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在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

2018-10-20 03:23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髋关节家属疼痛

髋关节发育不良为临床上一类病情较为严重的骨骼系统先天性疾病,该病的发生发展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种族因素、生活习惯因素或者是韧带松弛因素等,不论何种因素引起,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则容易导致患者的髋关节发育畸形,同时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以及功能方面的障碍[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至关重要。以往临床工作中采取常规镇痛方法,现我院开始在常规镇痛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部患儿均在我院行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排除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患儿家属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为(4.10±0.39)岁,体质量在17~35 kg,平均体质量为(22.34±2.12)kg。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为(4.02±0.28)岁,体质量在18~33 kg,平均体质量为(23.01±2.09)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给予使用镇痛泵,背景剂量为 0.15μg/(kg·h),单次给药剂量 1 ml/ 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模式镇痛方法,如下:(1)按需为患儿使用镇痛药物,每次相隔6 h查房1次,观察患儿的疼痛反应,选择给予1~2 mg/kg的曲马多为患儿进行肌内注射,并在注射后的30 min时对患儿的疼痛反应再次观察。(2)加用切口持续冰敷,由医护人员判断冰敷温度,当冰水混合物完全融化时即更换冰袋,分别在每天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16点、晚上8点一起对更换冰袋。(3)利用多种方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包括给患儿最喜欢的玩具、看动画片、播放音乐、讲故事等。耐心倾听患儿的主诉,加强与患儿之间的沟通,积极寻找疼痛的原因,使用安慰及劝导性的语言,从而减少患儿焦虑及恐惧的情绪。

在镇痛期间对两组患儿的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等指标进行观察及监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镇痛方案的满意度,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1)采用我院自制的患儿家属满意度量表评价,量表中包括临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关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患儿恢复情况、患儿家属对镇痛工作评价等方面,满分为100分,得分在80分以上评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0~79分评为满意,得分在59分以下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及满意之和作为满意度[2]。(2)儿童医院低龄儿童疼痛评分量表(CHEOPS)对疼痛评价,医护人员根据疼痛量表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通过对患儿的面部表情、肢体活动、可抚触的活动等指标观察,得分在4~13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3]。

1.4 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取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以 (±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6 h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与术后6 h相比疼痛评分较高,但术后24 h、术后48 h分别与术后12 h相比疼痛评分降低,但仍然高于术后6 h,不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多模式镇痛方案作为临床上一类新型的镇痛方法,能够发挥突出的互相弥补及协同的作用,目前多将其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较为复杂,仅给予单一的镇痛方法并不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患儿年龄较低,无法达到患儿及其家属满意的目的,甚至对治疗结果及预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4-5]。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中结合了镇痛类药物与局部冰敷的共同应用,不仅对周围循环组织中的环氧化酶产生了抑制作用,导致减少了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还能够对周围感受器官产生刺激激活的作用,从而发挥更好的镇痛效果[6-8]。多模式镇痛方法的应用不仅强调了护士在整体临床工作中的整体作用,指导护士通过对患儿的疼痛情况进行切实有效及时的沟通,从而对患儿的疼痛情况进行量化,并为镇痛药物的使用及剂量提供合理的依据,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药物的盲目应用,并减少了患儿家属存在的心理方面的负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因是多模式的镇痛方法能够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对儿童更加安全有效,患儿家属满意[9-12]。另外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可见,两组患者术后12 h与术后6 h相比疼痛评分较高,但术后24 h、术后48 h分别与术后12 h相比疼痛评分降低,但仍然高于术后6 h,不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将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中能够发挥更好的镇痛作用,帮助患儿更好的克服了面度疼痛存在的情绪,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较大的帮助,容易令患儿及其家属接受[13-15]。

综上所述,将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中能够获得更高的患儿家属满意度,并有效的降低并缓解术后疼痛,安全性更高,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分析以获得更加良好的镇痛效果。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例(%)]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对比(±s,分)

对照组 45 2.56± 0.56 7.89± 1.78 5.67± 1.67 3.87± 1.45 3.24 <0.05观察组 45 2.60± 0.61 5.67± 2.31 3.46± 1.80 1.56± 0.78 5.11 <0.05 t值 - 1.23 2.45 3.12 4.24 - -P值 - >0.05 <0.05 <0.05 <0.05 - -

猜你喜欢
髋关节家属疼痛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疼痛不简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