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絮语

2018-10-19 01:43
回族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王洛宾回族乡土

乡土文学历来是中国文学的厚重板块,乡土写作也构成了百年来中国文学的主流。用乡土文学讲述好当下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是目前中国文学的新使命。本期有不少作品,都是以乡土文学的写作取向,切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现实,从而呈现了当下中国农村值得关注的发展变化。

青年女作家马金莲的小说《伴暖》,叙述了在移民过程中对空巢、恋旧老年人的关注。小说状物写景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写,都体现了作家独到的写作风格和温婉的情思,通过人物的期盼、感情的困顿,写出了作家对当下乡村变革的文学反思。

与此对应的是回族作家冶生福的《耳中的城市》,小说讲述了面对生活不幸的两个孩子,哥哥为了弟弟能上学毅然放弃学业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并为弟弟的教室拾柴煨火,在教室窗外偷听老师讲课,他把上好学、走出大山、走向城市的梦想寄托在弟弟身上。文中反复出现哥哥凝心倾听“汽车的喇叭声”,象征着山里孩子渴望上学、走向新生活的心声。

本期“散文”栏目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另一篇乡土题材作品,是回族作家马凤鸣的纪实文学《我的爸妈是残疾人》。作者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呈现了宁夏山区一位残疾人家庭女童的艰难成长经历和搬迁后的感恩喜悦心情。作品自始至终采用主人公口述体的言语方式,正是作家追求的一种写作特点。文章也折射出闽宁镇,这个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命名的移民镇二十年来的岁月变迁。

本期“回族人物”栏目中新疆作家方惠民的《王洛宾与韩生元》,满足了读者对生生不息的新疆本土文化的热切阅读期待。王洛宾和韩生元是新疆两位著名的音乐人。他们一个是“西部歌王”,一个是“新疆花儿王”,犹如镶嵌在西部大漠上两颗闪耀的音乐之星;一个是汉族,一个是回族,他们的交流和交往,鸣响着民族团结的时代主旋律。他們两人的交集,构成了新疆音乐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

声明:来稿凡经本刊使用,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合作媒体(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博看网、蜘蛛网、维普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不再支付合作媒体使用的稿费。如有异议,请在来稿中说明。

猜你喜欢
王洛宾回族乡土
“西部歌王”王洛宾和马步芳的半世交往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永远的王洛宾
乡土分外妖娆
王洛宾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在那遥远的地方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