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

2018-10-15 07:15丁玉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医嘱乙型肝炎肝功能

丁玉琴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仁院区 ,江苏 昆山 215300)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常见传染类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属于高发病率的疾病。对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讲,都属于隐性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显性肝炎,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患病时间较长,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必须要借助护理的作用。但部分患者无法长时间住院治疗,所以,出院护理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09月~2017年0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对比患者在出院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09月~2017年0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各39例,其中,常规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41.2±1.2)岁;本科以上文化11例,大专文化14例,大专以下文化14例。护理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3.1±1.9)岁;本科以上文化9例,大专文化15例,大专以下文化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肝病学会、医学会,有关慢性乙型病毒性感言的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都接受过有关用药、饮食、心理卫生、休息等,其他方面健康教育指导,在出院时,也给予了相应的医嘱和护嘱。出院后,常规组患者为给予护理干预,只是定期进行复查。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在饮食、生活、心理、用药、卫生方面,给予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负责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工作的人员,不仅有丰富临床经验,还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护理操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以便可以在工作中,遇到各类问题时,能够同患者沟通,冷静分析、理智解决。

2)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需要叮嘱患者,按医嘱使用各类药物,与患者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消除自身的负面情绪,以便能够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患者在出院后,应当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以此来预防疾病的传播,帮助患者肝功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在患者出院一个月后,护理人员应当进行随访,对患者家庭情况、家庭其他成员身体状况、经济水平等情况,以便对患者做出一个综合评估,从而按照评估结果,给予相应指导。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与患者相同情况的家属成员,建立良好的联系,从而在家庭成员出现同类疾病时,能够互相帮助、鼓励。对于所有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需要在出院后,为其发放相应的追踪卡,实时掌握患者思想动态变化、遵医嘱行为等,以此来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使患者的压力得以减轻,改善患者出院后的不良情绪。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同患者保持紧密联系,监督患者遵医嘱行为。

1.3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行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出院半年后,护理组患者肝功能恢复率达到94.87%,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6.92%,两组差异对比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3 讨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讲,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中年男性,属于高发病人群。由于此类疾病本身带有慢性的传染性,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在治疗期间,需要花费的费用较高,治疗效果差,致使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导致患者的工作、生活等,都会受到较大影响[1]。如果患者无法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就必须要依靠医护人员的帮助和鼓励。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需要先明确患者心理状态、机体免疫能力,以便在患者出院后,通过干预指导的方式,帮助患者自主控制情绪,做好出院后的护理干预[2]。

本次研究中,患者出院半年后,护理组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率达到94.87%,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6.92%,两组差异对比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当前还没有根治的治疗方法,经常会出现,部分患者不遵医嘱,随意用药的情况。加之错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患者病情极容易出现反复情况,肝功能情况不稳定,会对肝脏带来较大的损伤[3]。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以此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以此来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讲,在出院后,从饮食和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心理卫生等方面,施行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肝功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嘱乙型肝炎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