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8-10-21 11:21邓高峰
考试与评价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初中

邓高峰

【摘 要】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学生初中语文是初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底蕴,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的熏陶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有独特的情感体验。以语文教学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语文的智育功能,完善学生的心性和品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学生 人文素养 培养策略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语文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语文教材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素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还可以让学生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良好积极的心态、高尚的品德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从教材中挖掘人文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有着丰富的人文元素之外,还有着大量的人文情感。但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品质、生活背景、人生经历以及情感体验都不相同,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于相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体会和感悟。因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初中语文教材资源,用其中的人文情感来感化学生和影响学生,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首先,要不断地加强初中学生在阅读上的训练,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学生个性品质以及阅读兴趣的基础之上,积极耐心地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说,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歌曲《父亲》,引起学生对于自己父亲的思考,让他们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付出以及深深的爱。在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感情得到流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入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有限的课堂资源,让教材中的每一个人文情感都可以感染到学生。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上课时主动的接受人文情感的熏陶。

二、走进教材,让学生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例如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仍死扣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金钱关系”这一点去分析课文,自然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与西方价值观有一定的差别。倘若在教学中联系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且喜欢评价人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或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三、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陶冶学生人格

我们应该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要把这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过程。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应正确引导。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而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中职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兴趣;退一步讲,即使勉强阅读,也只能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为此,我们可以举办讲座、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质量。

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一定要将知识点讲通弄明,所以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必然要预先设计好台词,并且小心谨慎地安排本节课的进度,生怕会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学生则在默默的聆听教诲,将所有的知识点小心翼翼的装进自己的耳朵里,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们储存在脑海里。在这种模式下,老师是主角,学生只充当听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而不会主动地钻研,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与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落后的教學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把时间返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研究学习教师为主导,指引学生的方向,适当加以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充满人文气息的新课导入,不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人文素养成为新课导入的亮点。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充分吸引学生,这样才会激起学生对对秦砖汉瓦的向往,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对未来浪漫的生活憧憬。教师借助美妙的文章去浸润学生,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短期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长期看能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得我国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洪梅.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2):120-121.

[2]刘小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5(11):134-135.

[3]徐金凤.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5(21):164-166.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初中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