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研究

2018-10-15 09:10韦连辉
青年时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国企党建问题研究互联网+

韦连辉

摘 要:国企党建工作是促进国有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贯穿在整个国有企业发展改革过程中。在当前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模式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给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融入“互联网+”思维构建出新的工作方式。鉴于此,本文就“互联网+”社会发展趋势下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其在管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国企党建;问题研究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工作报告中首次阐述了“互联网+”的概念及现实意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各地区有关“互联网+”的发展改革方案竞相出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开启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推动国有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如何转变传统思路,树立“互联网+”思维,优化国有企业党建机制,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模式已成为国有企业基层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1]。

一、“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工具的较强时代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技术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核心的技术工具,最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商业领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引入互联网技术最初表现在党建工作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方面,随之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关的各项事务处理进入“无纸化”阶段。随着2010年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通与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智能管理技术及新型网络平台应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很多国有企业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第三方移动服务平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入网络化时代。如今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网络及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使传统产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国企党建工作与时俱进,从建立和应用官方网站进行党政文化宣传,到全面利用博客、QQ进行信息宣传,发展到现在应用手机移动客户端、智能管理工作和微信公众号开展各项业务,互联网工具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产生更多思想内涵,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2]。

(二)互联网工具的互动性加强了国企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交流与沟通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后的中央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立新中国,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没有桥或者船我们过不了河,首要解决的是桥和船的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完成不了工作任务。”国有企业的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工具和载体较为单一,信息传播及各项办公业务开展都缺乏必要的工具支撑,很多时候党建干部利用传统媒体或是面授课及讲座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效率不高,宣传效果也有限。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国企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在思想上转变认识,重视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充分利用好各类信息载体。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能为党建工作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如话题群落、答疑论坛、社交工具、各类移动智能终端等,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工具使国有企业职工已经不再是呆板的党建工作受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生产者,并利用互联网工具发布和评论。例如在2016年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我们便使用互联网工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動课程,以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载体,让职工群众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微视,频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加强了企业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三)互联网工具的灵活多变促进国企党建工作模式多样化

在建党95周年之际,腾讯社交网站在微信公众号中设置了“两学一做”学习班,利用微视频向全体党员干部传递先进的思想文化;今日头条推出了《建党大业》活动论坛,设置话题引导群众积极发言。这些生动形象的党建活动创新了党建工作模式,改变了以往党建知识传播形式单一的现状。国有企业若能充分借鉴这些党建工作思路,可在企业内部开展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让党建工作模式更具时代特色。

二、“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问题

(一)国企党建工作者“互联网+”思维还有待增强

俗话说:“思想指导行动,思想使行动更具意义”。在互联网时代,国企党建工作开展要创新思路,不能停留在传统意识层面。受到传统思维意识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基层党政工作者认为党建工作、党群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上级下发的行政命令,组织一些模棱两可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的国企党政工作者缺乏创新意识,不求进步,只求安稳,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明显。还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只是单纯的喊个口号,注重形象工程,所开展的党建工作无非是满足上级要求。更有一些党建工作者认为有关党组织信息不能公开,不愿意承担党务公开后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各种互联网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应用终端给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方法、新工具、新途径。但有很多国企党建工作者不会用,也不愿意接受,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开展工作,导致企业党建工作效率较低,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国企党建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的党建工作者“自缚手脚”,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开动脑筋围绕企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很多国企党建工作者只是按照原有方法或理论搞一些常规性的党政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缺乏创新,不能满足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改革的需求。

(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形式需要创新

互联网工具的深度应用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网络集成化建设、打破党建网站各自为政、相互独立、彼此分割、各自运营的的局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不同企业的党建网站及应用终端可以尝试互相交流和借鉴,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开发更多有利于国企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工具。从这个角度出发,现在很多国企党组织认为,只要在党建工作中使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称为:“互联网+党建”,这种思想停留在传统意识层面,没有看到互联网技术发展给社会各领域带来的优势。有的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系列宣传类新媒体及互联网终端,但仅仅局限于模仿和内容复制,缺乏应对时代环境变化的创新意识。

三、“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互联网+”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面对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各领域在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下产生新的发展趋势和问题。国企党建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求党建工作者树立“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着力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模式。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求国企党建工作者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进行,要从传统的思维意识层面跳脱出来,创新工作方法,强调信息资源利用和共享,实现以互联网为沟通媒介的信息交流与互动,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不仅要全面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效率,而且要做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反作用于企业发展中,确保国企党建工作在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及工作模式创新方面发挥作用。

(二)着力提升国企党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一系列新型信息传播工具和宣传载体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也就决定国企党建工作者要熟悉和掌握互联网工具的特点,在工作中,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工具,掌握互联网信息化、网络化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互联网时代企业党组织应急能力建设水平;党建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各类信息工具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变化情况,深刻把握网络舆情。其次,互联网时代国企党建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工作时代感,改变传统工作方式,避免简单发放文件,传达通知“命令式”的粗暴式工作模式。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烙印的新型传播工具不断涌现,互联网媒体平台的交互性、社交性、互动性更强,党建工作者应充分借鉴和利用新型传媒,以资源共享为前提,灵活多变的进行信息传播,向职工群众传递党建知识蕴含的先进思想文化,加大党政文化宣传力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三)創新国企党建工作模式 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国企党建工作者能够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国企党建工作的个性化、主动化和人性化。党建工作的个性化是指面向不同职工群众或党员干部针对性的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开展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促进职工群众和党员干部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党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如能借助互联网,运用不同的网络资源面向党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对重点发展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对党员进行时事信息教育,对退休党员干部及时管理,可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党建管理模式。

四、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产业模式产生了巨大变化,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凭借其互动性、时代性、高效率的优势引起社会各行业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互联网加+”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时期的国企党建工作开展中,党建工作者要牢牢树立“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对互联网工具的认识,加强对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创新工作模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促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实现自我完善,保障国企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杨世泽.互联网+国企党建的新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7(09):54-61.

[2]王建明.互联网时代国企党建工作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427.

猜你喜欢
国企党建问题研究互联网+
浅谈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结合的有效途径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