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利剑 战略基石

2018-09-21 08:09
生命与灾害 2018年8期
关键词:号手训练任务弹道导弹

张 良

子夜,一场无预告紧急拉动的演练骤然打响。夜幕下,导弹战车鱼贯而出,悄然开赴发射阵地。

号手就位,输入诸元、液压取力、关闭底盘……指挥长紧盯屏幕,沉着下达口令,指挥着号手认真操作、磨练每一个动作。

号手,是火箭军对一线操作官兵的特有称谓。号手就位,标志着开始导弹发射操作流程,也意味着长剑即将出鞘飞天。

不辱使命,勇创辉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捍卫国家安全,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心创建我国的战略力量。1959年,我国第一支地对地弹道导弹部队正式组建,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

1960年11月5日,导弹一营在甘肃双子城基地首次成功发射了一枚东风-1号弹道导弹,标志着我国弹道导弹部队初步形成战斗力。1964年10月16日,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国相继开展了中程、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号试验发射成功,我国从此具备了跨洲际核打击能力。

1984年,第二炮兵部队正式承担起战备值班的神圣职责。同年10月1日,第二炮兵在国庆35周年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当牵引车载着洲际弹道导弹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美联社报道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展示了他的实力,显示出中国有相当高的制造水平,他的出现,足以防御任何形式的战争。”英国《泰晤士报》也称:“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其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1985年5月20日,东风-21号中程固体弹道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技术迈向新高度。1986年9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宣布:“今天中国有实力来保卫祖国了,一旦受到外国的核袭击,我们能对该国作出核反击。”

1989年9月,我国提前五年建成了完整的核武器战打击系统,它可以高效率地遂行战略核反击任务。1999年8月2日,新华社宣布:中国在本国境内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型远程地对地导弹发射试验。同年10月1日,东风-31号洲际弹道导弹在天安门广场首次公开亮相。与国庆35周年阅兵相比,我国新一代战略弹道导弹重量和体积大幅缩小,而弹头威力、反应时间、命中精度和机动性能却大大提高,这标志着第二炮兵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近年来,第二炮兵多次圆满完成导弹发射训练任务和实战背景条件下的演习。其中,1996年3月第二炮兵以四发四中的辉煌战绩,圆满完成了向东海和南海海域发射导弹的训练任务,展示了我国军队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开启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新征程。火箭军聚焦“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核心标准要求,加紧备战强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战略军种。

猜你喜欢
号手训练任务弹道导弹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号手已就位
新中国兵种巡礼(九) 号手就位
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分析
号手的城堡
分析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
海军航母编队启航执行机动训练任务
辽宁舰开放,看什么
基于分解协调法的弹道导弹突防效能控制优化
孤独的大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