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的语文实践探析

2018-09-30 06:38袁昌仁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8年4期
关键词:晏子国学教育

袁昌仁

语文实践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国学教育(古典教育);二是现代教育。所谓国学教育,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曾亦说:“严格意义的国学教育,主要指读经,即对四书、五经及蒙学读物的学习。至于广义的国学教育,还可以包括传统的史书、子书及诗词散文等文学读物,甚至佛学、道学等经典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民国初年的学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前者,而现在提倡的国学教育则是后者,即包括读经在内的传统书籍的阅读和教育。”当前中小学提倡的国学教育,其意义在于:一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温情与敬意;二是引导文化自觉,成就少年风范;三是让学生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四是所学内容在现代生活中有所应用。语文教学如何实践国学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传递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读好教科书中的古典诗文,充分利用国学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识字中的国学教育

在中小学阶段,古典诗文的识字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识字之余,学生学习汉字的构成及汉字背后的文化,对学生能起到良好的国学教育作用。这些文字相关的传统文化本身取材于学生身边,也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便于他们学习。古典诗文的识字教学,除了生字教学以外,还要引导学生穿越千年时空,与古代语言倾情对接,应该注意五点:

1.音义都不变。现在读什么音,就读什么音。比如在《所见》和《夜书所见》题目中的“见”;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中的“见”,这些“见”古今意义相同,都是“看见”的意思,并无“显现”之意,不是通假字;这些“见”古今读音相同,不读“xiàn”,应读“jiàn”。《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柴”字,不是通假字,所以读“chái”。

2.音义都在变。古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少量的通假字(就是古人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被借来使用的字称为通假字)现象,这些字应读通假字的旧读音。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都是通假字,都通“现”,是显现、显露出来的意思,因此读“xiàn”,不读“jiàn”。还有《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亡赖”的“亡”,通“无”,读“wú”,不读“wánɡ”。王维的《鹿柴》,古代“柴”指有篱落的村墅,也指行军时在山上扎营。题目“鹿柴”是一地名,其“柴”通“寨”,所以应读作“zhài”,不读“chái”。

“骑”,今读“qí”,表示“骑马”“骑自行车”等意思;旧读“jì”,作量词,用于马,相当于“匹”。例如杜牧的《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王维的《少年行》(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卢纶的《塞下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三首诗中的“骑”都应该读作“jì”。

3.音变义不变。在古诗词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却已经没有这个旧读音了,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节律规则来说,应该发某个旧读音,但是现代汉语规范音却未收录这个旧读音。这时,我们就应以今天的现代汉语规范音来读,即“特殊字”从今的原则。比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按照古代节律,诗中的二、四句的末一个字是“家”“花”,其韵腹都是“ɑ”,因此首句的末字“斜”应该押此韵,其韵腹也应是“ɑ”。但是现代汉语中“斜”已没有“xiá”的音了,所以这个字只好依从今天的发音,读“xié”。还有《过故人庄》“青山郭外斜”的“斜”也因为相同原因,念“xié”;《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斜”也得念“xié”,如果我们非要将这句的“斜”读成“xiá”就显得太别扭。

4.义变音不变。在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一些词语的词义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古诗中某些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会相差甚远。在教学中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导致对古诗的误读。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青春”是指“明媚的春天景象”,现代汉语的“青春”是指“青年时代”。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的“坐”字作“因为”讲,不是现在的“坐下”之义。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中的“可怜”作“可爱”讲;现代汉语的“可怜”则作“怜惜”“怜悯”讲。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的“但”作“只是”讲,不是现在的“但是”之义。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李贺的《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古代称“跑”为“走”,现在说的“走”,古代叫“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中的“怜”字作“爱惜”讲,也非现代表示的同情、怜惜之今义。还有部分的通假字,也是义变音不变。教学中如果弄不清楚通假的字,同样会导致对古诗的误读。例如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中的“华”是“花”的通假字,这里指的是“花叶”。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扣”是“叩”的通假字,这里是“轻轻敲击”的意思。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元”是“原”的通假字,这里作“本来”“原来”讲。

5.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从义”。古诗中出现的多音字较多,能否选择其在古诗中的正确读音,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词义的大問题。古诗中的多音字一般可作比较性选择,联系诗的上下句,确定读音。例如:词牌名的读音是古代词赋的“专利”,我们只能尊重古人的读法。例如:《卜算子·咏梅》中的“卜”,读“bǔ”的时候有多种意义,其中一项是指“估计、预测”;而读“bo”只用于“萝卜”一词。“卜算”是同义黏合词,意思是“估算、预测”。这里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唐代骆宾王写诗时喜欢用数字,大家都叫他“卜算子”,后来就以“卜算子”为词牌名了。又如《清平乐·村居》的“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因而“乐”读“yuè”,不读“lè”。郑燮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里“还”作“依然”“仍旧”讲,“还”读“hái”。但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中的“还”都读作“huán”。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间”读“jiān”,在这里作“中间”“之间”讲。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间”读“jiàn”,在这里是指“空隙”“间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里的“朝”都读“zhāo”,是“早晨”的意思。而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陆游的《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其二)“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诗中的“朝”都指“朝代”,读“cháo”。

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曲”作“弯曲”讲,读“qū”。但是,卢纶的《塞下曲》中的“曲”作“曲调”讲,读“qǔ”。“曲”用作量词时也读“qǔ”,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在这里作“再”“又”讲,读ɡènɡ。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在这里作“再”讲,也读ɡènɡ。但是,陆游的《楼上醉书》“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三更”指夜里九点多钟,“更”读ɡēnɡ。

杜甫的《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重”是“沉重”“沉甸甸”的意思。陆游的《雪夜作》“雪重从压竹,竹折有奇声。”“重”是“很沉”“沉重”的意思。二处的“重”都应该读作zhònɡ。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重”作“再”“重复”讲。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重”作“层”讲,“万重”是“层层”的意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数重”就是“几层”的意思。这些诗句中的“重”都应该读作chónɡ。

中华文明能够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这些文字所承载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也是一脉相承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晓东说:“国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孩子们古代的语言和文字,而是要通过对古代语言与经典文本的学习,更有效地培养一种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古典诗文的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语言文字之美,更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构成我们这一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二、写字中的国学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高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毛笔的发展与书画及书写载体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毛笔的历史,据考古资料大约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及磁山文化时期,据董作宾先生考证,在商代,人们在日常書写中就已经使用了毛笔。此外,在已出土的龟甲、兽骨片上也发现有用毛笔书写实物。

指导学生练习毛笔字:(1)要有庄重感。2015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小学一年级学生举行“开笔礼”活动,以示对写毛笔字的庄重之感和敬慕之情。(2)要有审美观。小学生初学毛笔字,首先要练好汉字的基本笔画,把这些基本笔画写得美观得体。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之角,“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卫夫人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提高练习毛笔字的兴趣。(3)写好部首变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好汉字17个部首变体,它们是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写好了它们,就算写好了汉字的一半。(4)练习临摹字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中段要求学生“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摹字帖,就是按字帖作者的“手舞”轨迹,锻炼自己的“手舞”习惯。学生如果不去仔细体会作者的“手舞”轨迹,只知按字的表面形状走笔,像学画画一样,刻意写像,这不是“写字”,而是“画字”。这样的摹帖,就根本写不出同作者一样的“字势”来。(5)写字要创新。学生临摹字帖是为了创新,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提出,初学书法“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为学生独立创新、练出具有个性化的毛笔字指明了努力的方向。(6)练字做人。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说:“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也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学生在练习毛笔字时,所获得的国学知识要能解决和应对现实的成长问题。

三、古文中的国学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杨一鸣先生说:“中小学国学内容可以从三个视角来考虑:一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兴趣,二是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中华文化精髓,三是青少年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成长挑战。”如阅读《杨氏之子》时要突出:

1.学习聪明能干:因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所以载入《世说新语》,千百年来让人传颂。这句话总起全文,点明了学生学习聪明能干的人物的重要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发现,52.9%的“00后”学习是为了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或希望将来有个好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适应将来的社会竞争。15.5%的“00后”学习是为了长者或权威的赞许、认可,或让父母满意、怕老师批评惩罚、担心同学看不起。29.2%的“00后”希望将来造福社会,或喜欢读书、使自己更聪明。

2.学习社会交往:“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社会交往密切。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而且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强,值得学生学习。

3.学习待客礼貌:“为设果,果有杨梅。”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传统礼仪文化一定要落实在学生的身上,改变学生的气质,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中华是礼仪之邦,历来强调礼的生活化,以此移风易俗。

4.学习应答得体: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句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古文中的国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礼仪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古典文化虽然没那么实用,却是“人的养成”教育,因而是一切现代实用教育的基础。为了一代中国“新人”的培养,华介友先生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活泼的人,经典教育不是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涵养住他们善良、本真、活泼和创意无穷的天性。”

四、古诗中的国学教育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著名诗词学者叶嘉莹说,孩子是最适合读诗的。对学生来说,学习阅读古诗词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加强他们的文字感知能力、节奏韵律感,还能通过诗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渗透在古诗词字里行间的文化习俗。比如《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阅读实践,学生可以受到多重国学教育。

1.古诗的感染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意境的想象力: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3.文字的感知力:比如昔:指出征的时候;依依:茂盛的样子;思:语末助词;霏霏:雪大貌。

4.诗歌的鉴赏力: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5.卫国的意志力:《采薇》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证,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表达了强烈的保家卫国的意志。

6.写作的表现力: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到层层铺出,渐渐深化,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因此,《采薇》的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国学教育,小学阶段应该加大在语文课本中学习古诗词的力度。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柏拉图《理想国》里认为儿童教育须以诗歌(指广义的艺术)和体育为主。

五、拓展中的国学教育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拓展·回顾三”,编排了一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让文化基因在血液里汩汩流淌,让国学元素在心灵中密密移植,让人生哲学在道德领域牢牢扎根。

1.“轻诺必寡信。”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2.“民无信不立。”出自孔子的《论语·颜渊》,意思是说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從这句话,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

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庄子·渔父》,大意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就像《庄子》在这句话的下文所说,无论是“哭”是“怒”还是“亲”,都不能做作,要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这样才能打动人。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本于天道。

5.“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出自南宋学者袁采的《袁氏世范》,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如果你答应了别人事情,不论怎么样,你都一定要做到,因为这是你的承诺;如果和别人约好了时间要干什么事,就一定要遵守时间,绝对不能迟到。

诚信是衡量人格道德的标尺。教育学生操守质朴的诚信道德,是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超过七成(74.4%)的“00后”认为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诚实、谦虚、守信、勇敢、孝敬等传统美德也是“00后”推崇的重要品质。

传统语文教学,轻视国学教育,重视知识教学。须知,国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是唯一不曾中断而绵延至今的文明大国,国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小语室主任蒋杰英说过,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可以极大地加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自信和爱国信念。通过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知识水平与自身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神话中的国学教育

神话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语文实践要让学生领略神话传递的国学教育。

1.让学生甜甜地品味神话故事。课文《夸父追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2.让学生细细地领悟神话意蕴。这个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和为后人造福的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当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过于自我,对国家、对民族缺乏责任感。利用语文教科书的神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国家命运的担当意识。

七、寓言中的国学教育

寓言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纪昌学射》讲的是“学本领要练好基本功,要有恒心、坚持不懈”的国学道理。课文传递了两条国学教育信息:

1.尊师重教。第一次飞卫老师对纪昌说:“你要想學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老师第二次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2.勤学苦练。勤学苦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苦练眼睛的定力。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2)苦练眼睛的视力。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语文实践的国学教育,学习的发生基础在于学生主体的需要,不能只从应该学什么入手来设计学习内容,更应当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学生所学要能解决和应对现实的成长问题。课文的国学教育,一是对自我任性、目无尊长的学生一种教育;二是对学习知识怕苦怕累的学生一种启示;三是让学生懂得不论学什么,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学生学习国学,如果所学内容在现代生活中有所应用,那么学习就会得到巩固和可持续发展。

八、名著中的国学教育

学生阅读历史名著,不仅是一种文学享受,更是一种国学教育。数千年来,传统文化一直能够保存和延续到今天,乃至使中华民族常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传统的教育方式显然是功不可没的。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编排了多篇历史名著的节选,如《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供学生阅读欣赏,接受国学教育。《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成功?有三个理由:1.慧眼识人。诸葛亮知道周瑜心胸狭窄,“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他也知道周瑜要谋害自己,周瑜“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诸葛亮知道鲁肃诚实守信,他要鲁肃把借船的事情“不能让都督知道”,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诸葛亮知道曹操生性多疑,“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果然,曹操下令∶“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2.科学观天。诸葛亮善于观测天气,他知道三天后必定有大雾,所以才信誓旦旦地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3.聪明用境。诸葛亮很聪明,他知道巧妙地利用地理环境,他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当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的时候,他就叫二十条船顺风顺水地驶回南岸。

国学是关于做人做事的人生哲学。教育从来都是对“完整人”的培养,国学教育是为了一代中国“新人”的培养,绝不是应景的事情。杨一鸣先生说,国学教育的迫切性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来思考,一是国学教育本来就是中国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目前学校缺少正确、有效和正向的国学教育;二是青少年成长迫切需要民族精神“补钙”;三是中国腾飞、社会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等迫切需要加强国学教育。实际上,学校开展国学教育还有一个积极的作用,就是对教师文化和教育素养的作用,以及通过学校文化影响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九、思辨中的国学教育

蒋杰英说:“中国人自古就善于思辨,我们有诸子百家等丰富多彩的思想学说。浅显地学习一些中国古代哲思,有利于中小学生思维的开发与观念的培养。”思辨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更加聪明;思辨能够提升学生的情商,增长学生的智慧。在课文《晏子使楚》中,楚王为什么不杀掉晏子?是晏子的反驳艺术让楚王心服口服。

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面对楚王的诚心侮辱,晏子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运用楚王对付晏子的办法,反过来对付楚王。晏子叫接待的人传话给楚王:“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楚王听了晏子的话,如果坚持要晏子从“狗洞”进去,那就等于承认楚国是“狗国”,自己是“狗王”。多么厉害的反驳艺术呀!楚王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2.“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楚王见了晏子,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遭受楚王的白眼,怎么办?晏子绵里藏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从两个方面反驳楚王的质问:一是说齐国的人多:“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反驳得多么有力!二是说使臣有区别:“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这儿来了。”反驳得多么有理!晏子的高超反驳艺术,楚王简直无懈可击,所以“只好陪着笑”。

3.“以子之矛,戳子之盾。”宴席上,楚王拿一个齐国人“犯了盗窃罪”这把“矛”来刺晏子,想让晏子丢尽脸面。楚王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晏子借力打力,接过矛头指向楚王这张“盾”,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言下之意,这个齐国人在齐国是好人,到了楚国成为歹人,发生质的改变是“因为水土不同”。水土不同是因为楚国的社会环境太差,社会环境太差是因为楚国的政治空气太坏,政治空气太坏是因为楚王的统治不行!你看,晏子的一招“以子之矛,戳子之盾”的反驳艺术多么厉害,“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

《晏子使楚》中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都被晏子的聪明才智化解了,赢得了人格和国格的尊严。楚王三次败给晏子,反而“只好赔不是”,学生从中认识到了晏子极端高超的思辨能力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反驳艺术。国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古代的语言和文学,而是要更有效地培养一种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十、吟诵中的国学教育

吟诵是中华传统读书法。江苏诗词协会副会长魏嘉瓒说:“关于古诗文吟诵,从目前的情形看有点乱,主要是忽视了‘吟诵是中国传统读书法这个吟诵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抛开传统,自创新调。目前,一些根本就不是吟诵或者貌似吟诵的所谓‘吟诵调也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堂,令人担忧。”那么,指导学生吟诵,应该抓住哪些要素呢?以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

1.吟诵的韵律。全诗押en?弈韵,韵脚分别是:生、声、明、城。

2.吟诵的节奏。全诗节奏如下变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一二,二一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一二,二一二)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二三,二三)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二三,二三)

3.吟诵的趣味。把“引导”与“吟诵”结合:

师:(引导)春雨似乎有人的生命和情感,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啊!

生:(吟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师:(引导)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生:(吟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引导)诗人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

生:(吟诵)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师:(引导)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生:(吟诵)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4.吟诵的感情。《春夜喜雨》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吟诵的时候,要抓住“喜”字,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5.吟诵的目的。一是吟诵具有音乐美、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二是吟诵是加深诗文理解的一种手段。在轻缓悠长、反复回环的吟唱中,最容易深刻理解诗文的内涵,体味诗文的情感,进入詩文的境界。三是吟诵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具有健身养性的乐趣。曾亦说:“国学教育的方法,就传统而言,通常是以诵读和记忆为主。毕竟就个体的生理特点来说,中小学生长于记忆,故应该有效利用人生的这段宝贵时间,尽量多背诵传统经典,不必强求理解。”

国学教育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确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教育的语文实践,既要有国学教育的韵味,又要有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把二者融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晏子国学教育
“垂”改成“掉”,好不好?
晏子的车夫
小燕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晏子使楚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