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以全媒体为载体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析

2018-09-26 15:12杨蓬丁立华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媒体新模式互联网+

杨蓬 丁立华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全媒体为载体的“互联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种工作新模式,深受广大学生党员的青睐。因此,笔者对“互联网+”时代以全媒体为载体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互联网+ ;全媒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一、全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一)全媒体的概念

在学术界,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由于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获得了更加全面和深度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适用。根据“全媒体”的内容和功能,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定义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二)全媒体的特征

全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整合,既继承了传统媒体的特征,又具有新媒体的特征,使它具有系统性、传承性、融合性和受众性的特点。其中,新媒体所具有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开放、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互动性更强以及传播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是“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

系统性。“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分可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等;从传播内容所依重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来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等。

传承性。“全媒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而且在整合运用各媒体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很看重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并视单一形式为“全媒体”中“全”的重要组成。

融合性。“全媒体”体现的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

受众性。“全媒体”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针对同一条信息,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

二、“互联网+”时代全媒体为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媒体为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发展契机

1.全媒体的开放性促进了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透明化。全媒体开放性特点,使得党建工作和党建工作者置于广大学生党员监督的阳光下,同时也拉近了学生党员与党建工作者之间的距离,这更有利于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公平、透明与有效。

2.全媒体的即时性促进了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便捷化。全媒体的即时性使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传播活动更为便捷有效,它能够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需要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将教育内容或相关信息方便和快捷地发布,使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更方便、更便捷、更有效。

3.全媒体的互动性促进了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亲和化。全媒体良好的交互性特点使学生党员对党建的参与热情更为高涨,党建工作者之间、党建工作者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大学生党员之间平等、亲切、自然,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4.全媒体的丰富性促进了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多样化。全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信息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态出现,高校党建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们可以随时随地用任何终端进入网络,根据个人所需去获取信息与资源,而且很好地将高校、学生、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二)全媒体为高校学生党建工带来严峻挑战

1.对高校学生基层党建传统教育方式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由被动地接收向主动创造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受到挑战甚至是颠覆。从学生获取信息的角度讲,报纸、广播,甚者是高校党建网逐渐被取代,但这一现象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对学生党员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的挑战。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反华分子会利用全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隐蔽性及广泛性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尤其是党员进行有意渗透,他们所谓的“民主、人权”和所宣扬的政治观念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青年大学生尚未完全构建起来的政治观念、理想信念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

3.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主体权威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既是网站內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网络平台上所有人都是对等的,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这样一来大大缩短了党建工作者与学生党员之间的距离,使得党建工作者也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重新进行思考和判断。

4.对高校学生基层党建管理模式的挑战。全媒体为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在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给高校学生基层党建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基层党建管理思路相对滞后,网络舆论管理依然沿袭传统媒体的思路,即使针对全媒体的发展进行了调整,但也很难跟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互联网+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构建

(一)搭建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新平台

1.构建新型党建工作体系。高校搭建以微信为载体,以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为依托的党建工作系统,便于党组织将各种指示实时传达、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得到及时传播,其先锋模范作用也可以更好地实现。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开展党务工作:预备党员可在群里提交思想汇报、学习心得等,大家还可以在群里开展交流讨论。创建微信公众号,辅导员、班委、党支委等关注公众号,也可让全体学生关注党组织的微信平台,选取适当、有趣、实用的内容进行推送,让大家长期关注,就能达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吸引学生关注的目的。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发布官方朋友圈,及时传达时事政治热点话题、宣扬优秀典型事迹、放置阅读文件、通报学校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等等,通过集赞或评论的方式倾听受众的意见和建议。

2.组建“网络党支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党员人数和学生党支部数量也逐渐增多,党员管理工作量日益庞大;弹性学年制、新就业政策、大学生休学创业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毕业实践环节的存在,导致了高校学生党员的高流动性;随着国外合作办学的增多,不少学生党员要出国深造。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优势,将网上党支部的建立作为传统党支部的补充,有效地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和无地域性作用,方便快捷、随时随地把党支部的成员迅速联系起来,如建立“出去实习学生网上党支部”、“暂缓就业学生党支部”、“出国学生网上党支部”等。利用网络开展日常党建工作,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只要身边有网络,就可以迅速和党组织取得联系。

3.优化党建课程体系。针对当前高校党课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等问题,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依托全媒体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慕课、精品开放课程等开展党课课程教学,将老师解放出来,更多的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例如,2018年3月19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主讲的《党的十九大精神概论》慕课正式开课,课程每周上线一讲,面向社会和其他高校开放。

(二)加强学生党建队伍和学生的媒体素养

1.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与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还应掌握先进的网络媒体技术。学习网络媒体使用技能,并运用新媒体的特点开展党建工作,成为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建工作者的必修课。学生党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灵活掌握必要的网络媒体技术、技巧,学会基本的信息传输方法,学会并习惯运用网络媒体开展党务活动,具有开通个人博客、微博和网络空间等的基本媒体技能,着力打造一支既对党忠诚、责任心与使命感强、工作经验丰富,又精通网络媒体技术、综合素质高的党务工作团队,从而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2.培养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当前,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媒体课程,但主要侧重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较为忽视关于各类现代媒体信息的接受、鉴别能力、网络道德的培养,使网络媒体无法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将内涵更为全面的媒体素养教育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之中,通过组织网络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等形式,普及媒体知识,强化学生党员运用网络媒体的责任意识,培养较强的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党性意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培养学生党员在媒体信息中的选择、判断能力和批评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网络媒体资源,从而营造积级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切实发挥全媒体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全媒体环境下的学生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加强传统党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学生党建工作更具平等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依托全媒体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与培训,通过图文并茂、直观立体的形式,创新学生党员培训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因时间、空间、内容、师资等方面限制给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带来的困境,增强培训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参与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整合党建新闻信息、相关政策法规、党的理论文献、先进典型事迹、优秀文艺作品等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的新阵地,真正发挥全媒体的效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2017,10.

[2]邓莉萍.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高考,2017,04.

[3]安美忱,王萍等.“六微一体”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8.

基金课题:

本文为2017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7GXDJ-B090

作者簡介

杨蓬(1982年6月-),男,汉,助理研究员,大连海洋大学教务处;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党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丁立华(1969年6月-),女,汉,副研究员,大连海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全媒体新模式互联网+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