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武平本土资源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

2018-10-21 11:35周龙祥
天津教育·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武平美术笔者

周龙祥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到深化改革的时代,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核心素质能力培养,教育部要求发展他们“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素养。其中,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我国教育体系所忽略、欠缺的地位,部分教师不仅无法适应社会潮流,而且还在课堂上展开与美术内容无关的活动。

比如:播放电影、动画片、电视剧等,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会让他们产生美术学习不重要的思想。笔者认为美术教学不仅应该有效地结合当地特色,而且教师还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武平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其不仅是全国生态旅游大县,而且还是革命老区县、中央苏区县。因此,其既有世界独特的“百家姓镇”姓氏文化,又有保护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构成的“仙佛文化”,还有各式各样神奇的民俗绝技,这就为美术教学所需要的优厚资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利用武平本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与希望。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三种模式进行剖析,即情境教学、发现教学和生本教学,以便让教师在新的思考方式下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一直被广大教师津津乐道,虽然这种模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部分教师仍然不能高效地利用这种方法,不仅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同时还让学生陷入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

经过笔者的不懈努力发现,因为部分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较为枯燥乏味,仅仅以课本、教辅资料和教材中的案例为手段或者通过口述的形式让学生想象某种情境,这样既不会让他们感受到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的素材,同时也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入生活化的素材

如果理论知识无法与生活实践融会贯通,不仅会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而且还会造成其空洞、无用的情况。因此,美术教学不仅应该引用生活化的素材,同时还要积极努力地进行探索。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两个步骤:

第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任务和方案有针对性地将他们的生活元素引入课堂中。

第二,导入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案例,教师需要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從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导入本土化的资源

武平不仅人杰地灵,而且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特色和资源等,教师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将本土的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安全感,而且还能让他们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设计校徽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本校的发展历程,以此引发他们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同时还能培养其创新能力,笔者先将思路延伸到了本地的其他学校中。

首先,笔者利用投影仪、计算机、幻灯片等设备播放了学校的宣传片,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不仅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且还牢牢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其次,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观摩了本地其他学校的校徽设计,并为他们讲解了其中的设计思路、理念、方针等内容。笔者并没有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为学生为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故事形式为他们引入本土资源。

最后,笔者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然后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来制作一个学校的校徽,笔者并没有随意干扰他们的想法,而是任由其进行发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发散力。

探索化的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旨在通过唤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以此完善他们的能动性,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模式完全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由教师的主导授课变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放手、懂得放手、善于放手;而学生要学会学习、懂得学习、善于学习,两者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质量较高的课堂纪律。

发现问题

部分教师认为美术教学是具有艺术特色的学科,无须让其与主流学科一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种想法有失偏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如果学生不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不能将自己的视角进行拓宽,更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内涵。

在学习“趣味文字”时,笔者根据武平当地的风情、交通、位置等特征制作一些具有本地属性的变形文字,并利用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关于它们的图片,然后以猜谜语的方式让他们猜猜上述图片是哪些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纷纷踊跃举手发言。

其次,笔者没有直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判,而是让他们认真观察这些文字的特点,并向其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文字跟语文课上学习的文字有什么异同吗?你们能从中发现文字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吗?你们能不能制作一些别具一格的文字呢?然后让他们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思考。

最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想要创作的文字内容和含义,并结合当地的民风样貌来开动自己的脑筋,然后把文字的笔画、结构、字形进行变形、加工、装饰,以此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分析问题

当发现问题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地分析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直接为他们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是将话语权、主导权全权交给了学生,笔者则起到辅助的作用。

在学习“二十年后的学校”时,笔者先是将这节课的主题单元改成了“二十年后的自己”,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自己回到家乡、回到学校时的情形。

其次,笔者没有将学生的思路限制在图画形式上,而是让他们以多种途径表达上述主题,比如:图片、视频、手抄报等。

最后,学生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概述,说明他之所以会这样创造的原因,笔者则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鼓励。

由此可见,笔者将学习权都放到了学生身上,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绝对的主动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还能结合武平县的内在实质让他们认识到美术的本质。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考验学生是否真正學到本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教师喜欢将方法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他们,并让其重复自己的操作步骤,这样既会助长学生的惰性习惯,同时又会限制他们的思路。“发现教学”不仅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而且还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这并不代表教师不参与,而是以启发性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我设计的服装”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基本的资料与用具,比如:剪刀、胶水、针线等,而衣服的体裁不限制,可以准备布、报纸、塑料带等各种各样的物件。

其次,学生自行两两结对,然后笔者给出一个主题范围,即为武平当地人设计一件本土化的衣服,并让他们通过相互探讨的方式进行探究,任何样式、色彩、材料等形式都不限制,只要能穿到身上即可,笔者则不时地穿插进学生的讨论之中,并给予一定的建议,但是并不让他们按照笔者的想法进行实践,而是只提供一定的思路,以此让他们顺利完成衣服的制作。

最后,将课堂布置成简单的T台,并让学生相互之间选出一个模特来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样既可以结合武平的地方色彩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同时又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互动化的生本教学

生本教学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模式,其旨在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力来唤醒他们的潜在能量,这种策略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单一模式,不仅注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方式,而且还引入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途径。

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学生之间的合作形式有多种多样,比如:一对一帮扶、三人行、多人学习小组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让学生进行分组,并积极落实学生的合作模式。在学习“我们做乐器”时,笔者先是为学生播放了几段声音,然后让他们猜测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学生被激起了斗志、跃跃欲试。

其次,笔者将上述声音所属的乐器答案进行揭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讲解了这些乐器的特点、属性、原理等知识。与此同时,笔者结合武平的文化民俗,为学生展示了闽西客家的十番音乐,并引入板胡、月琴、三弦和吊规等乐器素材,不仅让他们认识到客家人的音乐特色,同时还能培养其多元化的思维能力。

最后,笔者让学生之间共同制作完成一件属于地方特色的乐器,可以利用本土资源,也可以寻求当地人的帮助,并将各自的制作思路、方案、策略等事项记录下来。

教师与教师的合作

不仅学生之间需要进行合作,教师之间同样需要进行合作,只有通过合作,彼此之间的教学资源、信息、教具等才能进行共享,从而在合理、正确、客观的基础之上安排学生展开他们的学习活动。写生是一项重要的美术教学策略。通过组织学生对外部环境、风景、人物等实物进行直观化与可视化的画作描绘,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而且还能让其直抒胸臆、陶冶情操。

在学习“色彩的和谐”时,笔者认为教材、教辅资料和课本既不能让学生深入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也不能让他们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因此,笔者便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是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写生训练,教师之间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以上就是笔者针对“利用武平本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主题所作的总结。当然,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文中尚存欠缺之处,还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此督促笔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猜你喜欢
武平美术笔者
Walking on Fire
All Is Well
老师,别走……
美术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海外文摘》在京召开“尹武平散文研讨会”
性能相差达32%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