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分析

2018-10-20 06:48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454150许悠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输液

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454150)许悠悠

临床中,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效果确切,但在静脉输液中常发生静脉渗出[1]。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小儿输液中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于输液风险产生的影响,此次抽取在我院治疗的静脉输液患儿10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以下为研究的具体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此次抽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静脉输液患儿10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照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50例。其中甲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0.2~12岁,平均为(4.82±1.15)岁;乙组男性为28例,女性为22例;患者年龄0.3~12岁,平均为(4.78±1.12)岁;同时选取患儿家属评价护理的满意情况,每位患儿选取一名家属,甲组家属中男性16例,女性34例;家属年龄23~63岁,平均为(40.31±3.22)岁。乙组家属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家属年龄22~64岁,平均为(40.25±3.1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护理:针管固定好,避免针头堵塞、脱落以及液体渗出,定期巡视,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患儿的输液速度。研究甲组加用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首先组成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小组,总结患儿静脉渗出常见部位、时间、程度、用药、护理以及预后等情况,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的静脉渗出标准,并与病痛患儿发育特点相结合,对渗出进行分级。根据患儿静脉渗出常见的原因(针头为牢靠固定、滴速过快、家长未把患儿固定好、药物浓度过高以及外力牵拉)制定浏览表,方便护士随时查阅。考察小组成员对于小儿静脉渗出的护理知识。完善相关制度:细化管理儿科静脉输液的高危药品,在皮试后才可用药,三查七对,家属签字后用药。输液风险事件的应急方案制定,一级、二级渗出患儿立刻把针管拔出,热毛巾热敷,之后重新选取穿刺部位。三级、四级渗出患儿要明确发生原因,之后更换输液装置和输液部位,向家属进行解释,并如实记录,避免再次渗出。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理论和实际操作,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2岁以下患儿头皮静脉穿刺,药物浓度、输液速度适宜,并强化巡视。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记录患儿的不良事件(血管损伤、发热、感染、渗漏、液体滴空)情况以及静脉渗出(四级渗出/生命体征明显变化且重度损伤、三级渗出/生命体征部分变化且中度损伤)情况。

1.4 家属满意度评价标准 此次研究使用自行研发的问卷对家属满意情况做出评价,百分制,分为:不满意(0~39分)、一般满意(40~64分)、满意(65~84分)与极其满意(85~100分)。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6.0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表示家属满意情况、患儿不良事件、患儿静脉渗出情况,经x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总结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 乙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82.0%(41/50)小于甲组患儿家属96.0%(41/50),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05,P=0.025)。

2.2 总结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乙组患儿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18.0%(9/50)大于甲组患儿2.0%(1/50),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11,P=0.008)。

2.3 总结患儿静脉渗出情况 如附表,乙组患儿的静脉渗出率大于甲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83,P=0.014)。

3 讨论

在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液体渗漏,由于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比较低,再加上血管细小、机体免疫力低,在护理中存在很高的风险性,所以对输液护理具有较高的要求[2]。在患儿的静脉输液中,需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穿刺技术,患儿家属对于患儿过分担心,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易操作失误,导致静脉渗出概率比较高[3]。所以,输液风险管理小组需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还要明确实施程序和应急方案,推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护理人员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在药敏测试后选择药物[4]。同时,要求护理人员熟知药品信息,还要对药品的输注顺序、输注时间以及保存方法等熟知,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查对制度。在穿刺前,给予患儿、患儿家属心理疏导,确保其对输液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面对,高度警惕患儿异常反应。向患儿家属讲解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优缺点,同家属、患儿多交流,构建和谐关系,并消除、缓解患儿恐惧感。进行穿刺前要仔细观察血管条件,尽量选择较粗血管进针,把关节、骨隆突出部位避开,针管要良好固定,避免血液循环障碍发生[5]。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小儿输液中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于输液风险产生的影响,此次抽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静脉输液患儿当做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的结果是:乙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小于甲组患儿家属,差异显著。乙组患儿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大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乙组患儿的静脉渗出率大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综上所述,在小儿输液中,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可提高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还能降低静脉渗出发生的风险,应用效果确切。

附表 两组患儿静脉渗出情况[n(%)]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