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特征

2018-10-23 11:05孙超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研究展望学校体育研究现状

孙超

摘要: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梳理并阐述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研究现状、特征。结果显示,国外研究包括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等方面;国内研究聚焦在校体育信息技术作用与影响的评价与分析、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学校体育师资培养中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影响、学校体育训练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和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呈现出研究内容深入化、研究方法丰富化和研究视角可拓展化等特征。因此,今后研究应从强化相关学科的融合,扩展研究视角,加强研究方法创新,深化研究内容等入手,以期为今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指明实践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校体育;研究现状;研究特征;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8)04—0070—06

为响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教育改革和信息化推进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在《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为完善体育文化教育与保障体系,采用信息技术创新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是必要手段。但如何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学校体育工作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本文综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以期为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实践给予理论支撑。

1理論基础

1.1学校体育

文献资料显示,对于学校体育的界定,刘韬(2015),郭敏刚(2014),陈德明(2012),沈勇(2009),林楚辉(2009),张庆建(2006)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的本质、作用、特性和构成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校体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以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平台形成的对学生体育本质、规律等方面的观点,更是国民体育的重要成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德育和智育紧密结合的产物。此外,学校体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在学生身体成长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师生基本信息管理、体育成绩管理、体育教学管理、竞技运动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体育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

综合学者观点,本文认为,学校体育是指以国家所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依据,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具体通过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基本信息管理、体育科研等多种组织形式,所开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特征,引发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其概念也众说纷纭,主要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张庆建,2006;沈勇,2009;张晓东,2008;房亚,2006)。

在信息技术的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第一,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第二,信息技术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等方面;第三,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技术的主导,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同时又是囊括多种单元技术的综合性高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三者的综合体为核心的技术群体。

在信息技术的功能方面,信息技术的基础功能包括获取、处理、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研究得以丰富,提取、变化、存储、检测、分析、显示、分配和利用等功能得到深度挖掘。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利用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认知信息功能。

信息技术是指主要用于处理和管理各种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借鉴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

2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研究现状

2.1国外相关研究

1990年美国教授Kenneth Green发起并主持的“信息化校园计划”项目是信息化最早产生的标志。此后,在国外掀起了学校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Tony Weir & Sean Coonor(2009)的研究涉及数字视频在体育教育方面的应用。首先,该技术提供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表演的视频剪辑,并基于此进行反馈和审查,即将数字视频视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工具,并通过此工具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在学习评估方面,数字视频为学生提供了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评价学习结果的机会,同时进行编制电子学习档案。Papastergiou M(2009)提出电子游戏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工具。电子游戏比赛不仅能提高年轻人在健康和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而且新身体互动电子游戏能增强年轻人的体能,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动力。

2.1.2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体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W.Jia(2012)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体育训练、体育管理等)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了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应用对策。Beets MW(2005)的研究提出体育训练于高中生身体健康而言,贡献颇大,而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有着更高的效率。Clebome D(2002)认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在于保持教学领导和管理原则,可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管理能为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3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对学校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借鉴

(1)信息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面。R.Barton & T.Haydn(2006)着重分析了初级老师在培养过程中运用最新信息技术时所面临的一系列状况,重点描述了培训者为了在培训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信息和交流技术时所做出的反映。

(2)信息技术在教学软件开发应用中的研究。Whitworth.JE(2005)的研究则明确指出当今全球信息技术的应用多表现在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方面,而在教学过程中开发信息技术辅助软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极大促进作用。这些研究对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及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开发及应用的研究给予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体育教信息技术培训和学校体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实践活动提供了可靠的现实指导。

2.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于学校体育信息化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此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其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学校体育信息技术作用与影响的评价与分析研究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表现在对学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助力作用和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动力源。具体体现在:(1)在影响学校本身发展和人才培養方面,杜芸芸(2008)等认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校知名度。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学校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招募和培养机制的形成,也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在学校体育整体发展方面,程美慧(2005)认为信息技术为当代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给当代学校体育带来巨变,这有利于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蒸蒸日上,对于学校体育顺应时代潮流,科技化、多元化发展有重大意义。(3)在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并加快信息化时代发展方面,李运林(2013),杨浩(2015),杨宗凯(2014)等人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与学校体育工作相结合,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这无疑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2.2.2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研究 张刚要(2016),柯清超(2013),任友群(2015),司锐、李朝福(2010)等对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整合的涵义、必要性、策略、可行性以及整合路径进行了阐述。(1)关于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整合的内涵,学者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可运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2)关于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在于信息技术扩张型发展的时代需求、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校体育师生对体育教学资源的需求。(3)关于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及可行性研究,学者们认为整合的策略包括网络资源、学生信息、教师课件、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并提出了改善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结构的策略,并分析了其可行性。(4)在具体的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路径方面,有研究指出把新颖的信息技术,整合到体育运动类内含的理论课之中,可以延展理论授课的真实内涵,也可拓展现有的授课手段,带动同学探索新颖的学习路径等,同时提出了可行的整合路径,如演示授课内涵、获取多重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性等。

2.2.3学校体育师资培养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 张秀兰(2006),仝若贝(2005),陈兰杰(2007),李康(2000),周威(2013)等研究显示,信息技术对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首先,对学校体育教师的人才招聘机制,要求学校提高体育教师招聘门槛,增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测试内容,为推动学校体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对学校体育现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定期培训,具体表现在对学校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目标、主要任务、总原则、内容和要求、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最后,对学校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定期考核和晋升制度,为确保学校体育教师的人才能力并减少人才流失,应对在岗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晋升和降职,这是保障学校体育与信息技术整合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2.2.4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影响研究 潘凌云(2001),曹厚军(2009)提出,学生作为学校体育的主体,在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受益匪浅,具体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等方面。(1)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时,使技术动作化、形象化、生动化,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技术教授课程赋予了灵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体育课程内容化难为易、化动为静、强化学生对理论性、规范化动作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有效的提高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互动。(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了师生间、教师间的信息交流运动技能,并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学生带入了更加丰富广阔的新领域,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融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得到。

2.2.5学校体育训练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学者夏琼华(2006),黄聚云(2006),姜丹丹(2006)等在研究中指出,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学校体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包括组织运动训练,及时获取相关运动信息、筹划赛事活动等。(1)应用信息技术组织运动训练,即系统管理学校体育课余训练时间表,实时在信息系统中发布训练通告。(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获取相关运动信息,便于教师和学生在信息系统中获取有用信息,包括运动常识、救护知识以及技术简介等。(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筹划赛事活动,主要包括活动前的计划、组织、预估工作,及活动过程中的安排、控制、运营工作以及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反思、总结工作等。

2.2.6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学者高波(2006),余千春(2007),胡金宝(2011)等认为信息技术对学校体育而言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方面,具体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赛事管理等。(1)在财务管理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使得学校体育的资金流动明细更加清晰,方便学校对于体育财务的统一规划和安排。(2)在人事管理方面。可以系统化的对学校体育教师、职工进行管理,清晰展现人力档案,以备顺利开展人事调动和工资发放工作。(3)在后勤管理方面。后勤管理包括场馆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等工作,采用信息技术监测可以缩减人力,增加工作效率。(4)在赛事管理方面。为了促使学校竞赛期间高效、快捷地进行赛事信息的处理,可设计一套完整的竞技赛事内容管理系统,具体从赛事的筹划到举办再到经验借鉴均可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化统一管理,对于赛事的顺利举办和圆满落幕具有重大意义。

3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研究的特征

3.1研究内容深入化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可发现,目前关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研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研究内容逐渐深化。

学校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换言之,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研究都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展开、创新的,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学校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和实践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中提到“推进教育现代化”“以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为重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在这一政策理念下,关于职业学校体育信息化的研究成为热点,为职业学校体育信息化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和学界对学校体育信息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在研究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管理的应用时,学者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学校体育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此,后人从学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细节入手作了具体的分析。如陈治(2015)以学校体育器材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器材采购管理、器材库存管理、器材借还管理、器材使用预约管理、器材损坏赔偿管理、器材报废管理、报表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不仅深化了研究内容,而且为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顺利开展给与了理论借鉴。

3.2研究方法丰富化

关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研究,学者采用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研究方面,包括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厘清学校体育信息化应用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相关研究、影响因素、经验借鉴与策略制定等。在定量研究方面,具体包括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以上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为学校体育信息化的建设内容、评价指标等奠定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

但如果进一步加强方法的创新,如基于大量的相关文献,可采用实验分析法,以增强研究过程的情景感和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基于大数据模拟背景,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增加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基于电脑网络技术,开发学校体育信息化系统,为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應用实践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样,既可以在理论上深化学校体育信息化研究的深度,也可以在实践中为学校体育信息化的应用给予科学的、坚实的理论支撑。

3.3研究视角可拓展化

资料显示,关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用的研究,呈现出广度和深度逐渐加强的趋势。在研究对象方面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信息化的系统管理、体育教学信息化、体育教师培训信息化、体育训练信息化等,但成果仍以现状、问题和对策为主要研究内容,尤其体制机制作为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推动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目前的研究,关于学校体育信息化体制机制的研究较为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此外,在体育科研、学生体质监测、学校体育场馆及设施管理、学校体育财务和后勤等方面信息化应用的研究十分欠缺,有待加强深入挖掘。

4结语

信息技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特征,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关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的研究呈现出研究内容深入化、研究方法丰富化和研究视角可拓展化等特征。但为了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还应加强一下几方面的探讨:(1)强化相关学科的融合,扩展研究视角。加强体育学、信息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并将这些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多学科、多角度诊断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应用过程中的困境、产生原因,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展学校体育信息化的研究范畴和视角,另一方面可以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为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有效、可行的实践方略。(2)加强研究方法创新,深化研究内容。今后研究应注重方法创新,在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并大胆尝试新方法,充分运用大数据这个时代契机,基于相关数据,进行实验分析、构建研究模型,在深化研究内容的同时,增加研究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希望为今后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实践给予了现实指导。

猜你喜欢
研究展望学校体育研究现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