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效果分析

2018-10-20 03:23王加亮朱晶王源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开腹胆囊微创

王加亮 朱晶 王源荣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可见消化功能障碍、胆部疼痛及呕吐等症状。研究指出[1],暴饮暴食、嗜吃油腻食品、劳累等因素均可诱发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由于传统开腹术术中创伤较大、出血量多、恢复时间较长且患者耐受性低,已难以满足患者治疗及生活质量要求[2]。因此,应积极纳入新型术式,以更好减轻患者负担和痛苦,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质量。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以评估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临床价值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7~65岁,平均年龄(56.32±5.41)岁,病程1~3天,平均病程(2.27±0.46)天;对照组31例,男22例9女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7.01±5.49)岁,病程1~3天,平均病程(2.30±0.47)天。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纳入标准[3]:(1)均符合《胆道外科学》相关疾病诊断标准;(2)均符合手术指征;(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肝内胆管绝对狭窄者;(2)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气腹者;(3)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传统开腹术,包括:在全麻下,从右上腹经腹直肌取约6~9 cm切口,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顺行或逆行胆囊切除,冲洗腹腔,无胆汁渗出及出血后逐层关腹,术毕。

1.2.2 研究组 采用腹腔镜微创术,包括:在气管插管全麻下,人工气腹建立,压力维持在1.6 kPa;在腹腔镜直视下解剖胆囊三角区,将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解剖清楚,利用Han-lock或可吸收钛夹夹闭并离断胆囊动脉、胆囊管,并取出胆囊,查无胆汁渗出及出血后关腹术毕。

1.3 观察指标[4]

临床表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疼痛、感染、肠梗阻、胆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比较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47.12±5.65)min、术中出血量为(31.20±6.39)ml、首次排气时间(20.12±3.45)h及术后住院时间(7.59±1.2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0.939、20.794、9.811、13.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由表2可知,研究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与对照组的25.81%相比较,χ2=4.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发病较急,早期以右腹部、上腹部绞痛为主,伴随病程延长,镇痛感会明显增加,部分可出现右肩背部放射痛。相关研究指出[5-7],一旦合并胆囊化脓感染,极易合并寒颤、发热症状,导致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在以外临床治疗中,多以开腹手术为主,虽疗效肯定,但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开腹手术对术者要求较高,若处理不当,极易合并胆漏、肠梗阻等并发症,不利于康复质量提高;并且,由于创伤较大,往往会在一定程度加重患者身体和经济负担[8-9]。而伴随腹腔镜技术不断进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微创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极高。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术仅需开一个较小的切口,对腹壁外观影响较小;另外,通过腹腔镜的辅助,可更全面观察腹腔异常情况,可取得与开腹术相同手术效果,但术创更小,有利于大大缩短康复时间[10-12]。姜长滨等[13]研究指出,腹腔镜微创疗法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其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7%,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患者。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47.12±5.65)min、术中出血量为(31.20±6.39)ml、首次排气时间(20.12±3.45)h及术后住院时间(7.59±1.2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0.939、20.794、9.811、13.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腹腔镜微创术临床表现更好,这可能与其创口更小、操作更简便有关。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与对照组的25.81%相比较,χ2=4.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微创疗法并发症更少。与上述研究结论基本吻合。但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术对术者技术具有较高要求,且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耐受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谨慎甄别。

综上所述,在符合手术指征前提下,腹腔镜微创疗法创口更小、操作更简便,有利于大大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表1 临床表现比较(±s)

表1 临床表现比较(±s)

研究组 31 47.12±5.65 31.20±6.39 20.12±3.45 7.59±1.22对照组 31 70.27±10.34 76.31±10.25 29.67±4.18 14.16±2.40 t值 - 10.939 20.794 9.811 13.587 P值 - <0.01 <0.01 <0.01 <0.01

表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猜你喜欢
开腹胆囊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