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内科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2018-10-20 03:22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血气哮喘重症

重症哮喘在临床呼吸内科中比较常见,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比较高,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重症哮喘的治疗,应当选择综合性疗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1]。本研究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98例重症哮喘患者纳入样本中,对比常规治疗和呼吸内科联合治疗的效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院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重症哮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奇偶数分组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男27例,占比55.1%;女22例,占比44.9%;平均年龄(62.31±0.45)岁;平均病程(5.26±1.23)年。观察组:男28例,占比57.1%;女21例,占比42.9%;平均年龄(62.78±0.63)岁;平均病程(5.51±1.14)年。两组患者上述各项基本资料,经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对比研究的要求,具有研究的意义。纳入标准:符合临床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2];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基本资料不全者;精神障碍;依从性不高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吸氧治疗、水电解质补充和稳定、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控制氧流速度在2~5 L/min。水电解质补充和稳定治疗: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患者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防止其出现紊乱。抗感染治疗: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对气道的管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其它治疗措施,包括雾化吸入治疗、机械通气治疗等。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布地奈德2 mg联合异丙托溴铵500μg加入4 ml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每天治疗次数为2次,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剂量进行相应的调整。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的潮气量和血气指标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治疗。其它治疗:静脉滴注甲基强的尼松,每次80 mg,每天2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每次0.5~1.0 g,溶于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每次0.8 g,溶于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中。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各项症状基本消失,经检测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各项症状消失明显,经检测各项指标明显恢复;无效:各项症基本无消失,病情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检测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PaO2和PaCO2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临床治疗无效8例,有效22例,显效19例,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83.7%;观察组临床治疗无效2例,有效21例,显效26例,总有效47例,总有效率95.9%。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对比

两组PaO2和PaCO2相比,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3 讨论

临床呼吸内科中,重症哮喘较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的特点,治疗起来容易反复,并且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威胁[4]。重症哮喘发病之后,患者的平滑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现象,同时还会出现黏膜纤维增生的现象,部分患者还会并发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如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功能和心脏功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5-6]。因此,要想保证患者的健康状况,恢复患者的健康水平,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s,mmHg)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s,mmHg)

对照组(n=49) 50.13±5.49 72.31±8.54 72.58±7.64 50.23±8.05观察组(n=49) 50.48±5.62 80.19±9.76 72.37±7.71 44.91±9.53 t值 0.312 4.253 0.135 2.985 P值 0.756 0.000 0.893 0.004

从现阶段临床对重症哮喘的治疗来看,基础性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等,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用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但是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单纯地采用常规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长时间的吸氧治疗和激素治疗,容易增加呼吸道的阻力,致使肺泡过度充气,影响肺部通气功能,导致低血氧症、呼吸性酸中毒等副作用[7-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药效地吸收,在短时间内改善疾病症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能够加速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配合氨茶碱、西咪替丁治疗,能够发挥氨茶碱舒张平滑肌、抗炎作用和西咪替丁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10-13]。通过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的效果要好于常规治疗;在血气指标的改善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在改善PaO2和PaCO2方面的作用要大于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重症哮喘患者实施呼吸内科联合治疗,对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有利于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猜你喜欢
血气哮喘重症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