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之比较

2018-10-15 09:10高丽星
青年时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高丽星

摘 要:在西方哲学中,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多次强调音乐教育思想对培养和完善国民的人格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并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表明柏拉图实际上已经具備了一套详细的关于“音乐教育”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深受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将他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集中表述于《政治学》、《诗学》中。进而分析了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启发我们对人格培养的思考。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一方面继承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对后来者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同柏拉图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通过比对二者的音乐教育思想,一方面可以深刻地了解二者的音乐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可以为当今教育思想提供理论借鉴。

一、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理想国》中涵盖了他的哲学和音乐教育思想。

首先是乐器,在这个方面,柏拉图认为乐器的音阶应该简单,排斥复杂的音阶。蕴含了深层次的知识,如果乐器的音阶一多,演奏的技术就会复杂,学习的人只操心于技术玩的好不好,并不是真正掌握演奏的真正的目的。柏拉图用意主要是高速我们不要忘却音乐的本质,即表现心灵性、道德性的东西,而不是技术性。

其次是调试,关于调试,柏拉图主要阐述了四种调试:一是吕底亚调试,特点是柔缓悲惋;二是伊奥利亚调试,特点是柔缓缠绵;三是多利亚调试,特点是音乐简单、严肃、激昂;四是佛里吉亚调式,特点是战斗意味很强。柏拉图主要赞同的是多利亚和佛里吉亚两种,因为这两种有他肯定的美好品质,比如在《理想国》第三卷中说到:“我但愿有一种调式可以适当地模仿勇敢的人,模仿他们沉着应战,奋不顾身,经风雨,冒万难,履险如夷视死如归。我还愿再有一种调式,模仿在平时工作的人,模仿他们出乎自愿,不受强迫或者正在尽力劝说、祈求别人,或者正在听取别人的祈求、劝告或批评,只要是好话,就从善如流,毫不骄傲,谦虚谨慎,顺受其正。就让我们有这两种调式吧。它们一刚一柔,能恰当地模仿人们成功与失败、节制与勇敢的声音。”

最后,柏拉图认为文词、绘画、诗歌要展现美好与明智的品质相和、相近。在《理想国》第三卷中,柏拉图阐述到关于诗歌要体现勇敢的品质“剔除那些可怕的凄惨的名字,如:“悲惨的科库托斯河”、“可憎的斯土克斯河”,以及“阴间”、“地狱”、“死人”、“尸首”等等名词。”表明柏拉图想让儿童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最终形成赞赏美德、反感丑恶的习惯。

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他的模仿学说解释音乐如何影响行为,他主要的观点为:通过运用音乐模仿温和、勇敢、愤怒、克制等类似情感或灵魂的状态。模仿不同的类型的音乐就会让听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假如,习惯听悲愤的音乐就会使听众形成不良的人格。总之,好的音乐则会造成让人形成好的性格,不好的人格就会让人形成不好的性格。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不同于柏拉图的一方面就是他很重视人的智慧与能量,认为模仿是人的本性,音调感和节奏感都来自于人的本性,由此看来,创作诗歌也来自于人的本性,这种才能是天生的。至于模仿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的是“在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必然是好人或坏人,模仿的东西有低劣的,业余高尚的,比如喜剧,尽管这种作品有时候是低劣的,但它能给人带来快感,也不会引起痛苦或伤寒。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的异同

(一)模仿的对象上

柏拉图认为模仿的对象必须是美好的东西,关于丑陋的、悲愤的、恐怖的东西是应该禁止,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用“床”的例子解释了画家只是一个模仿者,他们只能把人物画的很像,但是对模仿的对象没有一点认知。诗人和画家一样,他们也可以把事物描述的特别逼真,但是对描述的对象的内涵不知道。可以充分说明了艺术模仿的只是影子,并未观察到其背后包含的内容,模仿的对象有可能是丑陋的,是“人性中最低劣的部分”,是应当禁止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对此提出了批判,他认为艺术的模仿是真实的。在《诗学》第九章亚里士多德阐述到:“诗人的指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指某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他认为模仿的人物是“行动中的人”,这种人有可能是好人和坏人,模仿的内容是可以是愤怒、温和、勇敢和节制,这点显明地与柏拉图的模仿美好的东西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二)音乐教育的功用上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我们必须考虑这些争辩着是否碰上了魔术般的模仿者,受到他们欺骗。”他认为不好的模仿会把人内在的低劣成分激发、培育出来,低劣的成分包含爱情、悲伤、愤怒等纯碎的情感。就好比把一个城邦交给含有低劣成分的人,让他管理,危害城邦中的人,最终结果城邦破坏。而因此,柏拉图认为音乐艺术阻碍了人们对真实的认识,柏拉图是推崇理性的,反对情感的,他认为情感会导致人们产生罪恶。他认为最高尚的艺术为赞扬好人和神明。亚里士多德对此提出了批判,他不像柏拉图那反对情感,他认为,艺术能让人的情感得到发泄以达到平衡,有些事物本身看上去会让人痛苦,但也可以让人快乐,因为,把它当作是一种求知,求知本身是快乐的。善于模仿,通过模仿,不仅仅能获得知识,还能感到快感。

(三)对待音乐的态度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为贵族统治阶级服务的,他还认为艺术只是虚假的现实的模仿,否定低劣的艺术,保留好的艺术,他认为模仿的艺术是卑劣的,有可能毁掉人的理性,因此,应当只保留代表美好的品质和歌颂神灵或好人的歌曲,相反亚里士多德承认艺术真正反应了现实存在的事物,具有真实性,这点与柏拉图的观点是相反的。另外,亚里士多德提到,艺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也就是净化过度的热情。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讲述到:“音乐应该学习,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在《诗学》中讲述到:“悲剧可以爱怜和恐惧两种情绪。”音乐还可以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利,这个观点和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对人和社会的作用是不谋而合的。

(四)音乐教育才能的来源

柏拉图关于音乐艺术的创造以及原动力归结于神的力量而贬低人的智慧,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性,尤其肯定了人的智慧和力量。他在《伊安篇》中它借用磁石的例子说明了这个观点。他在《诗学》中也提到:“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奏感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柏拉图.理想国[M]//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柏拉图之灵魂观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亚里士多德论“好人”与“好公民”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行星猎手:“柏拉图”望远镜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柏拉图的战争与和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