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润童心传统之花满校园

2018-10-21 13:48王凤梅王远征
文存阅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传承文化教学

王凤梅 王远征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的人格,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文化;传承;教学

一、传承经典,立德树人

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惯了,自由惯了。享受在前,受累在后,不愿吃苦,从来不想委屈自己。在学校的倡导之下,我们语文组老师以年龄和年级特点确定诵读内容,低年级诵读蒙学教育、四书五经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古诗、百家姓。高年级诵读宋词、元曲、毛泽东诗词、小古文、诗经等。为把德孝文化宣传不断引向深入,学校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宣传窗、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广播、校讯通、倡议书、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各种载体,弘扬德孝文化,使校园内充满浓厚的德孝文化氛围和教育气息,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德孝文化教育。为使德孝文化教育规范、全面、科学、有效,学校积极拓展以校为辐射源,从学校向家庭、社会传播的工作思路,将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大力倡导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德孝观念,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做个有道德良心的人。

二、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氛围

学校在校园布局“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书画文化、园林文化、地域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美化方面的作用。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传统教育。充分利用黑板报、专栏、墙壁、甬路、走廊等,让传统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拓宽书香园地。教学楼中庭,建有阅读角,方便学生课余阅读,校园四周,国学诗文宣传,开启学生心智;象棋角落,陶冶师生情操;宣传橱窗,国学语句振奋人心,画面开阔师生想像空间;在课间休息时,能听到配有国学的音乐诗朗诵……校园里处处洋溢的和谐的书香氛围,使得国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可以在树荫下,小草丛中,漫步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径,围坐在石桌旁边的石凳上,四周的墙壁上绘有古人勤奋读书的典故;种植园有各中队的劳动成果,豆角、茄子、韭菜……墙壁上画了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的古诗文,享受劳动成果喜悦的同时,又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三、与学科教学融合,齐头并进。一是与语文学科融合

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作为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良性互动。二是与音体美学科融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诗配画;音乐教学中配乐吟唱古诗文;体育教学中将古诗文诵读融入个性课堂之中。三是与写字教育融合。写字教育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将书法与经典诗文两件中国文化瑰宝加以整合式地开掘,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教育寓于活动中,传承文化

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展示学生艺术水平,每年元旦的联谊活动与六一的素质汇报演出活动中,传统文化板块内容必不可少。在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中,我校以“传承经典,放飞梦想”为主题,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落实“三观”、“三热爱”、“八大习惯”、“五讲四美”思想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每年,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朗诵、歌唱等比赛,经典诗文与民歌是主要参赛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教育活动内容,提升了教育活动内涵,同时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传承。

五、鼓励引导参与实践,弘扬精神

学习传统文化重在实践,重在践行,主要是在课堂外的社会生活中,家长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们创造实践的条件。而各种传统节日,正是学生体验中华文化习俗的最好时机。我校在清明节带领学生祭扫烈士墓,让他们体验祭祀先祖、祭奠先烈的传统,五月端阳节,八月中秋九月重阳节组织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让学生强烈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为中华之崛起奋发图强,努力读书,为成为中国梦未来的践行者奠定基础。

六、提高藝术层次,打造特色校园艺术

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我们设立“课外一小时”艺术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的艺术素质,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层次平台展示多种才能。针对学校整体的特色艺术需求,开设舞蹈、古筝、书法等对场地、器材、师资有较高要求的特色培训课程,采用“学校推荐、自愿报名、校外委培”的方式,为学校打造一支特色艺术团队。

为巩固艺术成果,学校每年将定期举办“艺术节”“文化节”,让学生能展示才艺,感受文化、热爱经典!将艺术文化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同时我们将带领艺术队以学校名义参加各种比赛及展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面向外界,展示自己,巩固学生的艺术信念,同时也为新的同学树立榜样,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们能以艺术文化为荣、以校为荣、以已为荣!让艺术文化扎根学校、辐射社会,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地区的艺术文化状况,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提供精神上的正能量!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磨炼心志,完善人格,养成善待自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爱护自然的人文情怀,弘扬传统美德,发扬民族精神,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杨丽,温恒福.怀特海的认识论及其对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3(08).

猜你喜欢
传承文化教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