨受限,骨质疏松,骨髓腔压力增高,引起血供受阻或缺血,进而发生血栓,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因此,理论上讲应该双侧发病。本文显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男性发病率>女性(P<0.05),与文献相符[2],表明男性饮酒的人数大于女性,符合实际状况;但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单双侧发病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表现常为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等,通常认为双侧Ficat分期一致的患者,临床表现双侧应该相似,而双侧Ficat分期不一致的患者,临床表现双侧应该不同。文献报道还有无症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可能原因一是主观因素,即两侧股骨头病变程度不同,较重一侧的疼痛可能掩盖较轻的一侧,以致患者感觉不到较轻一侧的疼痛;二是客观因素,即有些患者对疼痛耐受性较好,且病变还未到达引起疼痛的程度,但随着病程的推移,病变程度加重,疼痛逐渐出现[9],但文献尚未报道双侧Ficat分期一致而临床表现双侧不同。本资料显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双侧Ficat分期一致,但双侧疼痛程度不一致者占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一是主观因素,即本文取材诊断标准均以X线片为准,部分病例真实病变程度未能显示完全,如行MR检查可能显示更准确的病变范围[10],故引起的症状与X线表现不符;二是客观因素,即患者对双侧股骨头坏死疼痛的敏感度有差异。

猜你喜欢
双侧特发性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特发性腹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