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兴趣 促进个性发展

2018-09-25 06:20周小玲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角色互换微信群个性

周小玲

摘要:在现代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兴趣,利用有效的上课40分钟,在学习、讨论、以及活动过程中,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

关键词:兴趣;个性;实践活动;角色互换;微信群

在现代课程的变革中,非常重视发展个性。知识不再是学力的核心,而学习欲念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意志品质等,处在了比知识传授更重要的位置。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兴趣,利用有效的上课40分钟,在合作讨论、实践活动等过程中,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

一、为学生搭建舞台,放飞学生个性

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个愉悦的学习过程,把主角让给学生,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成果平台,开辟一个环境,创造一个氛围,孩子们必定为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成果展示是学生探究和学习质量的显现环节,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展示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反馈交流,共享经验,老师组织、指导、评价。活动展示课上,我放手把策划组织的任务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会规划好汇报课的内容,自己写好串词,一遍遍的彩排,一次次的磨合。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在“浓浓的乡情”汇报课上,孩子们寄托热爱家乡的情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朗诵诗歌的配上了优美的音乐,介绍家乡特产和风光时都成了小导游,具有家乡特色的戏曲也隆重登台,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家乡情。在“演译课本剧”的活动中,孩子们改编剧本,激情演译,把一个个故事完美呈现。在“古诗词比赛”活动中,孩子们更是奇思妙想,李清照竟然穿越回到了现代,与诗迷们来个了亲密接触,在情境剧中巧妙地穿插诗歌的背诵。还有的孩子们演绎了孟浩然和李白诗歌pk赛,一边朗诵诗歌一边展示书法作品。孩子们还准备了有特色的奖品,更好地促进了活动的开展。他们在激情、自主的表演中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捕捉到了字里行间闪现的灵动的美,进行着丰富而又多元的感悟,了解到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辩论赛上,学生们各显身手,争得面红耳赤而又不失理由充分,学生在激烈的思辩中飞扬了个性,在“唇枪舌战”中锤炼了语言。

在这样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们独到的见解与表演让学习活动变得愉悦多姿,他们相互的激发与启迪让闪光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些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只要给孩子们一个舞台,他们一定会还我们一片精彩。

二、学生老师角色互换,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争当小老师。

为了充分调动各层次各阶段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我釆取了学生老师角色互换的方法。在全班,努力挖掘一些胆子大、成绩好、表達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同学当小老师。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老师无法一一单独辅导,我培养了一批优生带学困生,并在全班承诺,小老师当的好,及时奖励,每天一小结,一周一评比,一月一大结。小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我把他们结成对子,互帮互助,我全都做了妥善的安排,让优生锻炼了能力,教会学困生的同时,优等生自己也做到了温故而知新。学困生也每天能及时得到帮助。成绩中等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作业方面,由于人数与时间的限制,我先看小老师的,总结对与错,然后趁热打铁,小老师看小组的,把不妥与错误之处及时登记,汇总情况后记录在阅卷笔记里。一些常见的错误以及错误的原因掌握后,上课及时分析重点,突破难点,把没有掌握好的一知半解的知识点联系生活释疑解惑。为了避免一些小老师改错题目误导学生,我坚持每天将小老师批阅的作业都认真地速览一遍,根据发现错误的多寡,作为评定班级优秀小老师的标准。有了这小小的荣誉证书,孩子们倍加认真、更加负责,热情高涨。孩子们从此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老师为荣,甚至在大人面前还以自己被评为优秀的小老师而自豪。看到孩子们获奖时发自内心的喜悦,我由衷地高兴。自然而然地,学习的兴趣就潜移默化地激发了。成绩也慢慢地攀升了。在课堂上,我开展分组竞赛、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热起来闹起来。一个小组,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展示,思考,互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就在探究、合作、评比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三、家校联体,多方参与,齐头并进

最了解孩子个性的,是孩子的父母,可是孩子们最听的,却是老师的话。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多方共同参与进来,齐抓共管,不失良策。有些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谋生,怎么办?即使没有外出,留在家里,守着孩子,可是不会教,无计可施怎么办?针对这重重困难,我组建了家长微信群,开辟了面向家长的第二课堂,让全体家长在群里畅所欲言,随时问问题,上课与作业之余看到后我会逐一回答。只要学生不懂的,家长有疑惑的,不会教育的,凡此种种,都可以在群里及时提出。我会尽量随时随地 (包括双休日)关注群中动态,并及时地乐此不疲地释疑解惑。如果碰上群里普遍性的问题,我利用写字板和语音对话框,像上课一样,详细讲解,直到弄懂为止。有时我甚至传课件到群里,比如,本期传的一个单元的复习课课件家长们觉得很好,嘉宇的家长编辑成文档打印出来给孩子复习,结果有七十多位家长争着打印给孩子学习,真是“近珠者赤”啊。班级微信群,一个让我累并快乐的群,一个为家长提供方便的群,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群……这一招还真管用,一些家长,甚至一些爷爷奶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没弄懂,更担心自己的孩子比别人落后,都一个个争相提问,发言。家长群,成为了家长老师学生共同的知识乐园。

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学生要像艺术家对待自己的作品,即使是荒野的树根,也要把它变成如根雕一样的艺术品。如果我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必将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小学课程改革》 湖南科技出版社

[2] 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精华译丛》《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华东师范出版社

[3] 任苏明《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角色互换微信群个性
微信群于回肠膀胱造口患者出院延续护理的应用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微信与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
浅谈汽车营销与服务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让“微信群”成为农村流动党员参加“两学一做”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