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分析

2018-10-15 07:15张文龙韩秀娟耿晓娟蒋明蒋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脱机氧分压血氧

张文龙,韩秀娟,陈 翠,耿晓娟*,蒋明蒋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机械通气患者在气管切开后会出现多种不良状况,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因此需加强氧疗和护理干预来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择取2016年5月11日~2017年5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90例开展本次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90例(收治时间:2016年5月11日~2017年5月12日)按照红蓝球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45例。

纳入标准:因颅脑外伤、胸部外伤、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和目的,并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或者是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入组前已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

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两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各项资料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则组间对比具有科学意义。

表1:一般资料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机械通气,在脱机后,一组(对照组)使用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另一组(观察组)运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由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生产),两组的吸氧时间持续24h,每分钟吸氧流量为4-5L。观察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将氧气管与气体流量计直接连接,对各个接口的紧密性进行检查,避免漏气。保证吸氧装置通畅且将湿化罐进行加热和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避免交叉感染。(2)合理控制氧气流量,并对混合气体的浓度进行合理选择。(3)注意及时添加湿化液,严禁加入生理盐水或药物。(4)对加热管道进行观察,当出现移动冷凝水时,及时将其清除,同时管路最低端需比患者低。(5)氧浓度为50%,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氧浓度和流量进行适当的调整。(6)指导患者掌握有效深呼吸和咳嗽的方法,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和拍背,有效排出痰液。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痰液有关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统计治疗后发生的低氧血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在12h、24h时比对照组更优,两组各个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差异不大(P>0.05)。

见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44%(2/45),明显比对照组的低氧血症发生率(22.22%)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在脱机后会出现呼吸道水分丧失、气道阻力增加、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情况[1],吸痰处理会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促使低氧血症病情加重,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的氧疗效果不佳,无法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

高流量湿化氧疗综合考虑了生理学、能量指标和物理学[2,3],能使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气道刺激减少,具有较好的稀释痰液的效果,可使黏液和纤毛正常活动得以维持,有助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提高,使动脉血氧含量以及缺氧状态得到改善,可促进患者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4],能够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有效湿化呼吸道。在氧疗期间辅以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排出痰液,能够促进患者氧疗依从性的提高,防止交叉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能够保证氧疗效果,避免加重低氧血症。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12h、24h时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血氧饱和度更高,但对比差距较小(P>0.05)。分析原因在于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使患者动脉血氧含量提高,在使缺氧状态改善的同时可起到预防低氧血症发生的效果,因此观察组的低氧血症发生率较低,为4.44%。

总而言之,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实施高流量湿化氧疗和护理有助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可减轻或预防低氧血症,临床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脱机氧分压血氧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