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使命与路径

2018-10-20 10:17卢坤建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

摘 要 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赋予了高职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使命。高职院校工科教育供给侧面临巨大挑战,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人才标准等亟待改革。基于与本科新工科教育的路径对比,结合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的特色,可以推进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供给侧的如下改革:立足地区产业发展,推进以专业链(群)与新工科产业链精准对接的专业结构改革,以人才链与岗位链精准对接的课程与实训教学体系改革,以知识链与技术链精准对接的学生专业技能叠加改革,以专业交叉融合为目标构建适应“新工科”发展的“新文科”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7-0023-05

在知识经济及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大潮下,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工程教育不仅面临构建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新结构、新模式、新机制的要求,又面临推出工科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新质量的挑战。作为工程教育的一部分,工科类高职院校如何因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新工科人才,是值得思考与重视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使命

(一)高职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新工科”与新产业相互对应,既包括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又包括应产业升级需要而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需求侧,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新型工科人才。作为工程教育的一部分及技术技能型新工科人才的供给侧,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并未实现与新产业及时、精准的对接,不能满足新产业需求侧的要求。因此,工科类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推进新工科供给侧改革,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新产业提供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新工科人才。

(二)高职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使命

1.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紧缺,高职工科教育应对迟缓。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作为需求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新工科人才。然而,传统的工程教育因不能及时跟进并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使这类人才处于极度短缺状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教育部自2010年起,推动高校面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相关领域设置新工科专业,至2017年底,共设置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达33种,见表1[1]。这33种本科专业均为面向新兴产业设置,全部在本科院校布点,高职院校仅增加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技术、智能交通技术、食用菌生产与加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为数不多的新工科专业,无法与本科院校相关新兴专业形成对接,新兴产业所需的专科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出现空档。

2.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传统产业正通过转型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需要越来越多从中端到高端的各种新型工程类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显示,到2020年,10个领域的人才需求为18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达750万[2];到2025年,这一需求及缺口将进一步增大。这10个领域有5个属于轉型升级的传统产业。作为工程人才重要供给侧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不能及时、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一是高职院校并未根据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相应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改革,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新技术及岗位素质的要求;二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未根据本科新工科建设及时进行相应对接,未建设贯通高职、本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无法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开展高本衔接,造成产业既缺工程师更缺“人才链”的现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无法实现有效衔接。

3.国家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人才链改革提出了新挑战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面向新产业的工程技术类人才却严重短缺,表明人才链与产业链不协调,既是因为作为人才链供给侧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不匹配,也是因为高校与企业缺乏协作导致人才培养难以协同。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3]。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按照区域产业链发展的类型、特点,调整、革新专业链和人才链,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工科人才,为产业链的结构优化、技术升级提供新技术和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持,通过新工科人才培养支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

二、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新工科供给侧改革的异同

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①为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提出了“五新”内涵②,提出了“九个一批”的发展思路,这也是本科与专科层次高职开展新工科供给侧改革的共同之处。但是,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实现对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本科开展新工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同路径,见表2。

(一)技术进步动力上的异同

就技术进步的动力而言,高职教育着力于实践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本科教育着力于技术理论促进实践的过程。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技术存在优先于科学”[4];敖德嘉·加塞特认为,“物理科学起源于技术”[5]。人类的活动始于实践,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形成新技术,新技术经过提升形成理论;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新技术的运用及更高的实践效率—生产力的提高;更高层次的反复实践又产生新的技术与理论,从而促使人类在“实践—理论—实践”周期中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实践-理论-实践”这一周期,高职教育作用于前半个周期的发展,即着力于实践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是通过实践拉动技术进步的初始动力;本科教育作用于后半个周期的发展,即着力于技术理论促进实践的过程,是通过技术推动实践的二次动力。

(二)专业设置依据上的异同

就专业设置依据而言,本科院校的“新工科”按学科分类,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6],按学科知识体系(或分支)设置学科专业;高职院校按专业(群)分类,以产业、行业分类对不同领域和岗位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原则上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7]。

(三)人才培养定位上的异同

就人才培养而言,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宽口径、宽基础人才培养,其素质主要体现知识结构的叠加;培养的人才要善于开展新技术的研究与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更侧重于融合新技术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前端研究开发。高职院校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艺术设计手段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其素质体现知识与技术的叠加,即“专业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培养的人才要擅长于新技术的转化、运用及新产品的操作、管理,侧重于对融合新技术产品运行生命周期的后端应用处理。

(四)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异同

就教学形式而言,本科教学采用“教学+实验”的形式,高职院校为“教学+实训”形式。本科院校的新工科注重科学知识与应用科学知识并重,其教学过程为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围绕新技术研发及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实课程教学;而高职教育在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知识并重,多采取理论课与实践课交替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注重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五)师资结构类型上的异同

就教师队伍而言,本科院校致力于建设“学术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除了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新技术的重要引领者;既是学校教师,也应是企业技术开发、指导人员。高职院校更多侧重于打造“双师型”“兼职型”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教师既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能够以项目为引领,开展产教融合,满足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既有学校专任的专业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社会的兼职教师。

(六)与产业发展关系上的异同

从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而言,本科院校主要体现在产学研结合,对于产业发展具有引领、突破的特性。高职院校与产业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引领开展产教融合,更多强调对于产业的服务与适应。

三、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

基于高职院校工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及其与本科院校工科教育的异同,高职院校工科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新工科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行探索。

(一)推进专业链(群)与新工科产业链精准对接,打造新工科专业结构

工科类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与当地制造业、新技术产业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因此,打造当地产业需要的专业结构成为必然之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群),形成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结构;对接新技术新岗位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

1.对接区域经济特点重新定位校区功能

学校面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两校区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广州校区设为“文科校区”,以文科、艺术设计类专业(群)面向广州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培养轻工设计、轻工管理及现代服务类人才;将南海校区设为“大工科校区”,即学校工科类专业(群)面向珠三角的珠江西岸地区先进制造业,服务佛山(南海)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校区定位及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学校对原来的13个系进行整合,撤銷原有系[8],建成机电技术学院等六大新工科专业为主的二级学院,根据工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积极打造学校的新工科专业群。

2.对接地区产业群优化专业群

根据《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大力提高理工类学科专业比例”的精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专业必须有明确的行业、产业背景,能与当地产业深度对接,开展产教融合”的原则,对专业进行了优化整合。一是优化传统的优势专业。如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性专业,学校通过提高师资配备、加强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分子专业省级工程中心建设及国家资源库建设等方式,助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巩固该专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二是新建地方新兴产业需要的新工科专业。如根据佛山(南海)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学校整合机电一体化、电器自动化、软件技术类等专业资源,建设机器人专业。三是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将轻化工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与艺术设计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进行整合,新组建“包装工程技术”专业,产业链前期的包装策划与设计技术与后期的印刷输出工艺技术互为支撑,培养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作的新经济时代包装一体化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群)优化调整,实现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即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构建相应的专业链,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

(二)推进人才链与岗位链精准对接改革,重构课程与实训教学体系

1.根据岗位链要求重构课程与实训体系

产业的发展要求新工科专业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适应职业岗位链的要求,适应产品从构思到设计再到生产和运作的全过程,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必须构建符合这一要求的课程体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由专业(群)教师及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组织的调研队伍,深入行业企业,全面调研了佛山(南海)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产业背景下岗位链对知识技能的新要求,在校企共建的13个专业委员会及1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指导下,按照“基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通”的课程建设原则,建设“文化素质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能力类课程”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群建设6门左右群内共享课程,建设4门左右群内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形成群内既有共享又有分立的重点课程,要求核心课程内容必须紧扣产业发展,实现与新知识、新技术与岗位链的无缝对接。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利用广东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南海政校行企职业教育创新联盟等产教融合平台,将集团(联盟)立项项目及其他校企合作项目引入课程,并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开展以真实项目为引领,以典型产品为导向的教学项目设计,围绕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开展教学。

2.研制新工科专业教学标准

要率先推进高职新工科建设,必须尽快建设与国际接轨、在国内能示范的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标准。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关于《悉尼协议》国际人才培养认证标准的培训,以通信技术专业为试点,主动参与《悉尼协议》国际人才培养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支持条件等9个方面根据国际化工程教育标准进行完善与改进。在吸收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学校生物化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9个专业主持了教育部组织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在研制过程中充分融入新工科要素,率先为高职院校提供融合新工科内涵的专业教学标准。

(三)推进知识链适应技术链对接改革,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叠加

新工科人才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一专多能”。在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互联网+”“智能+”“设计+”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标志,新兴产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专业技术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及设计创意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形成能够完成产品从构思、设计到实现和运作全过程的技术链。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岗位技术链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对接岗位技术链的知识链。

1.将现代信息技术及设计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培养生产一线的新工科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设计技术的叠加。因此,教学内容的重构是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制订“专业+信息技术”“专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有关内容的叠加助推学生技能的叠加。一是“专业+互联网”课程。充分发挥“互联网+”专业的协同作用,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植入设计类、园林类、机器人类、电商类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或拓展课,提升相关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基础课程植入制造、自动化、数控技术、包装设备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或拓展课,提升相关专业协同创新能力。三是“专业+设计”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优势,在包装设备应用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设计类课程,学生既掌握包装设备应用技术,又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技术。

2.建立協同教学中心落实专业技能的叠加

新技术、新产业催生新岗位,要求岗位人员能身兼多种技能,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若干专业协同参与人才培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积极探索协同教学改革,设立专业协同教学中心,形成跨二级学院、跨专业的协同教学中心,使高职院校工科生技术技能叠加的现实要求得以落实。

一是设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协同教学中心。由机电学院牵头相关二级学院,成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协同教学中心。首先,在二级学院内部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开展协同教学。其次,跨二级学院与信息技术编程、建模类等专业实施协同教学,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对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的作用。再次,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制造、机加工、自动化、数控技术、包装设备应用技术等专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

二是设立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专业协同教学中心。由信息技术学院牵头协同相关二级学院,成立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专业协同教学中心,数媒、设计、园林、电商等专业协同参与。依托该中心,学校大力打造多媒体专业群,培养大设计意识,实现从片断式培养到全产业链人才培养。

三是设立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应用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牵头协同相关二级学院,成立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面向机器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服装设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关外语专业、二外课程协同的内容,充分发挥外语在提升相关专业国际化方面的作用。

(四)推进高职院校“新工科”与“新文科”交叉融合发展

新经济的发展,要求管理类、营销类、贸易类等文科专业具备新的内涵,新文科专业建设将成为必然。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新工科建设的思路,对接第三产业的要求调整文科专业群,突出文科专业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功能。一是设立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专业协同教学中心,将现代信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新技术融入到文科类课程建设中。二是充分发挥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优势,在文科类专业中融入艺术设计类课程。三是发挥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的作用,在文科类专业教学中嵌入外语课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吴爱华,侯永峰,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中国网.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EB/OL].(2017-2-15)[2017-12-5].http://dz.china.com.cn/qy/2017-02-15/9969.html.

[3]东方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2018-04-02].http://news.eastday.com/c/20171219/u1a13518739.html.

[4][5]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7]洪世梅,方星.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55-57.

[8]卢坤建,等.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23):14-17.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