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流意象赏析

2018-10-16 10:44陈晓亭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流水桃花

陈晓亭

摘 要:《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流”意象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与文化内涵。桃花林继承夸父的生命意志,是桃花源的守护林,象征和平幸福,又有转瞬即逝的特点。源流既是故事得以展开的故事之源,也是桃花源中人的生命之源,更成为后世想象之源。

关键词:桃花源记;桃花;流水

“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描绘的一个宁静、淳朴、和睦的大同社会。它与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一样是对人类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的幻想。不过,与“理想国”即“理想的国度”,“乌托邦”即“空想的国度”这种直接释义的解读方式不同,“桃花源”蕴含着“桃花”与“源流”两个意象,其释义更具复杂性和多义性。

一、“桃花”意象

《桃花源记》中关于桃花的描写花费的笔墨并不多,以武陵渔人所见勾勒出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晋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时代政权更替频繁,朝政昏暗,灾祸不断,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也几乎难以为继,于是向往“世外桃源”。故事以“武陵渔人”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描写,渔人缘溪而行,“忘”路之远近。“忽逢”点出了桃花源的神秘飘忽,暗示其并非随时可遇的俗境,又写出了渔人得遇桃花源之惊异。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境界自不凡。桃花林是桃花源的守护林。《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弃其杖,化为邓林。”而陶渊明《读<山海经>》第九首写道:“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陈庆元等学者认为其中的“邓林”指的便是桃花林。虽然夸父逐日的壮志未酬,陶渊明却肯定了他的雄心壮志,认为他的遗愿寄托在桃花林之中,惠泽后人,他的功业在他死后才真正完成。因为有这样的一片桃林,能使无数后来者摘其花,食其果时想起夸父之志,从而增长志气,振奋精神。

桃花林继承了夸父的生命意志,才具有“守护”这一功能。桃木于上古便有了驱邪避鬼的功能。王充于《论衡·订鬼》卷中引《山海经》佚文云:“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茶、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太平御览》曾引《典术》来解释为何桃木在人们心中具有辟邪驱鬼的功能:“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木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令作桃梗人著门,以厌邪,此仙木也。”大约很难用学理来阐释“五木之精”。不过,大约是人们能从桃木上联想到夸父、神茶、郁垒这类英雄来振奋自身的阳刚之气,故而慢慢地也就有了驱邪除祟的作用。以桃木、桃符震邪祟之举至今仍为民间一种风俗习惯。《桃花源记》中桃花林就具有相当的神异色彩,桃花林的分布结构为“夹岸数百步”。桃树分布于溪水两侧,以避开世俗之人不入桃花源,如同桃符分列于门之两侧,以避魑魅魍魉不入门径。桃花林分布的形式结构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就在于显示一种神秘的佑护之力。也正是桃花林的守护,让桃花源中人不受世事纷扰,可以过一种和平、安宁、幸福的古朴生活。

桃象征和平幸福的文化意蕴,不是到魏晋时期才出现的。桃树自远古时期起在中原地区分布广泛,且桃花美艳,桃子多果而味美,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滋养了无数人民。远古神话传说中不时可见桃的身影,《山海经》有16处有关桃的记载,可见人民对于桃的青睐与喜爱。此时,这份青睐更多的源于桃的实用价值,而到了《诗经》时代,桃的审美价值也为人们所发掘。桃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开始诱发人们开拓更多的审美想象空间。《诗经》中关于桃的描写分别见于《周南·桃夭》、《召南·何彼秾矣》、《卫风·木瓜》等篇。这其中最能全面体现当时人们对于桃的审美价值的认识的大约是这首《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夭”形容桃花的生机勃勃,“灼灼”形容桃花盛放时的千娇百媚,二者比喻新娘子的年轻娇媚。人面桃花,两相辉映,故后世常以桃花喻美人。“有蕡其实”以桃树枝头的果实累累象征着对新娘子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的祝福。而“其叶蓁蓁”指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象征着对新娘子家族兴旺发达的祝愿。桃花虽艳,却非空有颜色的艳俗之辈,它更以累累的桃子滋养人民,结实的桃木佑护百姓。故而桃花咏美人者,不只看女子容貌之盛,更要有桃花一般高洁自守的品行。春秋时期夏姬、齐文姜等都有艳名,而能被誉为“桃花夫人”的唯有自守德行、以沉默示其忠贞之志的息妫。王维曾叹曰:“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以息夫人之痛苦与沉默凸显其品行之高洁与自守。以桃喻人也并非仅限于女性,《史记·李将军列传》有一俗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来比附李广将军踏踏实实建功立业,虽不自矜夸,却吸引无数人聚集在他的身旁,也是以桃喻其德高身正。《桃花源记》中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无杂树”凸显桃花林的纯净无杂,暗示桃花源中人德行之淳朴、真挚。“芳草鲜美”写桃花林之美丽与生机,与桃花源中“良田美池桑竹”之美及“往來种作”之乐遥相呼应,更与渔人所处社会之黑暗,生活之艰难强烈对比。

桃花虽美,然花期甚短,倏忽凋零,转瞬即逝。桃花以其形态之娇媚与盛放之生机而常被人用于喻个体青春之美好,而其易于凋零的特点也自然容易引起青春易逝,生命凋零的伤感之叹。花开花落与人事衰变一样不可逆转。《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林呈现“落英缤纷”之态,既以桃花花瓣的片片飘落,点点落红翩飞之景营造出一种虚幻迷离之感,令渔人甚异之,又预示着“桃花源”倏忽消逝,转瞬即去,尘世中难寻觅,甚至无人问津的结局。

二、“源流”意象

《桃花源记》中出现“源流”意象,也就是有关水的描写仅有三处,即“缘溪行”“林尽水源”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故常为研究者所忽略。

(一)故事之源

渔人捕鱼为业,自然需要于溪上垂钓,他缘溪而行,所以溪流在此处是渔人通向桃花源的“路”。渔人入“忘”之境界后走上了这条不知远近,不辨方向的“路”,故而能遇桃花林,入桃花源,整个故事也得以由此展开。

(二)生命之源

桃花林尽处是水之源,桃花总与流水相伴,正是因为流水是滋养生命的源泉。桃花源外,流水浸润桃花林,让桃花林呈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生机勃勃之态。桃花源内,流水又化为美池哺育桃花源中人,供他们日常生活、灌溉良田。这是因为陶渊明向往的理想世界并非仙人居住之所,桃花源中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们异于世人的地方仅仅在于他们有一层屏障,可以隔绝世俗的黑暗与烦扰。真正让他们得到了生活的幸福的是他们自身辛勤的劳动与淳朴善良的心性。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人间皆有,独“怡然自乐”的心性难得。如果没能领悟这一点,盲目向外寻求桃源仙境,倾尽一生也难以寻觅到,如若反求诸己,以“怡然自乐”的生命哲学立处于世,那么哪里不是桃源呢?

(三)想象之源

溪流具有流动性,它倏忽变换,生生不息,即便渔人循着旧路处处志之,也依旧在溪流的流动与变换中消失了踪迹。桃花源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刘子骥的寻而未果,最后的无人问津之叹,给后世文人墨客留下了无限遐想的审美空间。“桃花源”成了文人的想象之源,使其吟咏了许多描写、向往桃花源的诗词歌賦。如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张志和的“桃花流水鳜鱼肥”等。

三、结论

“桃花”“源流”意象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与文化内涵,两个意象组合而成的“桃花源”或“桃花流水”则诱发后人开拓了更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

于“林尽水源”处,渔人还未一窥桃花源全貌之时,那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向那山那小口前行,于是他看到了人类追寻已久的“光”,一片让人安心居住的桃源净土。这片“桃花源”成为了千古文人墨客无可取代的诗才挥洒之处、精神栖息之所、心灵寄托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庆元,曹丽萍,邵长满选编.陶渊明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

[2]陈成撰译注.山海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汉·王充撰,黄晖校释. 论衡校释[M].卷二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4]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王云武,朱经农主编.诗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年.

[6]渠红岩.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7]邓福舜.《桃花源记》的桃花流水原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05):64-67.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流水桃花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清明,又见桃花红
流水有心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
桃花千朵惹蒹葭
落红只逐东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