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状物类课文教学“三基点”

2018-10-17 10:44曹伟伟
关键词:状物天鹅文本

曹伟伟

【摘 要】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各大名家的状物类文章,这些文本不但文字优美,同时又饱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这一类课文的教学,要基于课文语言,引导品读赏析;基于课文结构,感悟文本构成;基于课文思想,催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

状物类课文 优化教学 基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必须要结合教材展开深度剖析,只有准确理解并把握教材内容,才能够实现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所以,笔者認为,应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认知发展水平,才能够高效发挥教材的创造性功能,既要深入文本,也要走出文本,应科学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或者重组。以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精选了各大名家的状物类文章,这些文本不但文字优美,同时又饱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严谨的文本结构,能够充分体现大家风范。针对此类文本,如何才能够展开高品质的教学,充分发挥文本范例的借鉴以及引领功能呢?

一、基于课文语言,引导品读赏析

状物类文本的语言,既优美又流畅,充满着极强的艺术感以及清新之感。由此,针对此类文章的教学,必须先要锁定文本语言,通过对文本的反复朗读、诵读以及涵泳品味,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修辞之美、表达的形式之美,全面提升学生的对语言感悟能力以及对文本的欣赏能力。

例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实际上是一个天鹅破冰的故事。为了生存,天鹅们在一头老天鹅的带领和感召之下,用自己的身体不断撞击寒冰的壮观景象,从中所体现的是天鹅们的团结、勇敢以及不惧严寒和困苦的精神。针对此篇课文的教学,可以紧扣三次天鹅所发出的“克噜——克哩”的叫声而开展。第一次叫声出现在天鹅们发现了冰封的湖面,是着急和失望的起因。第二次叫声出现在老天鹅带领众天鹅努力破冰之际,所体现的是号召、鼓劲的情感。第三次叫声出现在成功破冰之后,来自于胜利的欢呼。基于具体的语境品味三次叫声,体悟不同阶段天鹅们的不同心境。学生们在天鹅的叫声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心灵也被深深震撼着,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感动,让他们感动的不仅是天鹅身上彰显的生命的力量,还有老人的善良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于永正老师指出,简朴的教学艺术,实际上正是源自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通过删减,能够充分体现出浓厚的语文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师生的互学以及互享,基于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以及意理阐发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令人陶醉的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审美快感。

二、基于课文结构,感悟文本构成

形式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内容,好的内容与好的思想不能缺少充满创意、充满个性的表达方式。所以,针对状物类文本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文本内容,还应当使他们感悟文本的构成。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感悟能力,实现对谋篇布局的有效训练。

以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很多文本在结构上都能够突显严谨的构思之美,展现作者高超且独具个性的谋篇布局的能力。例如《灰椋鸟》,这篇课文在开头时就使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首先展现的是其丑,目的是为了突显其美,更为了突出作者的情感转变,使文章充满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实感。再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以及《夹竹桃》这两篇课文中,都使用了衬托的写法:前者的衬托是为了突出强调高原之柳的坚忍、顽强等精神,作者选择了灞河之柳——这种成长于优越环境的植物进行比对;而后者是为了衬托夹竹桃的独具韧性,也同时赞扬了其不张扬、不倦怠的个性特点,特别是在第三自然段,作者首先描绘的是花开花落的交替出现,实际上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巧妙构思。这些都需要学生反复品味、仔细欣赏。

体现于构思层面的美,实际上还有很多,比如过渡之美、相互呼应之美以及点睛之美等等。以《夹竹桃》为例,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笔者这样收尾:“这樣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在阅读时既能够感受到结尾的干脆利落,同时又与开头相互呼应,使文本结构更严谨、更精致。而在《广玉兰》这篇课文的结尾之处所展现的却是对以上文本的高度概括与提炼,直抒作者胸臆。这些画龙点睛之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不可视而不见,而应当引导学生用心品味,反复琢磨,感悟其在达意抒情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便能够自主谋取谋篇布局之妙法,全面提升写作能力。

三、基于课文思想,催生情感共鸣

如果将辞藻比作文本的华丽外衣,那么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才是文本的真正灵魂所在。所以,针对状物类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切不可仅仅停留于对语言的欣赏这一表面形式,应当深入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写作思路,遵循作者的感悟,共同深化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升华对其的情感,由此生发心灵层面的共鸣。

以当前的语文教材为例,虽然版本不同,但其中都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荷花》。这篇课文不管是状物还是抒情,都可谓经典之作,字字珠玑,饱含浓情蜜意。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荷花的婀娜多姿,而后半部分则是作者的入情入境,极具想象力,是从“赏荷”到“变荷”的过程,更是作者情感的升华。在这种极具感染力的文本语言中,语言文字的存在并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而是融入了浓厚的情感。作者对荷花的热爱以及赞美如同炙热的火焰一般,在字里行间跳跃着,在读者的心间荡漾着。针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宜运用“读、品、说、想”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语言文字,触及文本所渲染的意境,以实现和文本、和作者的情感共鸣。

总之,针对写景状物类文本的教学,既需要教师对文本资源展开深度发掘,同时也要尊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由此才真正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效能。

猜你喜欢
状物天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张图看天鹅奖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热跑”天鹅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
汉语文学的“状物”特性及诗性美感
浅谈状物类课文的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中状物内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