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8-10-21 01:46户秀颖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

户秀颖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小学语文的汉语教学本身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小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倡导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意义有明确的认知,在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外国的文化传入我国,这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网络上许多不良的信息也在侵蚀着学生的思想,这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值得小学生去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文品质

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文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古代伟大人物的事迹和思想,学生在这些优秀思想的熏陶下能够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丰富的中国传統文化的内容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就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起来。多媒体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它通过图、文、声、像的有机结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感官体验。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呈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媒体创设出来的情境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更多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学生心中的民族情感激发出来,并且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讲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时,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了楚王的三次侮辱,最终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晏子使楚的故事以视频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晏子不悲不亢,有礼有节,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精神。

(二)分解汉字的结构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汉字具有独特的音形和字形,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汉字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程,通过汉字的书写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和热爱。

比如,“珑”是个形声字,“王”是形旁,“龙”是声旁。“王”其实代表的是“玉”。在古代,玉是用来祭祀的最好的礼物,龙则是人们在大旱时求雨的神兽。教师在讲这个字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龙是中国的象征,在上古时期,人们认为龙具有无穷的神力,可以帮助人们化解各种灾难,求雨便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通过对汉字背后的故事的了解,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汉字学习更感兴趣。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使学生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流传着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四大名著》《史记》等。这些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诵读经典的阅读活动。这类活动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使学生通过古诗词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具有教育意义的、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节目供学生观看,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以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贵在教书重在育人,不仅要具备丰厚的语文素养和功底,还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一代代传承下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教学活动中巧妙的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开生.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汉字文化,2017(21):40-41.

[2]徐祥香.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分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2):72-73.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